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我們為什麼不再感到幸福?

小時候,無憂無慮,從來沒有想過幸福是什麼,長大可能是我們最大的願望。上學後,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誡我們,高中是人這一生的重要轉折點,我們關心期末考試拿了第幾名。

三年時間一結束,有人考上了名牌的985、211,有人上了普普通通的技校。到了大學都懵了,沒有人再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大部分人對於幸福只有一個模糊的定義:找一份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

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工作算好工作,多少錢算很多錢呢?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到現在,我們通過各種努力擁有了一些東西,同時也異常擔心失去,害怕突然失業,擔憂男女朋友離開,擔心長胖,畏懼變老。就像打地鼠遊戲,戰戰兢兢的保護著眼前的糧食,掄起錘子拼命敲打從不同地方一次又一次冒出來的地鼠,如履薄冰的生活總是讓人疲憊。

在周國平與濟群法師合力完成的著作《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中,關於人生的苦與樂提出了一個正確認識自我與認識世界的觀念:“幸福的源頭是精神的健康,從小就被掐死了,只好向外界乞求,一輩子受苦受難,還以為是在追求幸福······”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我們為什麼不再感到幸福?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觀念站在了幸福的源頭角度探討幸福,否認了之前我們追尋幸福的方向,打碎了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單純依靠金錢或他人而努力構建幸福的美好願景,一把將踽踽前行的我們從幸福跑道上重新丟棄到起跑線。

換句話說,戀愛結婚的人容易將另一半當成生活的全部,甚至是幸福的唯一源泉;父母把小孩當成辛酸人生的拯救者,輕易拋棄自我的人生軌道後,將自我意願強行澆灌幼小的心靈;然而,當最愛的親人相繼讓我們失望後,權利、金錢、地位成為了我們的救命稻草,我們迷失在不斷增長的慾望之中,流連於名利場珠光寶氣的奢華從而彌補內心極大的空虛。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我們為什麼不再感到幸福?

周國平

那麼讀到此時,暫停一下手頭的工作,輕輕地問一問自己,真的幸福開心嗎?上一次心滿意足的大笑是什麼時候?

濟群法師在《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書中闡述了佛教對於自由的定義,“佛教認為境由心造,有了內在的自由,才能真正實現生命的外在自由。”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我們為什麼不再感到幸福?

濟群法師

書中介紹了一個真實的案例。美國參議院紐伯格在得知自己癌症末期時,”我不在想到我參議員的高位、我在銀行的存款或者對這世界的野心。自從生病後,我與妻子從來沒有吵過架。但過去,我總罵她老是不從牙膏的底部擠牙膏刷牙,煮的飯菜難吃至極,不會招待我的朋友,花太多錢買衣服。可我現在顧不上這些瑣事了·······反之,我開始把以前理所當然的事視為恩賜“,這是紐伯格幡然領悟生命真諦的時刻。

而現在的我們更加的幸運,不需要等到癌症末期才痛悟生命的真諦,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來調整自我,改變自我,追尋幸福。記住,幸福從來不依賴於外界,只來源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在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