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阿壩 看千年鉅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發展成就綜述-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都是一家人共過好日子】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蓉 周洪雙 常瑩

開欄的話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光明日報今起開設《都是一家人共過好日子》專欄,多路記者奔赴四川、雲南、甘肅、青海、西藏等地,踏上高原,步入村寨,用一個個生動火熱的畫面和場景,呈現湛藍天空下的奮鬥故事與發展脈搏。

走阿壩 看千年鉅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發展成就綜述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境內的“天路”。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6月下旬,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採訪的每一天,我們都被深深地感染著、震撼著,那些展現千年鉅變的一幅幅畫面定格在腦海中,令人久久回味。海拔4000米的山上,藏族阿爸扒周站在“雲端天路”向我們講述,短短几年生活由窮變富的緣由,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每一條皺紋裡溢出的笑容,讓人不禁想起羅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畫《父親》。

大山深處的村寨裡,年輕姑娘穿著美麗民族服飾歡快起舞,染成淺黃色的波浪長髮飄散在腦後,給人一種古老與時尚銜接的時空交錯感。

路啊,生活在阿壩大山裡的各族群眾盼了多少年。而今,一條條公路通進了千年封閉的大山,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第一次與山外的世界對接,眼界開闊了,大山裡的生活迅速展現出迷人的多姿多彩。

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另一條看不見的路,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便是“網絡”。如今,大山裡智能手機已很普及,在4000米高山上網絡信號依然良好。山裡的人們把過去不值錢的“山貨”,做出綠色品牌,銷往國內大小城市,甚至是遙遠的國外市場。採訪中,他們不斷表達著對黨的感激,對全國人民支援的感激,表達著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質樸而深刻的體會。

跨越千年的改變

“以前賣犛牛很難,幾公里山路趕著犛牛要走兩天。現在有路了,家家有車,半小時就下山了”“我現在每天騎摩托下山一趟,把當天擠的新鮮犛牛奶賣掉,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扒周家有30多頭犛牛,除了每天賣牛奶,每年還能出欄好幾頭牛,日子越過越紅火。

壤塘縣是阿壩州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的縣之一。像扒周家一樣,有了這條“雲端公路”,壤塘縣措卡草場牧民的生活徹底變了樣,這裡已徹底擺脫絕對貧困。

我們的採訪車穿行在阿壩州各縣,一路高山峻嶺、溝谷縱橫,如同“穿山甲”般不斷在隧道中穿行。

阿壩州是四川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這裡是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紅軍長征途中轉戰停留長達16個月的革命老區,是“5·12”汶川地震、“8·8”九寨溝地震的主要災區,也是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貧困量大、面寬、程度深,全州13個縣(市)全部是國家級貧困縣。

近幾年,阿壩州的高速公路迎來大發展時期,國家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全國各地對口支援堅定有力,決戰脫貧攻堅,各級幹部駐村駐點,咬定青山不放鬆,拉開了最後的決戰戰場。

阿壩州實施精準推進扶貧攻堅“五大行動”,其中旨在補足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基礎扶貧行動排在首位。通過持續努力,阿壩州已有1510條農村公路,總里程9788.133公里,全州606個脫貧村全部通硬化路;農村電網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數萬畝耕地得到有效灌溉。

現在,凝聚著全國人民和阿壩州人民心血的脫貧攻堅整體成績單已交出,阿壩州提前一年達到脫貧標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年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625元增長到2019年的8503元,年均增幅達34.2%。今年2月,阿壩州壤塘、黑水、阿壩3縣獲批准退出貧困縣,至此,阿壩州13個貧困縣(市)全部脫貧摘帽,全州累計完成10.3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606個貧困村退出。“一步跨千年”的阿壩州,現在已經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阿壩州正與全國人民一道,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前進。

藏羌文化煥發奪目光彩

精細入微的唐卡、芳香四溢的藏香、筆觸流暢的石刻、靈動悠揚的羌笛……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詮釋著阿壩州作為藏羌文化走廊腹地的厚重歷史和文化。近年來,阿壩州著力推動特色文化保護和傳承,使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新生,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非遺傳承融入脫貧攻堅。壤塘縣建起非遺文化創業園,彙集10多個非遺傳習所,藏香、藏茶、陶藝、唐卡等多個項目在此傳習。一大批民間技藝傳承人重振信心、重拾技藝,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參與和投入。經過幾年學習,才讓嘉等60名年輕人成為傳習基地的首批唐卡畢業生。現在,定製唐卡訂單絡繹不絕地找上門來,他們用雙手傳承著千年的文化技藝,也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非遺傳承融入全域旅遊。汶川地震使茂縣境內的羌族碉樓、羌寨、博物館、羌族古墓葬群等遭受毀滅性破壞,在重建工作中,茂縣以“突出文化特色、結合自然特點、發展旅遊產業”為指導思想,建起中國古羌城景區。祭祀、羊皮鼓、羌族沙朗、羌笛口弦、傳統體育競技等羌文化在這裡“活態展示”,原汁原味呈現羌族群眾的生活狀態,受到遊客青睞。自2013年開城以來,景區已接待遊客300餘萬人。

