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文旅,瞭解更多文旅資訊。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易經》裡提到“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建水紫陶,是“形而上”與“形而下”共同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文化成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民間常說“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儘管紫陶工藝成熟只在百餘年間,但其蘊含著的文雅之韻,卻根植於中華的古老文脈之中。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在這正當時的紫陶雅流中,有這麼一位女性,她用陶瓷藝術品表達自己對陶泥的瞭解、解讀。她用智慧,伴隨著心靈手巧的記憶,以泥、胎、火、工為載體,用藝術的語言,昇華了建水陶瓷。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她是潘娟,一位建水陶瓷界裡冉冉升起的星星。

她是藝術家,她也把自己活成了藝術,孤獨,堅強、獨立、美麗。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建水紫陶以文飾器,以詩書抒發情懷,筆走形跡,墨繪趣韻;在山水花鳥中,將藝術融在了泥土裡……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潘娟簡介

Personal profile

潘娟,女,漢族,1977年12月生,1996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碩士學歷,高級講師職稱,雲南建水磐鬆手作陶藝坊工作。

創辦的企業磐鬆手作秉承建水紫陶傳統制陶工藝,兼收幷蓄,傳承發展,引進先進設備和先進製陶技藝,大膽創新,勇於開拓,成為了建水目前最具特色的規範企業之一,現為雲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雲南分會女陶藝家會員單位。

現公司總佔地面積 900 餘平米,公司現有員工 10 餘人,旗下擁有 1家生產工廠,直營店鋪 1 家,已建成包括制泥車間、拉坯室、打磨室、陳列展廳、刻填裝飾車間、燒製車間以及陶土配方、燒製技術等材料工程研究工作空間,陶藝設備齊全。

公司推出的各類紫陶產品不失傳統又獨具一格,且多項產品榮獲專利和獎項,產品深受顧客喜愛,口碑尤佳,並得到了省、州、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建水縣紫陶協會等部門的肯定,並榮獲"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消費滿意示範店"等稱號。她用陶瓷藝術品表達自己對陶泥的瞭解、解讀,用藝術的語言昇華了建水陶瓷。創作了很多旅遊文化創新產品,有效提升了建水陶在藝術領域的地位,近年來,引領多國中外陶藝家關心、關注建水陶,使之得到發展昇華。

2019年作品《流動的風景》刊登在世界唯一的亞洲色彩趨勢年刊。

2018年作品《梵蓮之相》參加學院陶藝十年-武漢國際陶藝邀請展。

2018年作品《陶絮語》獲第五屆中國"南博杯",金獎。

2017年作品《陶絮語.石雲山》獲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優秀獎。

2017年被建水縣委、縣政府授予"建水文化名家"稱號。

2016年被雲南省科技廳認定為"雲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2016年作品《尋找》入選第二屆中國當代陶瓷大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於中國美術館展出,雲南省唯一一件入選作品。

2016年受邀參加第三十屆韓國利川國際陶瓷博覽會,在韓國與十四個國家14名陶藝家現場創作交流。

2016年在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群培訓"中表現優異,被評為"優秀學員"。

2016年攜精品級柴燒紫陶在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世博展覽館亮相,受到好評。

2015年作品《午後陽光》入選全國九城藝術聯展楚天藝術周"千杯展"。

2015年作品《大地》、《封存》系列入選《回·雲中滇歌生活藝術展》,於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出。

2014年,作品《繭》入選亞洲當代陶藝展,於韓國金海博物館展出。

2014年,作品《歲月留痕》入選《提壺觀頂2014年國際壺藝交流展》,並被湖北美術學院收藏。選登在2014年陶瓷年鑑上。

2014年作品《如果可以》獲中國武漢後浪藝術空間評委推薦獎。

來源丨上善建水

責編丨沈藝

審核丨陳大衡

各位小夥伴,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水、火、泥裡的女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