嘆一息,焦慮難趕

有人說,打敗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趕快去做那些讓你感到焦慮的事,深以為然。然而,事之所以為焦慮,還有並不是做就能成的事。

我是一個很容易焦慮的人,雖然有時在外人面前嘻嘻哈哈,但內心深處焦慮卻常常不約而至。

焦慮什麼呢。該到的東西還沒到,或者時間越來越近,目標未至,焦慮的心就來了。上學時,焦慮通知書,但卻並不焦慮考試,因為考試是可以做的事,只要能做,就有希望,而通知書卻只能安靜地等待。

記得高考過後,填了志願,剛開始還對成績不滿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錄取通知書遲遲不到,那份不滿意就變成了焦慮。怎麼通知書還沒有下來,難道被刷了麼?記得當時每天都要去郵政門口看看,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快遞,一連數日,郵遞員都認識我了。

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也是,校招金九銀十,金色的九月轉眼就過去了,十月來了,而自己還是零offer,而周圍的同學眼看著都手拿多個滿意的工作,直到今天,我還能體會到那時的滋味。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不平,而焦慮的起源個人認為也是異曲同工。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是同樣的狀態,也就無所謂焦慮,而焦慮恰恰是因為自己成為了那少部分人。

轉眼已經畢業快兩年了,難得安靜的兩年,又要被時間打破。兩年裡,眼看舊日同窗結婚生子,走入婚姻的殿堂,而自己還不知道在哪兒尋覓,兩年裡,看著舊日同窗買房置業,而自己還拿著微薄的工資,蝸居一隅。

我知道自己的條件,還不能夠大的改動,但是生活的目標是得變變了,而這變化就成為了自己新的焦慮。

也有不想變的因素在內,但當理智超越了懶惰,這因素也就不值一提,但恰恰自己不具備變的本事。

這本事不是技能,自己的技能自己還很有自信。讀研和剛工作時,我的能力就給了導師和同事不約而同驚訝的展現。研究生師姐曾經跟我說起,我當時才去,導師還害怕我畢不了業,而後來我是以兩篇sci的成果優秀畢業。工作時同事也偶然對我說,我剛來的時候他以為我很菜。

就是這些給別人的以為提高了我變化的門檻。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這種不善言辭導致很多機會從我手中溜走,導致時間的流失從而產生焦慮。

生活有坎坷,而人的性格或易焦,或易躁,其陰暗面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改變,甚至伴隨一生。我相信文字有治癒功能,抒寫以暫慰心靈。

嘆一息,焦慮難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