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多面籃球人

李群,多面籃球人
李群,多面籃球人
李群,多面籃球人李群,多面籃球人
李群,多面籃球人李群,多面籃球人

回顧廣東籃球發展史時,提到歷史上最好的控衛人選,資深球迷都會想起昔日華南虎的隊長李群。他絕非身體條件最好的後衛,更不是善於經營話題的流量明星,但他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穩坐廣東宏遠男籃主力控衛位置,同時還為如今的十冠王拿下過前三個聯賽總冠軍,成為廣東籃球此後盛世的開拓者之一。

能在職業籃壇最頂尖的球隊擔任場上“大腦”,李群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有清晰的思維。這不但使得其在職業賽場取得過成功,還令他能在退役後呈現出了不同一般退役球員的多面性:

籃球領域,他仍然以東莞籃球學校校長的身份堅守在教育一線;商業領域,他與籃球巨星林書豪合作創立的豪群聯盟已是全國知名的青少年籃球教學機構;慈善領域,豪群慈善基金會已經幫助許多邊遠和貧困地區的學校和社區修建了體育場地、捐助體育設施器材,而豪群慈善明星賽的舉行更是獨闢蹊徑,讓演藝圈的大牌明星們通過以打籃球的方式參與到慈善之中……

而“主業”之外,李群還涉足很多“不務正業”的領域——在電視臺擔任解說嘉賓;客串綜藝節目的籃球營長;還親自上陣擔任教學系列劇男主角……可以說,李群是中國籃球跨界最多的標杆人物之一。上週五晚,這位多面籃球人做客南都體育線下沙龍,與一眾球迷分享了他的多面人生。

A

談個人經歷

“永遠被打擊,卻從不言放棄”

回顧中國男籃歷史,人們也許更容易想起那些人高馬大的“移動長城”,而李群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位官方身高只有1.80米的球員即便是放在1號位上,也絕對談不上有任何身材優勢。但就是這麼一個從小到大都不曾被看好過的小個子球員,不僅打上了國內最高級別的職業聯賽,還幫助廣東男籃拿到了隊史首個三連冠,並且至今仍被球迷公認為華南虎歷史控衛位置的國內第一人,他也用實際經歷證明了堅持奮鬥會給人生帶來多麼大的改變。

“在我的人生成長當中,我永遠是被打擊的那個。我記得在哈爾濱的時候去體校第一天,教練就跟我,你身體條件不錯但是你這麼矮想打籃球很難啊……”李群說在他的籃球生涯初期,總是被建議重新考慮自己的擇業方向,有提議他踢足球的,有提議他打冰球的,甚至還有人斷言他如果改練曲棍球肯定能進國家隊。但李群都沒有因此動搖對籃球運動的信念,硬是靠著超乎常人的刻苦,一點點改變了他人的偏見,一步步從市隊打進了國家隊。

說到吃苦,也正是因為小時候就比他人肯吃苦,來到廣東宏遠隊後,李群也是憑藉自身苦練,從一開始不被重用的板凳球員,逐漸進入管理層視野。“到隊後第三年,我記得海哥(宏遠男籃投資人陳海濤)親自找到我,跟我說下賽季球隊不打算籤小外援了,就讓我來打主力控衛。”也是在那一刻,李群做了了個人決定,“我決定把煙戒了,更好去保持狀態”。此後這麼多年,哪怕退役後李群也再也沒有抽菸習慣。

如今時隔多年,年輕時通過逆境獲得成長的故事也仍不時激勵著李群如今的工作,碰到困難不輕言放棄也幫助他退役後的事業從一開始簡單開辦訓練營,到如今同時經營著東莞籃球學校和豪群聯盟兩大國內籃壇教育和培訓頂級品牌。“我認為不順利、痛苦是人生最正常的事情,普通人十有八九都是這樣的狀態,而快樂、感覺到很滿足則是百中無一。”李群說道。“我總是感覺,當你感覺到堅持不住的時候也就是你有可能成功的時候,所以再堅持一下下,努力一點點,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B

談廣東男籃 “他們每個人成功背後都有不易”

在球迷們的記憶裡,李群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他以隊長的身份幫助廣東宏遠拿到第一個三連冠,當時他是後衛線上的第一功臣。而提起自己三次奪冠經歷,李群坦承對自己影響最大的還是2004-2005賽季逆轉擊敗江蘇隊的總決賽最後那場比賽。

