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拾遺之牛丈夫

  古時候,有一大戶人家姓李,人稱李員外,李員外膝下無子,夫人梅氏只生下一女,長至十六歲,生得如花似玉,李員外夫妻愛如珍寶。

  眼看李小姐已到婚嫁年齡,上門提親的幾乎踏破了門檻。可是李小姐自己暗自思量:現今婚嫁大事,全憑媒婆一面之詞,那些個媒婆慣會花言巧語把人哄騙,常把黑的說成白的,醜的說成美的,一旦成親,便是生米做成了熟飯,到那時後悔又能找誰去?不如跟爹孃說說,自己來選個中意的人做丈夫,也不枉在世上活這一回。

  李小姐便悄悄把心事說給母親。梅氏一聽,倒也是這麼個理兒,自己身邊就有多少媒婆誤人的現成例子!女子的婚姻大事全憑媒婆一張嘴,可不是不靠譜麼!梅氏便把這話跟李員外說了,李員外沉思道:“話是這麼說,可怎麼才能讓女兒自己選夫呢?”那時大戶人家的女孩都是養在繡樓足不出戶的。

  還是梅氏想到個主意,說道:“不如就在臨街的樓上拋繡球招親,怎麼樣?”

  李員外連連搖頭:“那怎麼行!女兒乃大家閨秀,怎能拋頭露面呢?”

  梅氏聽了,也點點頭說:“那倒也是。”

  兩個人商議來去,終究也想不出個妥當的辦法。還是梅氏心思轉得快,她叫丫鬟請來了李小姐,把跟李員外商量的內容跟她說了,問她可有什麼好辦法。

  李小姐含羞道:“讓爹爹母親費心了。拋繡球雖須拋頭露面,卻也無妨。身在樓上,下面的人們不易瞧得清楚,這是其一;樓前垂放珠簾,更為隱蔽,這是其二;若女兒再覆以面紗,就更為周全。只要這三點做到,料想便無可憂慮的了。”

  李員外夫妻一聽,拍手直誇女兒思慮周全。還有幾天就到元宵佳節了,日子就選在元宵節這天。

  事情定下之後,李員外便打發下人們傳消息下去,就說李家小姐選在元宵佳節拋繡球招親。

  消息一傳出,整個城裡都轟動了。李家是富足大戶,傳說李小姐生得花容月貌,所以那些沒成親的年輕後生們,都期盼著能被選上,有的忙著讓家人縫製新衣裳,有的讓僕人重買新帽子,有的到鞋子鋪裡選雙新鞋靴。整個城裡的人們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不知道李小姐會選中哪個幸運的人做自己的夫婿。


  話說在這城邊兒上,有兩間破草房,住著兩口人——張老漢和他的老伴,他們無兒無女,靠給黃財主家放牛為生。黃財主信奉風水,為了讓自己子子孫孫永遠富足下去,他請來風水先生,為黃家看祖墳風水。

  風水先生在黃家祖墳查看了一番,說道:這塊地風水原本不錯,但是若干年後,恐怕比不上旁邊那一塊地。

  黃財主一聽,旁邊那塊地要是歸了自己家,不就行了麼?

  他派下人一打聽,那塊地是個叫何小牛的農民的,便派人把何小牛找來,要買下這塊地。

  那何小牛一聽,連連搖頭說:“不成不成!我父母已然亡故,現孤身一人,全靠這塊地養活呢!賣了地,以後還怎麼過呢?”

  黃財主冷笑一聲,道:“窮鬼!真是給臉不要臉!把他給我關起來,什麼時候肯賣地什麼時候放他回去!”

  幾個家丁便走上來,把何小牛捆綁了,關進了黃財主家的柴房裡。

  一直關了兩天,何小牛仍是堅持不賣那塊地。這回可把黃財主給氣壞了,他找來了平常交住密切的一個術士,讓術士想辦法懲罰一下這個不識抬舉的傢伙。術士便問想如何懲罰,黃財主道:“他不是叫何小牛嗎?那就把他變成一頭真正的牛!看他還怎麼跟我爭!”術士便施法,瞬間就把何小牛變成了一頭牛犢。

  牛犢“哞哞”地哀叫著,被家丁套上了韁繩。

  黃財主哈哈大笑,連誇術士法術高明。

  他指使家丁把這頭牛犢牽到城裡面賣掉。僕人便找來了放牛的張老漢,交待他去把牛賣掉。

  張老漢可並不知曉內情,他牽著牛犢,一步一步往城裡面走去。


  張老漢見街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才記起來今天是元宵節。只見街上賣啥的都有,店鋪都張燈結綵,異常好看。前面一棟臨街的兩層小樓上,掛著紅紗,垂著珠簾,樓下密密麻麻圍滿了人,不知究竟有什麼熱鬧的事。

  張老漢被人群推搡著向前走,他緊緊攥著手裡的繩子,生怕牛犢被人群衝散。不知不覺,竟被眾人擠到了樓欄杆下方。他便也停住了腳,隨眾人往樓上探看。

  “出來了!出來了!”眾人歡呼起來。

  張老漢抬起頭來,只見一個身材窈窕的女子出到珠簾後面,旁邊一個丫鬟手捧著托盤,盤內鋪著錦帕,上置一個大紅繡球。他這才明白了,人家這是在拋繡球招親。他搖搖頭笑了,心想自己一個快入土的人了,來這兒湊什麼熱鬧,便尋縫隙想要離開。怎奈人群阻塞在前,一時竟動彈不得,只在心中暗暗著急,想著:如果賣不了牛犢,黃財主定要處罰自己,不由得心中害怕。他望著擁擠的人群,無奈地嘆著氣。

  

