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根在農村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他們長年累月在土地的溫床上播灑熱血、收穫殷勤,給城裡生活的人們源源不斷送去每日生活必需的食糧。他們與土地的每一次開墾耕種都是一次親吻、擁抱,不僅是在等待播種後的累累碩果,也在盡情書寫自己的勞動之歌。這是我們對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農民由衷的讚歎和頌歌。

我是農民,根在農村


但是,現實農村,土地已經成了一個割捨不下又種地致不了富的大問題。

我是1985年生人,聽父親說我們是在1982年開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田的,也就是所謂的開始單幹。我還記得當時父親和村裡鄉里鄉親談論起誰家的地分到哪裡,誰家今年收了多少小麥,糧食囤都是滿的,說著大鍋飯時從沒見過的豐收盛景,說著要交多少公糧,交公糧後還夠不夠吃的,孩子不用一直吃窩窩頭了,最起碼一年能吃的上不少白麵了,都是滿臉洋溢著笑容,洋溢著希望。農民那個時候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日子有了盼頭,生活有了希望孩子可以少餓幾頓肚子,吃窩窩頭能吃飽了,雖然他們一樣嚮往城裡人吃著公糧拿著工資,孩子上著公校,但是,他們那時候是真的相信自己通過自己的勞動一樣能過好日子,一樣能致富,雖然以後的日子裡被各種不公平對待打擊很慘,尤其是孩子的教育資源的絕對不公平使農民對某些人徹底失望,就是現在2020了那種失望都沒有忘記。

農民就是再失望疲累每天看到土地看到自己種的禾苗就又開始有了幹勁,他們從來沒有埋怨過那片黃土地,或許就好像人們長說的“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我是農民,根在農村


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和新時代的鋪天蓋地的湧來,農民實際上是有一種很茫然的心緒的,種了一輩子的土地放不下,城裡打工對最遠就到過縣城的他們是茫然和不知所措的,一大部分略年輕的人走了,到天南地北走入了農民工的生涯,一部分人留了下來守著土地一守就是一輩子。

貧窮,尤其是農民和農民工貧窮成了時代的主題,因貧窮而產生的各種問題成了社會的難題,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農民工被欠薪問題,農民的孩子教育資源嚴重不公的問題,農民的孩子就是大專畢業普二本三本畢業後一樣致不了富買不起房娶不起生不起的問題,農民種地的產品永遠處於市場環節的最底層賣不上高價的問題,甚至強制拆遷強制佔有土地的問題。

我是農民,根在農村


我是一個八零後,農村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正兒八經的種了很長時間的地,就那我來說,我是六七歲開始下地牽牛犁地耙地,點種上水,割麥子脫粒整枝打岔,拾棉花,打藥撒化肥,這些都幹過不短的時間,經歷過洪水暴雨冰雹絕收的情況,那時候沒有任何保險補償,經歷過買到假種子陳舊的種子半絕收的情況,留著淚也沒有任何辦法,一樣經歷過麥子豐收那種看著父母滿臉喜悅跟著高興的時候。這樣的我們也只算是半個農民,因為我的母親雖然是一個地道的農民,而我我們這些上學也好早早出門打工的也好,時間長了連那塊地是自己家的,連怎麼種地都忘了。但是,我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鄉村裡,家裡耕種著幾畝地,對士地的感情,對農村的感情卻是很深很深的。這片地養育了我,養育了我們家,一樣養育了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但自從長大以後,就外出讀書工作,我的親人們一年四季一直在我身邊勞作著,我再也沒能作為一個主角出現過,對於土地而言,我從此只是一個冷漠的旁觀者,我是一個不合格的農民的後代,我是愛這片土地,卻愛得那麼自私,它只是一個供我寄託田園夢的地方,就像現在,黃色的春陽,一望無際的原野,一縷縷或重或輕的濃的淡的煙霧,勞作的人們,我遠遠的看著,覺得這是一幅很美的畫,如果我自己走進去了並且長期生活在這裡,它還會像一幅畫嗎?

或許以後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他們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我這種感覺。我只是貪婪的呼吸著空氣中各種熟悉的親切氣息,大口大口的吞下我的眼淚,有時間我一定會給自己孩子講講土地,講講我的祖父祖母,講講一畝地從播種到收穫,要踏踏實實的付出多少勞動。

我是農民,根在農村


這樣,以後我們無論離土地多遠,我們都會知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農民的後代,我們對這片土地對父輩祖輩都應懷有一種愧疚和感恩,這樣我們無論走什麼路,有再多的怨氣也會平復,做什麼事都不會走出自己的良心,都會走得方方正正,實實在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