“那場比賽我記得當時第四節還剩6分多鐘,我們落後16分,可能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沒希望了。這時李春江指導就叫了個暫停,我還記得當時我就和隊友們說,咱們再堅持一下下,努力一下下,這個分數說不定還有挽回餘地。”說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李群記憶猶新。“而江蘇隊那邊可能也是以為穩操勝券了,就換上了球員兼主教練的胡衛東,把小外援換下去了。胡衛東整個總決賽系列賽之前是一場都沒上的,他上來後江蘇隊都把球傳給他來打,結果就是三次進攻都沒打成,反倒全被我們反擊打成。對手頓時慌了,再換上小外援也擋不住我們的氣勢了,就這麼神奇地拿下了冠軍。”

也是從那場比賽開始,廣東男籃真正具備了王者氣質,也逐漸湧現了易建聯、朱芳雨、杜鋒、王仕鵬等一批巨星,到上賽季拿到第10冠,成為中國職業籃壇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在李群看來,這些自己的小師弟們後來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我記得易建聯、朱芳雨、杜鋒和王仕鵬他們剛進隊的時候,只有阿聯是身體條件很好的,其他人都不是身體條件特別好那種球員。”李群回憶道。“特別是杜鋒,他也和我做過一段時間室友,剛來的時候特別瘦,我記得好像他身高兩米零三零四,體重才170多斤,真的跟豆芽菜一樣。那時候也是身體太瘦,上場對抗時就經常被教練罵‘能不能硬一點、能不能硬一點’。後來隨著年齡成長,他的身體逐漸強壯,加上運動能力非常出色,也很刻苦,後來進了國家隊,也慢慢地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很好的規劃……所以杜鋒是一個非常能夠知道自己目標的人並且為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做各種事情的,現在也取得了成功,可以說他們每個人成功都是不容易的。”

C

談林書豪 “離開CBA的決定讓他一週睡不好覺”

三年前,林書豪與李群創辦了“豪群籃球聯盟”,兩大球星也聯手打造出了國內首家標準化籃球教育企業,此後衍生出的慈善明星賽和慈善基金會等產品都在業內獲得廣泛好評。林書豪上賽季加盟北京首鋼隊,更是進一步提升了豪群聯盟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不過今年CBA新賽季開始前,林書豪做出了離開CBA、重返美國追逐NBA夢想的決定。作為合作伙伴和多年好友的李群不但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這一決定,更是非常敬佩他的逐夢之心。

“其實他在做出這個決定前兩個星期,我們就一直在交流溝通,他也希望我們能給他一些好的建議吧。”李群說。“畢竟他上賽季在CBA無論是場上還是場外的影響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在我們的觀念裡,可能99%的人都會覺得放棄掉國內這麼好的市場是不明智的。書豪自己也非常糾結,我看了他後來那個視頻,他說的也都是實話,能下這個決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可以透露的是,為了這個決定他幾乎一個星期都沒怎麼睡好覺。但無論怎樣,我都是非常敬佩他最後的這個決定,畢竟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又是能這麼義無反顧、放下一切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這一點實在是相當難得,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

認識林書豪多年,李群還透露林書豪私底下是個對自己要求非常高、近乎苛刻的人。“他每一次從國外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們確定訓練的場地,酒店和場地的距離不要太遠,有利於他把訓練的任務完成。”李群說。“他跟我們吃飯基本上也是他自己吃單獨的健康餐,我們吃我們自己的海鮮餐。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一週只能吃一次自己想吃的,其他都是嚴格按照健康和身體的需要安排的健康餐。就算是休賽期,他不論出席商業活動多累,不論是剛下飛機還是熬夜,他一定要訓練。我記得兩年前他拍《灌籃》的時候,一般拍到凌晨三四點,他早晨也一定9點鐘起來先練習,吃點東西之後再休息然後再繼續拍。”對此李群也特別感慨道:“像我們這些CBA的球員,很多球員的條件要比書豪好,但是沒有書豪這麼自律。我們缺少的不是天賦,是自律和努力。”

D

談體育教育 “中考考籃球會帶來產業高速發展”

作為東莞籃球學校校長,同時也和林書豪共同創辦了籃球教育培訓機構豪群聯盟,李群退役後在體育產業,尤其是在籃球教育產業上所取得的成果是引人矚目的,不少CBA現役球員都曾是他的學生,包括今年的選秀狀元區俊炫。不過除了給職業籃球輸送人才外,李群更希望能把籃球運動推廣給普通大眾,讓更多孩子都能擁有體育特長。這個觀念無疑與近期教育部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初衷是不謀而合的。尤其是籃球進入了中考體育項目後,為此李群上週還專門前往北京,拜訪了相關部門去了解情況,得來的信息是相當積極的。