非遺傳承融入學校教育。在松潘縣,土琵琶非遺傳承人蘭鳳英每週走進松潘縣城關小學,教孩子們彈奏土琵琶,獲得了眾多忠實粉絲。如今,每週一節的土琵琶課已成為該校五年級學生楊子淇的最大期待。當一首首經典曲子在她手中熟練流淌時,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種樂器在當今依然擁有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截至目前,阿壩州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73項、州級457項、縣級800餘項;已建成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3個、州級20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3個、州級25個,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3名、省級82名、州級371名。藏羌文化不斷髮揚光大,阿壩已是名副其實的“非遺大州”。

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阿壩州地處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阿壩之美,在於生態;阿壩之脆弱,也在生態。

近年來,阿壩州堅持生態立州,明確提出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探索走出一條適合高原特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生態扶貧富了群眾綠了荒山。阿壩州創新實施生態扶貧行動,開發林管員、河管員、草管員等生態公益性崗位數萬個,推動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獲得穩定增收,實現長期穩定脫貧。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林管員、建檔立卡貧困戶阿青說,有了生態公益性崗位,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生態越來越好了。

綠色重建築牢長遠發展的本底。九寨溝地震之後,諾日朗瀑布曾出現一條16米長的裂縫,水從裂縫漏走,壯觀的瀑布一度消失。按照綠色重建的理念要求,修復團隊就地取材,用震損的鈣華體來填補裂縫,再借助藻類對鈣華進行生物修復,逐步恢復了昔日壯觀景象。九寨溝將“科學推進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作為重中之重,為重建工作塗上了鮮亮的綠色本底。

產業調整釋放生態紅利。阿壩州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把旅遊業作為先導性產業來抓,依託大九寨、大熊貓、大草原、大長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遺址、大禹故里等為代表的旅遊品牌,打造生態經濟增長極。依靠旅遊,阿壩縣神座景區內113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民扎西許措說,神座村背靠高山草場,與延綿不絕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這幾年遊客很多,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了。

截至目前,阿壩州已建立包括森林類型、溼地類型、野生動植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5處,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12個,總面積22683.55平方公里,佔全州國土面積的26.94%。最新發布的阿壩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結果顯示,阿壩州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是其GDP的35倍。

【採訪札記】

在川西北高原上感受向上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常瑩

汽車行駛在岷江及其支流河谷,順著山路爬行,停在阿壩州理縣桃坪鎮佳山村的果園旁。村民龍庭恆看著壓滿枝頭的櫻桃笑容滿面,水果種植徹底改變了龍庭恆家的生活狀況,這是他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的第三年。

阿來的《塵埃落定》裡有這樣一句,“故鄉是讓我們抵達這個世界深處的一個途徑,一個起點。”就在這部小說故事背景地卓克基土司官寨附近不遠處,阿壩州馬爾康市馬爾康鎮西索村的村民澤郎斯滿在自家的民宿中為客人奔忙。

如果說返鄉青年們用實際行動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精彩一筆,那植根家鄉的勞動者則將自己的成長種到棲居的土地上,見證這裡令人驚歎的變化。

從青稞在視野中“霸屏”到本地車釐子成為“網紅”,從公路“穿過雲端”四通八達到互聯網在田野鄉間飛速縱橫,曾經的高原山村模樣變了,村民們的生活也發生著改變,養犛牛不再是唯一致富渠道。穿行於川西北高原,群山披綠、花香果碩,高原種植助力鄉村振興,電商直播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一些“不變”令人感動。若爾蓋溼地的優良生態吸引大量黑頸鶴回到這裡繁衍生息;震後重生的九寨溝恢復往日動人神采;走進校園的國家級非遺羌族多聲部民歌傳承著一輩輩的故事……

這裡歷史厚重、生態宜人、生機勃勃。漫步於若爾蓋花湖湖畔,行走在壤塘縣蜿蜒的上南天路,還有更多鮮活的故事在川西北高原上流淌。不同的姿態,折射的是同樣向上的力量,讓這片積蓄已久的土地變得更加美好。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3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