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郭老師您好,這個是110天的海蘭白,這幾天死淘的雞,出現這個症狀。

這個是二次感染還是環境中黴菌孢子過多引起的?

這個真菌感染很明顯是某些高熱病導致的腹膜炎,而後 出現的真菌感染,因為真菌菌落均在腹腔內,並非在消化道或氣囊黏膜。

禽麴黴菌病又稱黴菌性肺炎,是家禽常見的一種真菌病,病的特徵是咳嗽,氣喘,呼吸道(尤其是肺和氣囊)發生炎症和結節。本病主要發生在雛禽,發病率急高,多呈急性經過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雞往往慢性經過。

  1. 病原學

本病的病原是煙麴黴菌,屬麴黴菌屬,其孢子在外界環境中分佈較廣,如稻草、麥秸、墊料、穀物、木屑、發黴飼料,以及牆壁、地面、用具、水和空氣中都可能存在,在適宜環境下就可以繁殖。

煙麴黴為需氧菌,生長能力強,易分離,在馬鈴薯培養基上徑10-12小時培養,可生長黴菌菌落,初為白色緻密絨毛狀,經24-48小時培養後,菌落形成大量孢子,其中心淺綠色,表面呈深綠色、灰綠色甚至為黑色絲絨狀。顯微鏡下觀察,麴黴菌形態特點是分生孢子柄較短,頂囊由分生孢子柄逐漸膨大而形成,狀如燒瓶,頂囊長出小梗,小梗和分生孢子鏈按與分生孢子柄軸平行方向升起,分生孢子,呈串珠狀,放射狀排列,孢子呈現灰、綠或藍綠色。

黴菌孢子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強,120℃乾熱1小時,或者100℃沸水煮5分鐘才能殺死。一般消毒藥只能使孢子致弱,如2%甲醛10分鐘,3%石炭酸1小時,3%苛性鈉3小時,對孢子只能起致弱作用。

  1. 流行病學

2.1 易感動物和易感年齡:各種家禽都有易感性,如雞、火雞、鵝、鴨等能感染,幼禽易感性最高,特別是2周齡以下雞最敏感,常見急性暴發,死亡率達50%以上,成年家禽經常只是個別散發,死亡率較低。

2.2 傳播途徑:汙染墊料、土壤、空氣、水、黴變飼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傳播媒介,幼禽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髮病,育雛階段,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差是引起本病暴發的主要誘因,特別是溫暖潮溼的黴雨季節,育雛室晝夜溫差大,通風換氣不好,過於密集,墊料發黴等因素能促進本病發生,同時,孵化環境陰暗、潮溼、消毒不嚴。使種蛋汙染,引起胚胎期感染,幼雛出殼後第一天就出現呼吸困難,因此孵化室及育雛設備汙染也是重要傳播途徑。

成年家禽感染途徑主要通過採食黴變飼料引起,常呈隱性經過,死亡率也較低。

  1. 臨床症狀

潛伏期2-10天,急性病例發病後2-3天內死亡,主要發生在2周內雛禽,病禽食慾減少或不食,不愛運動,翅膀下垂,羽毛松亂,嗜睡,體溫升高,飲欲增加,呼吸困難,張口抬頭呼吸,鼻腔流漿液性分泌物,常甩頭、打噴嚏,後期出現腹瀉,迅速消瘦。最後倒地,頭向後攣曲,昏睡死亡,病程一般一週左右,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死亡率達50%。

黴菌感染腦部引起黴菌性腦火,這些病禽就會出現神經症狀。

有些雛雞可發生麴黴菌眼炎,通常是一側眼的瞬膜下形成一綠豆大小的隆起,致使眼瞼彭起,使眼部腫大,嚴重上下眼瞼被粘液粘在一起,用力擠壓,可見黃色幹絡物。有些雞可使角膜中央形成潰瘍。

鴨發病基本和雞相同,後期病鴨出現麻痺,有時發生棄攣或陣發性抽搐;有的病鴨出現眼炎,角膜混濁,或見病鴨眼眶上長出瘤狀物,有的病鴨出現跛行,常蹲伏於地。最後呼吸困難,下痢逐漸消瘦,最後死亡。

  1. 病理變化

肺和氣囊病變最為常見,急性死亡的病例可見肺和氣囊上有米粒、綠豆大小的黴菌結節,結節柔軟有彈性,內容物乾酪樣或見氣囊有淡藍色纖維素性分泌物,嚴重結節相融合成大的團塊。使肺組織變硬,彈性消失。具有神經症狀的雛禽腦膜和腦實質可有黴菌結節,成年家禽可見肺和氣囊臂有園蝶狀,中央微凹的黴菌斑塊,黴菌菌落清晰可,呈黑色或淡綠色。腸道有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

  1. 診斷

從流行病學調查中瞭解有無接觸發黴的飼料等,並結合症狀(張口呼吸)和剖檢(肺和氣囊有大小不等黴菌結節所見,即可做出初步論斷,本病確實診斷,可以採用病肺或氣囊結節病灶,置於載玻片上,加1滴生理鹽水,或10%苛性鈉少許,用針頭平碎病灶,加蓋玻片後用顯微鏡檢查,在肺部結節中可見黴菌的菌絲,即可確診。有時直接製片可能見不可黴菌,必須採用竹節病灶接種於土豆馬鈴薯培養基上做黴菌分離培養,根據觀察菌落形態、顏色和結構,進行檢查鑑定,才能確診。

  1. 防治措施

6.1 預防 不要使用發黴飼料和墊料,育雛室保持清潔衛生、乾燥,墊料要經常更換,育雛室溫度適宜;溫差不能太大,合理通風換氣減少育雛室內黴菌孢子,育雛室接雛前清洗乾淨,消毒時先用消毒藥將雞舍及用具適當噴溼,然後加熱,使黴菌孢子開始發育,然後用甲醛再燻蒸消毒;孵化廠應做好種蛋和孵化器及育雛和消毒,防止黴菌孢子汙染也是防治本病重要環節。

6.2 治療

6.2.1 黑克200斤料/袋,連用3-5天;

6.2.2 0.02%結晶紫水可起預防作用,治療量0.1%結晶紫注射每隻雛雞0.1-0.5ml。成雞0.5-1ml,1天2次,連用3天;

6.2.5 魚腥草360克,蒲公英180克,黃芩90克,桔梗90克,葶藶子90克,苦參90克混合粉碎,按每隻0.5~1克喂腹,每日3次,連用5天。


蛋雞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蛋雞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蛋雞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蛋雞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