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四月治癒片推薦,這部我們看了八百遍的《創可貼》一定要有姓名。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強清新感、沒有什麼大喜大悲、全程娓娓道來的畫風,確實適合用它來做一場情感療愈。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對男女互相治癒過去傷口的愛情故事。


高修飾演的男主是個消防員,多年前妻子因為搶救不及時而過世,對他造成了重大打擊,情感自閉。

這種人設有著典型的“直男遲鈍”,但粗糲外表下也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只是等著人去開發和拯救。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韓孝周演的外科醫生,沖沖撞撞的闖禍精設定,出場並不討喜。

因為誤診(女主想當然地認為病人家屬家暴),病人家屬跑到醫院鬧事,男主出面阻止事端受傷,女主被停職查辦,只有說服男主去起訴病人家屬有暴力傾向,才能保住工作。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自以為是,沒責任心,不可一世,還有點人性本能的自私小毛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及時回頭,本質善良。

這樣的主角形象,是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真實有代入感;但又覆著一層薄薄的濾鏡,讓我們多了一點美好的想象。

為了說服男主,女主跑去消防隊做義工,這是釀(愛)糖(情)的開始。

和南韓自帶的小而美的文藝氣質有關,重細膩感,首先在鏡頭語言、置景攝影層面就下足了功夫,把暖甜的氛圍先鋪設開來。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但你們看,梗都是爛大街的梗。

女主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直進女”的設定,看上了馬上死纏爛打,這種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劇情,讓這顆糖變得好嗑了很多。​


第二次見面就邀請對方談戀愛,被木訥直男殘忍無視。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不管女主怎麼示好,有著內心創痛的男主仍然冷若冰山,好像對女的過敏。再加上初次見面對女主有印象偏差,那叫一個不待見。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怕什麼呢,只要你夠沒皮沒臉,男神也會被拿捏得死死的。

以死相逼的劇情,也成了撒糖醞釀期的名場面打卡: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來了,熟悉的配方來了,女主有良性腦瘤,隨時隨地暈倒,第一次在男主面前倒下,男主就已經動了惻隱之心。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熟悉的配方X2,曾在100部韓劇裡出現過的“冷凍箱劇情”,也出現在了這裡。

一次行動中中,女主又一次暈倒,男主折返回去救人,結果兩個人都沒跑出來,於是: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經歷了一次肌膚之親,接下來是內心距離的拉近。

再冷的男神,到底也還是抵擋不住年輕女孩子層層遞進式的猛攻。

尤其是,當你知道這個女孩子和你有同樣的傷疤之後:父親很早就去世,但一直堅強地活著。

是的,南韓的拿手橋段,這部片裡照搬不誤。

但所有的狗血元素,只有一個終極服務指標:為男女主談戀愛鋪路。

小虐之後必有大甜,來促進每一次的關係推進,好喜歡這種兩個人慢慢靠近,真的互相理解的治癒感。

發現了嗎?在這種漸進式的發糖方式下,即便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仍然讓人無限心動。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男女主之間的化學反應每一步都有邏輯鋪墊,每一個階段都承載著心理變化,這是很多快餐式戀愛戲裡所缺少的;​


當我們看到男女主都因為對方而做出改變的時候,“治癒觀眾”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男主的影響下,女主選擇為自己的醫療事故承擔責任,不再理直氣壯地為自私找藉口;而男主也選擇真正放下過去,開始全新的生活。

淡淡的,剋制緩慢的,回味才更好。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不要再出現15年前“彎彎偶像劇”式俗套橋段了,過敏。

無一例外,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大家對愛情題材都有這個要求,即便拍羅曼史,也得玩出點新意來。

前段時間回顧老片的時候,我就在想,真的是我們不接受套路劇情嗎,其實劇情highlight排列組合就那麼多,立意也無非那些永恆的母題。

我看很多小甜劇,往往還是大俗的、生活化的發糖時刻,彈幕最集中最多。

或許觀眾不買賬的從來不是沒有新意的俗梗,而是拍得有沒有讓人吃糖的慾望。

總結一下《創可貼》的發糖法則,我覺得成功之處大概在於:

1、故事線清晰,沒有特別多多餘的線條,並且又在好好敘事,現在觀眾都吃這套,實在接受不了大起大落;

2、男女主的反差萌讓撒糖有了真實接地氣的感覺;

3、治癒系溫暖向,讓人看了心情很好,不聒噪。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我感覺,現在很多國產戀愛戲尷尬,和劇情設定、敘事手法演員的表演呈現、二者之間的化學反應都有關係。

很多時候無法讓我們找到心動的感覺。

就像網友的調侃:國產愛情戲,偏偏愛情最沒戲。

愛情戲其實並不好拍,也要講基本法,你得有好故事,而不是取景配置高逼格,男女主在科技感高大上的辦公室談個戀愛就能濫竽充數;人物設定得有落地感,或者說演員把角色呈現得有落地感,讓觀眾去相信;另外是男女主對感情戲的駕馭能力。

畢竟,感動的前提是“願意相信”。

人家拍的撒狗血瑪麗蘇,我們怎麼就能看100遍?

這也說明治癒系小糖片的成功,也是有跡可循的。

不管怎麼樣,俗套的戀愛橋段,瑪麗蘇甜甜元素永遠有市場,看片不用動什麼腦子,那些不大可能發生在生活裡的事情,無限激發都市苦悶女性白領的想象,讓大家覺得生活還是愜意的。

十年前的過時元素,只要能重新激發出少女心和心動感,也是一種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