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出生可能富貴,但一生的運氣不一樣,有的富貴,有的窮困,這就是命運。

1917年,貝聿銘出生。

貝聿銘的一生有事業、有財富,還有一百零二年的高壽。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貝氏家族從元末明初躲避戰亂來到蘇州之後,家業漸長蒸蒸日上。貝聿銘的祖父貝禮泰17歲就通過科舉殿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很早就顯露出金融天賦,參與組建中國銀行。

1917年,有一個家境比貝氏家族還要顯赫的家族,也有一個小男孩誕生,那就是民國總統的第十七子袁克友。

但袁克友一生窮困潦倒,三十六歲離世。

一生的好運氣,貝聿銘有,袁克友沒有。

袁克友是袁世凱之子,母親是六姨太葉氏。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去世,終年57歲。

袁世凱去世半年後,也就是1917年,六姨太葉氏生下一個小男孩,是袁世凱的第十七子,起名袁克友。

這一年,六姨太葉氏三十三歲。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葉氏,光緒十七年出生,江寧府釣魚巷人。幼年時,家境頗豐,家族在鎮江、江寧、揚州等地都有自己的產業,是當地的大戶人家。

葉氏自小學習四書五經,並精通女紅,是一位知書達理、聰慧過人的大家閨秀。

1901年,葉氏嫁袁世凱時年方十七,比袁世凱小二十五歲。

葉氏為袁世凱生有5個子女: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有、九女福禎、十一女奇禎、十二女瑞禎。

袁世凱去世後,葉氏分得銀圓26.4萬元、黃金20條、房屋100間。但到抗戰勝利時家產幾乎都敗光了,解放初期,葉氏一家窮到靠在北京街頭賣冰糖葫蘆維持生計。

袁克友的幼年童年青少年時代是在河南安陽度過的

1928年,馮玉祥主豫,安陽袁林、袁宅、袁府被抄沒。

年僅十一歲的袁克友隨管家徐東海搬到了安陽裴家巷72號院寓居。

出於生活所迫,在門口掛上一塊“袁林管理所”的牌子,募集一點錢,變賣“袁林”樹木來維持日常生活。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1934年,在徐東海料理下,十七歲的袁克友和同歲的東北姑娘於茹英結婚。

袁克友吸食大煙,於茹英不久也沾上毒癮,家境更加困窘。

1935年後,長子家興、長女家惠、次子家旺和次女家君先後出生。孩子多,沒收入,常常無米下炊,日子過得很艱難。

當時安陽僅有袁克友一家留在安陽,但凡袁氏家族有事要做,克有都是在所不辭。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1938年日本侵略軍要在安陽洹水河北、袁墳之西修飛機場,袁世凱的四姨太閔氏的墳墓就在那裡,袁克友和徐東海趁夜黑天僱人挖掘遷墓。

挖掘時,土質很硬,挖出後,將棺材放到了袁林馬鞍橋南兩間西屋裡,一天晚上,袁克有找來十多個人,趁夜幕將棺木抬到南照壁牆南邊埋葬。

袁克友迫於貧苦,於三十年代後期參加過地方武裝,打過日本侵略軍。

安陽解放時,袁克友等人被俘獲。依照當時的政策,對被俘人員進行教育、學習後,願意留下的留;不願留的,發路費走人。袁克友領了路費,趕赴天津,尋找在天津的家族成員去了。這一年,袁克友32歲。

袁克友在天津的艱難謀生

到天津後,袁世凱的十五子袁克和與他常在一起,並靠一點雕刻手藝掙錢謀生。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生活困苦,飲食、生活沒規律,引發胃部疾患,於1953年在天津一家醫院故去,這年36歲。

袁克友本來很胖,但這時已是骨瘦如柴。袁克和到醫院太平間看了腳部予以確認。

袁克友的妻兒過著平淡的生活

袁克友離開安陽後,妻子於茹英帶著嗷嗷待哺的幼兒歷盡艱辛,靠乞討和為人洗衣養家餬口。數九寒冬裡,砸開封凍的河冰,佝僂著身軀洗衣......。

袁世凱不曾謀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陽天津頑強求生三十六年

令人欣慰的是,長子家興非常懂事,後定居廣州。

次子家旺靠乞討為生才活下命來。解放後,敦厚老實的家旺在河南新鄉有了工作,與妻子周萬華一邊供養小妹家君讀書,一邊侍侯母親於茹英,日子一天天好起來。1972年,於茹英因病住院一年多,於1973年去世,享年66歲。#歷史冷知識# #職場打拼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