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引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出自蒲松齡的《齋聯》。可見,堅持才能乘風遠足。在體育賽事中,運動員要在嚴寒酷暑之中輪流訓練才能奪冠,在我們看不見的賽事中,他們更是秉持著不放棄的信念在眾多競爭對手中咬牙砥礪前行。

01

晚清時期,清朝與西方列強多有干戈,清朝在戰爭中的不堪一擊使中國腐敗無能、怯懦膽小的形象影響深遠,因此許多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沒有資格參加奧運會。這種偏見直到劉長春在1932年代表中國首次去洛杉磯參加奧運會,射擊名將許海峰在1984年奪得中國首枚奧運會金牌才被逐漸打破。從此之後,奧運會上的中國運動健兒們一次次摘金奪銀,飄揚的五星紅旗隨著國歌在無數賽場上升起。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許海峰1984年奪金舊照

奧運會在國際上歷來享有盛名,是世界級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會,因此獲得奧運會舉辦權,能給舉辦國帶來多方面的益處,這個對哪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基礎建設趨於完善,綜合國力穩定提高,舉辦奧運會就是向世界展示自己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中國有了參選奧運會舉辦國的歷史。

02

1993年9月23日,在通過三輪投票以後,北京和悉尼成為2000年申辦奧運會的最後兩個城市。前面的投票結果中悉尼是37票,北京以40票領先悉尼3票。然而第4輪投票結果卻出乎意料,北京因兩票的差距惜敗悉尼,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歸悉尼所有。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北京2000年申奧新聞發佈會

失敗消息令所有人始料不及,投票進行在第3輪之前,中國北京還佔據優勢。因此,最後結果公佈令全場愕然,面臨此景中國代表團淚灑當場。悉尼怎麼在最關鍵的時候反超中國呢?對此大家不由心生疑惑。當時的一種說法認為是朝鮮因對1992年中韓建交不悅,所以沒有投票給中國,但後來的公示結果證明,朝鮮的這一票是投給北京了的。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舊照

票選的信息公開後,大家才知道是埃及和保加利亞代表沒有參加投票,因此造成中國的兩票之差。保加利亞和埃及都與中國建交併且關係不錯,但保加利亞代表因為在投票前夕國內突發暴亂,無奈之下只能匆匆回國,所以未能參加投票。而埃及參加投票的代表是一位高齡老領導人,儘管他曾表示過就算抱病也要參加投票,並投票給中國北京,但是最後這位代表人還是因病缺席。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經過這個分析,大家都認同1993年北京首次申奧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埃及和保加利亞兩國無奈之下放棄的兩票。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鬥爭無處不在,看似“無關”的體育界也不能獨立爭鬥之外,各國勢力的盤枝錯節和中國的情況都是申奧的大背景。因此,1993年申奧悉尼險勝北京看似波瀾不驚且平常的背後實際上有著極其骯髒的內幕,暗流下乃是三個國家之間的骯髒交易。

03

時光荏苒,1993年悉尼險勝中國取得奧運會舉辦權的熱度也隨之平息。令人意外的是,在6年以後,也就是1999年,美國在申辦鹽湖城冬季奧運會時被曝出,利用大國優勢軟硬兼施的逼迫其他國家把票投給鹽湖城,事情被曝光後令人咋舌。這時澳大利亞與1993年申奧有關的人員也主動爆出1993年申辦權取勝的真實原因。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舊照

據悉,澳大利亞代表當時為獲得1993年的申奧投票票數,秘密宴請非洲兩個國家代表人,並各給兩位代表3.5萬美金用以扶助其國家的體育事業發展。這兩個非洲國家原計劃是準備投票給中國北京,但因為澳大利亞代表的3.5萬美元“扶助金”實在過於誘人,於是改投悉尼,中國首次申奧也因這次骯髒的交易以失敗告終。正義被蹂躪,那麼多人的付出最後都只是徒勞,這個有失公平正義的舉動,不僅使中國為之失望,那些尊重公平,尊重體育的人也都為此唏噓不已。

1993年申奧的骯髒內幕:悉尼險勝北京,看似平常實則是場交易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舊照

《孟子·公孫丑下》有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993年的申奧事件,並沒有使中國人喪氣,全國人民對於奧運會仍抱有強烈信心和熱情。中國代表團又一次淚灑現場,已是7年之後了,但這一次的眼淚是因為激動和驕傲,中國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從1932年中國代表劉長春首次出現在奧運會上,到2008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七十多年的斗轉星移,運動健兒們用一塊塊象徵榮耀的獎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強大的體育實力。

結語

2008年的奧運會圓滿結束。恢宏大氣、振奮人心開幕式,影響著中外人士,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老悠久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奧運會的火熱給中國的形象做了一個好的宣傳。不要怕明珠蒙塵,明辨篤行,相信所做事情的意義,就會有意義。

參考資料:

《孟子·公孫丑下》

《齋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