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如何發展

 建設新農村是國家實現小康戰略目標重大舉措,其核心是全方位地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9億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構建好農村經濟安全環境,才能有效保護這支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所決定的。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是推動人類社會演進的根本力量。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削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僅是當前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過程中的長期任務。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事關全局,只有真正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和農村始終是難點和重點。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認識和共同行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持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別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全面推進農村的發展。經過全黨全國的不懈努力,使農業生產力水平有一個較大的提高,使廣大農民的生活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切實加強,使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使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繼續推進。歸根到底,要切實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使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要發展現代農業,堅持把發展農業生產力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二要增加農民收入,完善增收減負政策。三要改善農村面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引導、群眾自願、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四要培養新型農民,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技能培訓和文化事業,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五要增加農業和農村投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六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統籌推

新農村建設如何發展

新農村建設如何發展

新農村建設如何發展

進農村其它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