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成長思維",才不會怕輸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一直以來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總是希望能夠將孩子教育成才,能夠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思維去面對生活,有正確的態度去看待自己能夠有所能力去學習以及成長。作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堅強,變成一個勇敢的人,能夠去面對生活遇到的困難不被生活的磨難所達到,能夠去抵抗生活給予的考驗,從而有所成長。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現在輸贏觀念在孩子的教育當中是越來越凸顯了,孩子對於輸贏是越來越執著了,也從而導致孩子有了錯誤的輸贏觀念,使得孩子在生活中不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對困難害怕輸,害怕失敗,害怕自己所經歷的事情,使得自己輸得一敗塗地。孩子總是怕輸,孩子做事情為唯諾諾諾,瞻前顧後,沒有果斷以及勇氣。父母要懂得去教育孩子不怕輸不害怕輸給予自己所帶來的感受,要還讓孩子去學會不怕輸,而不是單單隻注重於贏而恐懼輸。對於孩子不怕輸的方面,父母可以去閱讀《終身成長》這本書。

一: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

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引導書,能夠指導父母去正確的教育孩子,同時也能夠讓父母與子女教育孩子有正確的思想,能夠給予孩子正確的思維,讓孩子能夠正確的成長,從而讓孩子能夠得到正確的教育,不會使得父母走彎路。這本書是卡羅爾寫的,她在書中表明,我們所獲得成功不在於我們的天賦和能力,而在於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所擁有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會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與否,影響著一個人是否能夠獲得成功。

而在這本書中,他指出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有兩種思維模式的,一種是消極模式,一種是積極模式。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是體現了孩子在應對成功失敗的不同心態,在面對成功失敗的時候,有正確的心態,孩子才能夠得到成長才能夠進一步發展。而在這本書中介紹的是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思維模式,另一種是成長思維模式。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1、固定思維模式

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孩子會被自己的能力所侷限,會讓自己侷限於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切為了孩子在原來的地方他不不會有所成長。擁有固定思維的孩子會認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決定一個人的天賦和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能力不好的話,那麼他將不會有所成功,而且他們會滿足於現狀,會出於自尊心的需求去逃避失敗,不願意做出改變。一個孩子總是安於一法,總是不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挑戰,以及突破總是認為現狀的情況,已經夠好的,不需要再做出改變,因為有所改變,可能帶來的是失敗,所以就會不做出改變,會固定自己的思想,一直髮展。

2、成長思維模式

而往往有一些孩子對於自身的能力是不滿足的,他所認為自己的能力是需要再去突破的,自己所得的成就不應該就這樣子,應該要更上一層樓,所以他們就會去尋找挑戰,尋找機會去突破自己的極限去尋找更加刺激的挑戰,使得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類孩子他們是不考慮自己所遇到的情況,不害怕自己失敗與否,他們只追求自己是否能夠有所成長,他們享受的是成長的過程,發展的過程,而不是重視結果。而他們認為失敗只是自己成長的一個階段,失敗能夠讓自己去更加認識自己,能夠使得自己有所成長,他們能夠直面失敗甚至感謝失敗,有的甚至渴望失敗,因為失敗帶給他們更多的認識,能夠讓他們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這樣的孩子所擁有的思維模式就是成長,思維模式,他們能夠全面失敗,不害怕輸。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父母會發現往往擁有成長思維模式的孩子是不害怕輸贏的,是能夠去直面失敗,不害怕自己是否能夠失敗,他們會在失敗中去更好的認識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失敗中尋找教訓,從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往往卻是比較害怕輸,比較害怕失敗總是不敢直面與失敗,總是會去侷限自己的能力和思維。從而導致孩子在生活中的抗壓能力很差,一遇到一點失敗或者是輸給其他人就會受不了。

二:孩子怕輸的表現

1、孩子爭強好勝

現在有些孩子是越來越爭強好勝了,總是動不動就會去跟其他人爭奪一些東西會去做出一些行為來體現自己比較優秀。孩子不希望其他孩子能夠比自己優秀,不希望自己能夠輸給其他人,一直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第一,所以總是在生活中動不動就跟人家爭奪第一,動不動就會跟別人搶東西之類的。其實孩子爭強好勝的行為就是孩子怕輸的表現,孩子不希望自己能夠輸給其他人,所以一直都是能夠去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希望自己一直都是很優秀。

2、逃避失敗

有的孩子是會因為曾經做過一些事情,導致自己失敗的,之後孩子就會去逃避這件事情,會對這件事情有陰影,甚至不讓其他人提起這些事,孩子會對於自己失敗的事情避諱不談,不去直面,而是選擇逃避。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3、滿足現狀

有些孩子是比較滿足於現狀的,對於自己做過的成就一直提在嘴邊,總是用曾經的成就去誇大自己的能力,總是滿足於自己現在所取得的成就,而沒有再進一步的發展。孩子總是滿足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曾經取得了成就,沒有進一步的成長,沒有繼續去發展,總是認為自己所得的成就已經夠大的,不需要再進行發展了。孩子的這種滿於現狀的成就,其實就是一種怕輸的行為,孩子害怕輸,他害怕自己現在所得的成就會成為泡沫,他害怕自己若是繼續發展的話將不會有更大的成就,有可能是會失敗的。因此為了不會出現失敗,所以孩子就會比較滿足於現狀所取得的成就。

孩子怕輸的心理狀況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影響到孩子所取得的成功以及成就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因為孩子的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孩子的未來將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以及機會。若是孩子總是害怕輸的話,孩子就不能夠去直面挑戰,去抓住發展中的機會,去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能夠有所成長。所以父母要去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讓孩子能夠有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成功或者失敗,能夠讓孩子不害怕輸,讓孩子能夠得到成長。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三:如何培養孩子成長思維

1、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認識自我是孩子的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孩子需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以及品相,對於自身的能力能夠正確的認識,才能夠讓孩子去對自己的能力以及發展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這樣孩子才不會侷限於自己的能力範圍,會學會去發展自己的能力,不會輕易的滿足於現狀,而是會懂得去讓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去面對挑戰,面對失敗。所以父母要在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孩子認識自我,不要讓孩子對於自身的能力錯誤的認識,也不要有過度的誇大或誇小孩子的能力,從而讓孩子不能夠對自我有正確的評價。

2、多讓孩子經歷失敗

想讓孩子有正確的思維去面對成功或者失敗,就應該要讓孩子多經歷失敗,讓孩子在失敗當中去發展自己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對於失敗有正確的心態和看法,讓孩子能夠在一次次的失敗當中能夠更好的獲得教訓以及成長。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多創造一些挫折以及失敗,讓孩子去盡力,不要讓孩子過得太順利,太容易得到。


從育兒角度解析《終身成長》:當孩子運用

現在大多的孩子都是存在著固定思維,都是為滿足於自己現狀的能力,都不願意為進一步發展都是會比較害怕失敗,他們會害怕失敗帶給自己不好的感受,認為失敗帶給自己的只會是他人的嘲諷以及自尊心的丟失。孩子的固定思維使得孩子的眼界變得狹窄,總是侷限於眼前的世界,沒有跳出自己的世界條條框框使得孩子的發展受到阻礙。

作為父母就應該要對孩子的成長給予重視,要去正確的認識到孩子的失誤,為某事不要讓孩子出現這種固定思維也不要用自己的行為去導致孩子形成這種固定思維。父母要懂得去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讓孩子擁有成長思維模式,有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成功和失敗,能夠去迎接挑戰,去突破自己的侷限,讓自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