  再說李小姐已經由門內走出,站在了珠簾後面。她低著頭,拿手帕遮住臉,雖然臉上已經罩了一層面紗,她仍然害羞得滿臉通紅。害羞歸害羞,她心裡卻有數,今天拋繡球招親,是關乎終身幸福的大事,她可不能馬虎!她偷偷往人群中瞧看,尋覓著有眼緣的人。

  可是樓下人頭攢動,她看得都有點頭暈眼花了。她嘗試往東走一走,人群便隨即像潮水一樣向東湧動;再往西挪一點,人群便也隨即向西湧動。

  時間過去了都有一頓飯的工夫了,李小姐還是沒有找到滿意的人選。圍著看熱鬧的人已經失去了耐性,卻仍不甘心就此離開,他們想看一看,究竟這位李小姐會選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小姐手心裡都微微沁出了汗,她從托盤裡拿起繡球,輕輕撥開簾子,想要更清楚地看一看樓下的情景,可剛立在欄杆邊,一隻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小鳥突然飛過來,向著她的額上啄來。她不禁嚇得花容失色,手一抖,繡球一下子滾落下去。

  “拋了拋了!”

  “哎呀呀——”

  “別擠別擠——”人群都衝著繡球落下來的地方擁去,張老漢手裡的繩子被硬生生地擠掉了,把他給急出了一身冷汗,他趕忙在人群中尋找牛犢的影子。

  這時人群中發出一陣感嘆的聲音。

  “哎呀呀——可惜了——”

  “這叫什麼事哪!”

  “可惜了李家小姐嘍——”

  張老漢踮起腳來,往人們指點的地方望去,不禁嚇了一大跳:天啊!一隻大紅的繡球正巧掛在了牛犢的牛角上面!

  人群炸沸了一般,人們都在議論著這件不可思議的事。家丁沒有辦法,也只能牽著牛犢回去覆命。

  “哎——我的牛——那是我的牛——”張老漢拼命地擠上前去,想要回自己的牛犢。

  家丁也只得把他一併帶著去見張員外。

  李員外聽說繡球居然落到了一頭牛犢的牛角上,駭得一跤跌坐在地上。梅氏在一旁忍不住大哭起來:“我苦命的女兒喲!這可怎麼辦啊?”

  可是在那個年代是沒有辦法的,繡球扔到牛身上就必須要跟牛成親,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正是這樣。

  李員外指著張老漢道:“老人家呀,你這麼大年紀了,來這兒湊什麼熱鬧啊!還牽著牛過來!”

  張老漢只得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他現在也還驚嚇得回不過神來呢!

  李員外搖搖頭,只得買下了牛犢,又多給了張老漢一塊碎銀子,打發他離開了。

  繡樓之上,李小姐得知消息後,早已哭成了淚人兒,直嘆自己命運不濟。她不明白,為什麼偏在那個要命的當口,飛過來一隻鳥兒,直要衝她的臉上啄過來,才使得她慌忙之中把繡球給弄掉了。可是那隻鳥兒卻又飛快地不見了,真不能不說是件稀奇的事。

  可是,自己真的要嫁給一頭牛麼?一想到這裡,她真想一死了之。可是父母年邁,又只有自己一個女兒,自己若死了,將來父母將依靠誰呢?

  唉!這真是活不成也死不成哇!她每天只能以淚洗面,愁悶不已。


  到了拜堂成親的這天,只見丫鬟牽著牛犢,與小姐拜了天地,一起走進了洞房。

  李員外夫婦也只能搖頭嘆息。

  夜裡,李小姐自己掀開了蓋頭,只見到一頭牛犢正趴在地上,靜靜地望著她,令她驚訝的是,牛的眼睛裡居然流出了淚水!

  她有些好奇,徑直走到牛犢身邊,說:“牛犢啊牛犢,你怎麼還哭了?我自嘆命運不濟,你流淚又為哪般啊?”

  她這麼一說,只見牛犢的淚水更是叭噠叭噠往下掉。

  李小姐就覺得更奇怪了,她湊上前去,想要瞧看個清楚。

  她輕輕地撫摸了一下牛犢,嘆口氣說,“難道我這是在做夢麼?我怎麼會嫁給了一頭牛呢?”

  說著,忍不住又落下淚來,淚水滴落到牛身上,只見牛犢彷彿一下子被滾水燙著了一般,就地打起滾來,驚得李小姐慌忙地躲到了屋子一角。

  神奇的事發生了,牛犢在打了幾個滾之後,竟然神奇地幻化成了一個英俊的少年!

  李小姐趕忙命丫鬟叫來了李員外和夫人,老夫婦忙問女兒到底怎麼回事。李小姐便一五一十地對父母說了。他們打量著那少年,只見他相貌俊朗,舉止有禮,便追問他到底是誰,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少年正是何小牛。何小牛見自己重新變回了人身,欣喜不已。他向著李小姐躬身拜了一拜,道:“多謝小姐搭救之恩!”然後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向眾人講述出來。

  李員外和夫人都很高興,得知何小牛現孤身一人,便正式招他做了上門女婿。

  後來,何小牛到了官府,狀告黃財主串通術士謀害自己、強搶民田,官府派人捉拿了財主和術士,勘查屬實,便將二人關押起來,並責令黃財主返還了何小牛的田地。

  何小牛報了仇,又與李小姐情投意合,生活過得甜蜜而幸福。

  至於那天突然出現的鳥兒,李小姐與何小牛都認為——那一定是上天派來為他們成就美滿姻緣的。


(附語:

   本故事系我年幼時候聽祖母口述,事隔許多年,只能模糊記得一星半點,而祖母已仙逝多年了。

  民間故事、傳說,若記下來,或不至於全部被時光湮滅——此即為我之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