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板場鄉:貧困戶三十四載失母骨肉相連,再重逢孝心歷久彌堅

內鄉縣板場鄉:貧困戶三十四載失母骨肉相連,再重逢孝心歷久彌堅

“媽,就讓豐仙挨著您睡,你眼睛看不見了,雖然不在這個家三十四年了,但你是我親媽啊”。

“我年齡大了,也髒......別讓豐仙跟我住一起,我還行,還能照顧自己”。(豐仙全名劉豐仙,繫馬東道妻子)

......

這是發生在內鄉縣板場鄉河口村馬東道與其母親符秀蘭的對話,34年前馬東道一家住在距離公路5裡的河口村山荊岈組半山腰上的土坯房,母親符秀蘭為了生活拉木頭賣錢,不幸走丟失聯。時年馬東道20歲還未成家,大姐22歲出嫁不久,妹子僅有12歲,大弟弟僅有9歲,小弟在母親走丟第二年出車禍死亡,父親一手撫養姐弟3人成長成家,18年前也因病去世,一家人跌跌撞撞走過34年。符秀蘭走丟後,馬東道和姐夫到內鄉木材行尋找,連續兩天,走訪了木材行每戶商販,問遍了遇到的每個行人,錢很快就花完,但母親仍舊不明下落,馬東道帶著不甘心回到老家。34年來,馬東道尋母盡孝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尋人啟事信息發了一年又一年,聽到哪裡有說與母親相似的信息就立馬奔赴尋找,可上天捉弄,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始終未果。2018年底,通過公安系統進行大數據比對,找到符秀蘭在鄧州市裴營鄉生活,馬東道趕到的時候,符秀蘭住在破舊陰暗潮溼的屋架房,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疾病纏身。馬東道說,子不嫌母醜,我一定要把母親接回去,以盡孝道。馬東道從鄧州市把母親接回內鄉板場鄉精準扶貧易地搬遷房居住。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精準扶貧,2015年馬東道被確定為貧困戶,2016年被確定為易地搬遷戶,2017年住進了位於集鎮的易地搬遷房,結束了49年住半山腰土坯房,5年租房住的歷史,終於有了自家的新房。馬東道全家4口人,依靠自己的勤勞苦幹在石材廠務工,每月收入不低於3500元,妻子劉豐仙在家幹農活,大女兒在杭州務工,月收入3000多元,二女兒上小學6年級。為貫徹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府給蓋了100平方米上下兩層的搬遷房,從此,馬東道家庭走上了脫貧路,生活富足,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內鄉縣板場鄉:貧困戶三十四載失母骨肉相連,再重逢孝心歷久彌堅

馬東道說,多虧近幾年扶貧政策好,多虧政府支持好,使我家有了自己的房屋,要不,即使知道我媽的下落,住在租賃的筒子房我也不敢把她接回來,我生活富足了,一定好好照顧母親,彌補34年的虧欠,做個孝順的兒子,讓受苦一輩子的母親過上幸福的日子,安度晚年。(板場鄉 曹英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