“這個政策發佈之後我專門去了趟北京,走訪了相關部門去了解情況。現在知道的是,籃球作為大球項目,也會成為必考項目裡的一個備選。”李群介紹。“作為體育人來講,首先肯定是看到體育受重視了,感受到了體育對全民素質的重要性。”

事實上從他的專業角度來看,以現有校園裡的體育硬件和師資力量,恐怕是很難滿足改革後未來學生們的考試需求的,因此他也認為課外體育類培訓產業將會迎來很好的發展機遇,而且這個產業相對於其他已經十分成熟的產業來說,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值得期待。“中國現在各行各業產業非常成熟,但是除了體育製造業有大企業外,體育娛樂和體育培訓這邊幾乎沒有大的企業。”李群說。“所以國家如果想要把體育當成一個大的產業來發展的話,政策上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而政策一旦把體育考試在中考或高考中提到100分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全身心投入到這個產業,幫助孩子們有更好的身體素質,最後能夠在中考高考中獲得更高的分數,這個產業也會高速發展的。”

有了政策支持,校園體育肯定會得到學生和家長更多關注,不過李群也指出應試之外,還是希望孩子們能從體育學習裡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發展出一技之長。“其實我做籃球教育一直跟家長們說的是,培養孩子打好球,不只是為了考上好大學,或者打上職業隊。”他說。“因為無論中考高考,都只是他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個階段,而體育技能是可以陪伴終身的,將來工作也好,日常生活也好,給孩子帶來的都是正面健康的影響。因此大到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層面,小到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習慣,我覺得大力提倡發展體育技能都是非常有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E

談籃球+娛樂 “我支持運動員多去破圈”

退役後的李群不但在籃球教育領域取得成功,也是著名的“跨界王”,特別是他近年來和林書豪一起打造了慈善明星賽,接觸到了許多愛打籃球的藝人明星,也收到了不少綜藝節目邀約,邀請他擔任娛樂明星們的籃球導師。對於這些“破圈”現象,李群覺得不僅是退役球星,包括現役球員也可以在不影響比賽訓練的情況下參與其中。

“職業球員參與綜藝活動,我覺得其實在休賽期私人時間參與是好事。”他說。“因為如果只是關起門來自己打,沒有市場化,怎麼能生存?只要把握好度,職業球員可以多參與這些互動,讓人們多瞭解這項運動。我的理解力,90%的粉絲是因為喜歡這個人而喜歡上這些運動,所以參與綜藝活動如果能吸引更多粉絲的關注和喜愛,那麼才能使籃球運動持續地發展下去。所以我支持大家多去破圈。”

至於娛樂明星打造愛好籃球的“人設”,李群更是認為對於運動本身是相當好的事情。“看籃球的人如果和演藝明星的粉絲量對比的話,可能是1比100,演藝的明星是100,流量沒法比,所以他們參與進來勢必可以帶動更多粉絲來關注籃球運動,當然是很好的事了。”

有趣的是,因為曾經跟諸多藝人明星同場競技,李群也就藝人們的球技“八卦”了一把,直言得分能力最強的是歌手蕭敬騰,而打球姿勢最帥的是演員鄧倫,動作最規範的則是高以翔。至於一向非常愛在社交媒體上秀球技的天王周杰倫,李群就笑道:“周杰倫在場上是最酷的,範兒很足,酷是第一的,他會讓大家都很有激情。”

在提到真容最令人心儀的男星時,李群直言是李易峰。“接觸的這麼多明星最帥的是李易峰,絕對是顏值擔當,確實是帥,絕對是整容都整不出來的。還有最玩命努力的是李晨,我們在蘇州拍了8天籃球節目,他的腿也腫了、胳膊也受傷了,還堅持到最後,一瘸一拐都完成了比賽。”

活動統籌:黃嘉鑫 陶新蕾

專題採寫:南都記者 汪雅雲 實習生 董晶

活動執行:南都記者 汪雅雲 姚天明 實習生 張誠斌 董晶

專題攝影:南都記者 黎湛均(除署名外)

直播攝像:鄧啟祥

海報設計:金國華

特別鳴謝:美居生活提供場地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