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遠長期,注重價值|創業者應該學習諾基亞如何步步登天?

放遠長期,注重價值|創業者應該學習諾基亞如何步步登天?


1985年,摩托羅拉公司工程師巴里·伯蒂格在經過一整天的996之後,拖著疲憊地身體回到家中。他坐在家裡的沙發上,手裡溫熱的美式咖啡剛送到嘴邊,就聽到了妻子的抱怨:

“巴里,我必須要跟你說一件事”

作為一名老婆說東絕不往西的資深舔狗,疲憊了一天的巴里·伯蒂格還是耐著性子聽完了妻子的全部抱怨。原來,作為一名房地產行業工作者,妻子每天需要花大量時間打電話與客戶溝通。前不久,妻子正在風光旖旎的加勒比海島度假,但是在那些基建落後的加勒比島國,妻子無法與客戶正常聯絡。

原本,妻子只是想對身為丈夫的巴里抱怨幾句,但巴里身為工程師的洪荒之力卻瞬間被妻子喚醒。他想試試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1983年,摩托羅拉團隊的第一部商用手機Dyna TAC800X 問世,這部手機誕生後,摩托羅拉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成為可以挑戰美國知名電信公司AT&T的通訊巨頭。

但是,當時誕生的第一代移動手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哥大”使用的是1G——模擬蜂窩通信系統,這個系統基本解決了人移動過程中的短時通話問題,但是當遇到有遮擋或者氣象條件不佳時,信號的傳輸就會受到干擾,導致通訊中斷或是出現雜音。

身為工程師的巴里早早就想解決這個問題,在聽到妻子的耳邊風之後,巴里更是下定了決心。他立馬聯繫了摩托羅拉在亞利桑那州的兩名工程師商討對策。

1987年,摩托羅拉正式出臺旨在改善移動通話質量、提高覆蓋率、節省基站維護成本的宏偉計劃。

這個計劃史無前例地使用太空中7條軌道,每條軌道上佈置11顆衛星,組成一個完整的星座.它們就像化學元素銥(Ir)原子核外的77個電子圍繞其運轉一樣,因此被稱為銥星。後來經過計算證實,6條軌道就夠了,於是,衛星總數減少到66顆。

這就是日後被稱作“銥星計劃”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銥星系統的最大特點是,通過衛星之間的接力來實現全球通信,相當於把地面蜂窩移動電話系統搬到了天上,銥星系統不需要專門的地面接受站,每部移動電話都可以與衛星聯絡,這就使地球上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後的邊遠地區,自然災害現場都變得暢通無阻。


放遠長期,注重價值|創業者應該學習諾基亞如何步步登天?



銥星計劃的暢想可以說完美地解決了巴里妻子的苦惱。銥星衛星於1996年計劃發射,擬租用美國德爾塔2型、俄羅斯質子K型、中國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1997年,我國長征二號丙改進型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兩顆銥星衛星。

1998年11月1日,銥星計劃開始正式商用。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僅僅過了不到半年,銥星計劃的母公司摩托羅拉便宣佈申請銥星的破產保護。原來,摩托羅拉剛開始醞釀銥星計劃的年代,傳統手機尚未普及,價格昂貴,通信質量極差。而到了90年代末,手機已經是全球暢銷的時尚個人消費品,雖然價格依然昂貴,但是已經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

而銥星計劃的衛星電話,首先在技術上要接受衛星信號,導致電話體積巨大,且十分笨重。另外,銥星電話的價格也十分昂貴,相比於普通的手機沒有什麼價格優勢。最後,銥星電話無法在室內和車裡接通,人們只能在空曠的室外才能正常使用,這就導致它的實用性並不強。

銥星公司的一個銷售總監在第一次看到這款產品時就對公司高層抱怨,“這麼一個不實用的東西,你告訴我,要怎麼賣。”

多重因素的結果使銥星計劃的失敗成了必然。據統計,摩托羅拉公司直接經濟損失五十多億美元,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但與這些金錢的損失相比,不少經濟學家和企業界人士認為,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是導致摩托羅拉此後一蹶不振的一個重要原因,它點錯了科技樹,導致摩托羅拉錯失了整個移動通信迭代發展的快車道。

在摩托羅拉一門心思研究銥星計劃的年代,大洋彼岸的歐洲和日本也面臨著1G移動通信系統更新換代的難題,但是它們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而恰恰是這樣的選擇,促成了包括諾基亞和愛立信在內的一眾歐洲移動通信巨頭的崛起,也宣告了由摩托羅拉引領的移動通信1G時代的閉幕。

比約恩時代: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

相信每一個80、90後用戶的成長曆程中都有一部諾基亞手機相伴,談起諾基亞手機,不少人腦袋裡浮現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扛造。


放遠長期,注重價值|創業者應該學習諾基亞如何步步登天?


不少人曾經拿跟諾基亞同時代的國產手機諸如波導、夏新、天語等對比,除了外觀和功能之外,強大的作功和用料也完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國產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