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東北部的宏道鎮境內,處在定襄、五臺、原平三縣的交界處,東距“雞鳴三縣”的濟勝橋4公里,西至宏道4公里。北面以龍山往北一公里,與原平縣為界;東面以兔咀山與五臺縣瑤池村為界;東南一公里與平東社村為鄰;南隔同河與南社村為鄰;西面以“碾子溝”中段及南堡以西,與北社西村為近鄰。

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地屬同川丘陵地帶,舊屬“南同川”,是自古聞名的犁果鄉之地--同川的主要產地之一。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果業,具有悠久的果樹栽植歷史,其中棗樹種植至少有600年的歷史。北社東村的“澗東”被古人認為是一塊風水寶地,自古作墳墓,從明、清至民國年間,佔去澗東的一半之多。村內重要公共建築主要為寺廟、祠堂、戲臺等分散在村中。

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屬南同川。同川自古就是人類生活居住之地,據史料載,已有兩千六百年曆史了。同川,北魏時稱秀容川,隋代時置銅川縣。據明代《忻州志》載,同川在唐代時曾屬五臺。宋景德二年,同川歸屬崞縣,同川分五鄉,北社屬崇仁鄉。洪福寺宋代碑記中有“代州崞縣崇仁鄉平原北社”的記載。因此說,北社東在宋代時屬代州崞縣,且在“北社”前冠“平原”二字,未分成東、西村。明永樂年間,同川分為五都:同樂都(上莊至劉河底),稱北同川;崇信都(上社至東社),稱東同川;貴茹都(北河底至貴茹),清代廢;神原都(南白至西社)稱西同川;崇仁都(北社至宏道)稱南同川。清代,我村屬忻州、崞縣。民國年間屬崞縣九區。1953年10月正式劃給定襄縣管轄。

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在清代至民國年間,分五街即后街(中和街)、大街(世宦裡)、東咀街(人和街)、寺東街、南堡街。其中中后街、大街、東咀街三街連成一片,寺東街與南堡街各成一片。

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村內人口的不斷增加,原五街已經不可容納。隨之在村之東、南又開闢新建三街,即東風街(東溝崖)、東溝街、前街。近幾年來,又在戲臺院東、農貿市場等地陸續建起新宅院。村內尚存重要公共建築主要為寺廟、祠堂、戲臺等分別散佈在村中。雖新建不斷,但村莊空間格局還是基本保持不變,依然保留傳統的尺度空間,老街風貌依舊可見。

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在北社東村定居最久遠,人口最盛者當數李姓。李氏鼻祖李安廣,原籍陝西韓城縣金盆鎮。北社東村之東,有一塊約2平方公里的山坡地叫“澗東”,地之北有海拔1022米的龍山,東有兔嘴山,西有馬鞍山,三山環圍,形成一個簸箕狀的向陽坡地,由北向南逐步降低,南部滹沱河、同河流過,地勢開闊,風光優美。澗東被南北向七溝,分割成七溝八梁、崎嶇不平的山坡地。山根處又被山水沖積成7個扇形盆地。舊時,由於這塊土地沙石、沙土、山石遍地,乾旱少雨,土地貧瘠,但由於背山面水,又有龍頭鳳尾的地形,古人認為是一個風水寶地。

中國傳統村落——山西忻州北社東村

北社東村人傑地靈,李姓作為該村大姓,歷史上名人輩出,尤其是明代中晚期,曾出過兩名進士,為李姓家族爭光抹彩。

李瓚,字重器,號愚齋。生於明正統十一年,卒於正德十年(1447—1516年),享年七十歲。明成化七年中舉人,弘治三年中進士。李瓚是北社東村李氏第一個進士,後人稱他為“進士爺”。

李楠,字子梁,號龍峰。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卒於天啟七年,享年78歲。萬曆四年舉人,五年進士。萬曆五至十八年(1578—192年)歷任刑部主事、湖廣副司、鳳陽太守、保定知府等職。從萬曆十九年調任西北,經23年(1592—1651年)歷任陝西布政司副使(副省長)、陝西按察使、肅州道副使、陝西布政使(省長)、以延推任都察院副都御使、陝西巡撫。成為西北四省(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的軍政統領人。任職期間以治理軍務、政務、守衛邊防、屯田興農、興修水利、裕民強邊為己任,足跡遍佈西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