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測評:200元以下體脂秤三天王測評:華為高顏值 小米玩簡約

每家每戶為了檢測身體狀況,除了血壓表、溫度計等醫療器械之外,還會有體重秤,早起和睡前分別測一下,有驚喜也有失落。不過隨著科技的發達,一些廠商也推出了平價系列的智能體脂秤,相比於體重秤單一的功能,體脂秤的數據測量維度就五花八門了,而且與手機APP無縫連接,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大體瞭解身體的情況。

Top測評:200元以下體脂秤三天王測評:華為高顏值 小米玩簡約

智能體脂秤,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集成人體脂肪含量檢測功能的體重秤。過去人們往往更關注體重,但隨著健身概念的普及,體脂便取代了體重成為更加科學的胖瘦指標。體脂秤可以與手機上專屬的App配對,並根據用戶輸入的年齡、性別、身高及測得的體重、體脂計算出用戶的身體狀況,和人體成分檢測有點神似。經過測量之後,手機APP還會給出相應的內容推送,感覺有了一個家庭健身私教一般。小編選取了市面上相同價格區間的三款智能體脂秤,來看看這些所謂的智能健康產品,是不是噱頭大於功效?

Top測評:200元以下體脂秤三天王測評:華為高顏值 小米玩簡約

小米體脂秤

延續了一貫的小米風,通體白色,開箱第一眼確實很驚豔。體脂秤正面是磨砂質感的工程材料,在四周分佈著四個圓形金屬電極,底部四周分佈四個稱重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配備了一個面積很大的硅膠防滑墊,防滑效果非常優秀。體脂秤厚度為20mm,最薄處14.75mm,隱藏式LED顯示屏設計,數據會從面板下透出來,顯示清晰。當然白色不經髒,每個人都不陌生。

拆機來看,小米體脂秤為了保證承重與穩定,中間加了一塊金屬板。主要的元器件都在下蓋板處,比較顯眼的是一整塊由多顆LED組成的點陣顯示屏,主板在顯示屏的背面。小米的全局走線不亂但是看起來不太精細,用膠帶固定走線,四個角上採用的是平面傳感器,與點式傳感器相比,測量可能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

與體脂秤配適的App叫小米運動,整體的風格和UI設計更偏重運動社交,很難一眼就看到監測數據。小米運動App界面將身體打分和體重放在焦點圖的位置,測試數據按照“詞條”的形式展示。由於首頁廣告太多,再加之關鍵數據是冗長的段落式分佈,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得不夠好。另外將參數和醫用體質檢測設備進行比較,體重偏差不足1斤,BMI相差0.1,體脂率相差1.3%,水分率相差7.4%,但令人震驚的是基礎代謝竟然相差160kcal,也是市面上基礎代謝相差最多的設備之一。


Top測評:200元以下體脂秤三天王測評:華為高顏值 小米玩簡約

華為體脂秤

華為體脂稱採用大面積鋼化玻璃為原料,品牌LOGO與線條按照黃金比例分割,簡約時尚。黑色的底盤設計,風格自帶商務屬性,沉穩大氣。玻璃面板採用了ITO鍍膜的方式,省略了外露的電極,顏值確實很高。不過黑色真心不耐髒,做不到一塵不染的情況下,表面就會佈滿細小的灰塵,如果是汗腳的話會在面板上留下各種腳印。但是勤打理的話,顏值真的沒話說,同樣價格區間華為明顯高端得多。


華為智能體脂稱的走線設計也比較乾脆利落,在電路主板的元件上做了輕微海綿防護。四個角上的傳感器採用的點式傳感器,配合四個可活動的腳墊,可以確保測量的準確度。但是踩不實的情況下,底面離地間隙有些過大,會有安全隱患。

華為APP版本更新速度較慢,各項數據採用點圖式排列,雖然一目瞭然但是沒有分析功能,界面設計和內容過於簡單,與高顏值的體脂秤本體有些差距。不過華為體脂秤的精準度還是比較過關的,我們分別測試了正常和喝下100毫升水的兩個數據,二者相差0.1公斤,而100毫升水的重量理論上正好是0.1公斤左右,官方廣告沒吹牛。

Top測評:200元以下體脂秤三天王測評:華為高顏值 小米玩簡約

KEEP體脂秤

KEEP體脂秤設計風格簡約,抹茶綠、蜜桃粉、氧氣紫、氣泡藍、月光白和海洋藍等顏色,更針對家用尤其是女性用戶。產品使用了磨砂的ABS塑料,背面四個活動秤腳和兩個安全腳進行支撐,再加之是圓形設計,使得整個產品很穩定,但是腳大的朋友體驗不會很好,也許是為了突出外觀設計,KEEP體脂秤的面積較小,42.5腳碼以上的人會踩出秤面。

每次測量時間大約在12秒左右,與KEEP軟件配適之後會顯示詳細的身體檢測報告,點擊每一項數據,會跳轉出詳細的解釋,其中也包括對日後生活、運動和飲食的小建議。而在測量數據上,KEEP體脂秤和專業醫療設備相比,數據變化不大,都是處於數據階段的中間值。但是和其他主做智能家居的大品牌來說,KEEP的定位還是比較清晰的,一是通過高顏值在第一印象中勝出,二是依託智能硬件打造各品類內容及線上課程的矩陣,在這方面KEEP無疑做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