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濟南五音戲嗎?


你瞭解濟南五音戲嗎?

一、沿革

五音戲,原稱“肘鼓子”(俗稱“周姑子”),又稱“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戲”等,是山東地方劇種,在濟南約有200年曆史。早期由章丘縣青野村周姑子戲祖譚湘子始起,師傳七輩。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盤凳子、五人班、五音戲3個時期。盤凳子時期。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在章丘縣青野村一帶,每逢喜慶節日,群眾自發組織各種扮玩活動,盤凳子亦是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它用流行民歌或小曲,配以簡單故事情節,不化妝、不擇場地,演員坐著演唱(即坐唱),系鄉民自娛自樂形式,被群眾稱為“周姑子腔”,俗稱“周姑子”。五人班時期。清朝中葉,青野村山窮地薄,農閒季節為謀生,幾個人(多數為5人)結合一起,流動於鄰村從事盤凳子演唱,這即是五音戲的雛型。清朝末年,在梆子戲等劇種的影響下,對演出形式探索改革,由撂地搬上舞臺(鄉間土臺),演員面塗“官粉”、彩色,旦角飾紅襖,生角披布衫,配以簡單鑼鼓伴奏。20世紀20年代初,農村連年遭災,城市畸形繁榮,五人班遂流入濟南。在城市的長期演出中,又吸收京劇、崑腔等劇種的營養,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板腔和鑼鼓伴奏體系,表演程式臻於規範,化妝和服飾日趨完善,演出劇目增多,頗受市民歡迎。五音戲時期。30年代初,五人班在濟南城區、章丘、歷城等地,擁有相當數量的觀眾,出現了各種流派戲班和具有影響的演員,並赴省內外城鄉頻繁演出。1933年,鄧洪山等5人在上海百代公司灌製唱片後,“五人班”被正式定名為“五音戲”。抗日戰爭勝利後,流落在濟南的藝人,生活窮困潦倒,五音戲面臨困境。解放後,經過民主改革,五音戲得到新的發展。50年代初,各戲班相繼離開城市。直到80年代初,在章丘境內,尚有部分老藝人從事傳藝和組班演出。

你瞭解濟南五音戲嗎?


二、專業團體

靳氏戲班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章丘青野村的靳成章、靳成花兄弟,在本村成立第一個周姑子戲班,成章演生、成花飾旦。由於條件有限,僅能在本村、鄰村、山會或廟會,以演出小戲為主,即一生一旦或一生一旦一醜。如《王小趕腳》,反映鄉里俗情,唱舞兼備,深受群眾喜愛。民國時期,該戲班增加了明洪鈞、馮蘭亭等。20年代,曾因經營不振,戲班被迫解散。30年代初,重組戲班,在濟南等地流動演出。李德興戲班李德興,藝名珍珠子(俗稱“根柱子”),章丘平陵大官莊人。1901年領班進濟南城區,初期在南崗子蓆棚內演出,後移於明湖居、鵲華居、風順等茶園。李工彩旦、小旦,音質清脆、尾音韻艮、扮相俊俏,是五音戲早期享譽濟南的演員,曾長期同靳氏戲班合作,晚年收鄧洪山為徒。青野村科班1920年,由章丘青野村“周姑子”藝人集資成立,馬伕遠、馬景蘭任班主,靳成章、靳成花、苟進亭和賈向仲任教師。有學員50餘名,年齡10~15歲,入科前由家長同班主簽約:在學藝期間,學生患病、傷亡概不負責,損壞財物由家長賠償,坐科期間(3年)不準回家,每日凌晨4時上山練嗓,午夜零時方可休息。科班教學方法為邊學戲邊隨師演出。學生入科未及兩個月,在白泉村首場演出了《走南坡》。由於教學手段嚴酷,多數學生中途離科,結業時僅剩明洪鈞、明先柱等5人。該班是“周姑子”創辦的第一個科班,只辦了一期,學員出科後,隨師在濟南、章丘等地演出。王家柳子科班1930年冬成立於章丘王家柳子村。其宗旨為防止青年聚賭,由王傳倫倡導並出資,特邀本村長者王洪明負責興辦,靳成章、靳成花應聘為師。入科學生30餘名,由教師口授傳藝。曾在海山村演出《站花牆》。該班僅辦一期。鄧明社20世紀30年代初,由五音戲藝人鄧洪山(工旦)、明洪鈞(工生)二人搭檔創辦。鄧洪山,歷城縣人,生於1904年;明洪鈞,章丘縣人,生於1910年。鄧洪山9歲登臺,14歲進濟南,挑班演出不久便一舉成名,藝名“鮮櫻桃”,在濟南風順、遊藝園、共樂等戲園演出達30餘年,有較大的影響。其間赴淄博、天津、北京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程硯秋的讚賞和指點。1933年,經戲劇家馬彥祥介紹,鄧洪山帶領馮蘭亭(章丘縣人,司鼓)、李雲祥(章丘縣人,打鑼)和兩個侄子赴上海灌製了六齣戲的唱片,並接受贈予的“五音泰斗”錦旗一面。該社演員還有明先柱(藝名“靈芝草”,章丘人),鄧的兒子鄧吉利(藝名“紅櫻桃”)、侄子鄧吉祥(藝名“小櫻桃”)。鄧明社在濟南的聲譽為五音戲諸班社之首,演員陣容齊整,表演技藝頗深。長期以來,五音戲班的組合或分離較為頻繁,50年代初,鄧、明各自重新組班,不久便相繼離開濟南。青野五音劇團1946年,政局動盪,五音戲藝人難以餬口,明洪鈞、趙明玉由濟南返回青野村,白天務農,晚間為群眾演唱。同年9月,由明先本、白繼貴提議,成立了青野五音劇團,聘請明洪鈞、趙明玉教戲,楊玉志和楊孔志為伴奏師,邊學邊演,經常為辦喜事人家演出。解放後,滾動演出於鄰村,曾在該縣歷屆會演中獲獎。“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被迫停止活動,後演出了《送鐮記》、《送豬記》、《紅燈記》等現代戲。1978年恢復正常演出。1984年冬,在村委會的支持下,由馬汝燕、明先本、白繼貴等投資,辦起本村五音戲戲校,首批學員20名,年齡13~16歲,教師除由本村老藝人擔任外,還聘請了鄧洪山、明洪鈞任教,當年演出了《綵樓記》、《吳家花園》等傳統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