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一)——靈寶塔

靈寶塔.mp39:31

來自樂山大佛景區

朋友們,大家好!

這一期我們給大家介紹樂山大佛景區的另一處景觀——靈寶塔。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一)——靈寶塔

在樂山大佛景區凌雲山靈寶峰巔,沿著78級漢白玉的臺階拾階而上,印入眼簾的是13層古塔----靈寶塔。靈寶塔又稱凌雲塔、白塔,巍峨靈秀,古樸雅緻,是凌雲山九峰的制高點,可俯瞰三江,對望峨眉,是構成樂山巨型臥佛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嘉州的地標建築,在樂山城內亦清晰可見。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一)——靈寶塔

靈寶塔於1956年8月16日和1961年兩次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既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世界遺產樂山大佛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那麼,靈寶塔建於何時?是什麼性質的塔?又歷經滄桑經過多少次修繕呢?請聽我們一一道來。

靈寶塔為十三層密簷式方形磚塔,殘高29.29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塔身自下而上諸層高度均勻遞減逐層收斂,塔體外形輪廓呈現拋物線形,其形制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唐塔風格。塔坐東朝西,由青磚砌成方形基座,邊長11米,高2.2米,塔基下層由四級垂帶式踏道組成。塔身底層均設有半圓拱券門,但僅西面正門可以進出,其餘三方實為拱形龕。整個塔身由白灰漿作黏合劑,個別部位穿插鐵、木件。塔頂原有塔剎,已毀。塔內中空5內樘,原供奉有石刻佛像,各樘有仿木磚斗拱、藻井等,拱面雕有花卉圖案。塔內有97級紅砂石階梯踏道,沿壁可盤旋至頂,沿道有大小不等的透氣、通光、觀景的拱券形窗31個,臨窗四望,嘉州美景盡收眼底。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一)——靈寶塔

關於靈寶塔建造年代,專家們打了幾十年的“官司”,有的說是唐代建造的,有的又說是宋代建造的,以至於國家在公佈其保護級別時以唐至宋籠統來作為其建造年代。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宋代靖康年間(1126-1130年)嘉州隱士楊翬所撰《碧雲亭記》:“如屏之列於前者,三峨也;縈紆曲直,繞坐而流其下者,雅水也;茂林修竹,塔露其中者,九頂也。”《樂山縣誌》記載:“凌雲浮圖,在靈寶峰巔,高十三級,唐時建,中空,石磴可登。”兩個史料明確說是唐時建。1973年景區文物部門在塔內發現明嘉靖三十三年培修靈寶塔碑記,文稱:“建自先代,其來遠矣。”只說建自先代,未明確是哪個朝代。後又在塔室內發現唐昭宗光化年間(公元898—901年)渭南賀禹臣墨書和宋寧宗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題記。但唐昭宗李曄光化年間無此題記中的甲子,故有人分析是後人作偽或者是其字不應該釋讀為“光化”,而為“光緒”,不能作為依據,只得作罷。1989年修繕靈寶塔時,景區文物部門在塔簷第三層發現了多匹“天聖十年”的銘文磚,這可不得了,這個發現有可能解開專家幾十年未能確定的事。“天聖十年”是北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即公元1032年。有人可能又說是唐代建成後宋人進行了維修,但我們研究發現,此磚的大小、形狀、火候、顏色等與塔身磚是一致的,而且與塔身磚的粘接成分也是一樣的。據此,我們得出靈寶塔建造於北宋天聖十年,但是它具有唐代遺風。幾十年來,專家們圍繞靈寶塔建造年代爭論就此畫上了句號。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靈寶塔是什麼性質的塔。塔源於印度,又名窣堵波(梵語stūpa的音譯,即佛塔),最早是作為僧人埋骨之所,從舍利塔演變出風水塔、文峰塔、紀念塔、航標塔等,逐漸中國化成為有特定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那麼,靈寶塔屬性是什麼呢?據民間傳說,此塔是建造樂山大佛的海通禪師的舍利塔,無史料可證。但此塔是舍利塔則確定無疑,依據有兩方面:一是在靈寶塔塔身南面第三層外簷有一豎體匾額,內刻有“釋迦舍利寶塔”6個大字,自名“釋迦舍利寶塔”;二是1989年修繕靈寶塔時發現一塊“天聖十年四月十九日塔主僧浩辭世”銘文磚,進一步證明了此塔屬性為舍利塔,而且明確了塔主是一位法號為“浩”的高僧,此塔亦是他的的舍利塔。同時,靈寶塔自建成就成為了古嘉州之地標,客觀上起到了三江航運之航標作用。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一)——靈寶塔

靈寶塔有據可查的保護修繕至今至少有三次,分別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2),1989年和2004年。其中,1989年對十三層塔簷、內樘等進行了全面修繕,2004年加固了塔基,有效防止了塔體不均勻沉降導致的塔身傾斜,確保了塔體結構的穩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期望對靈寶塔有更多的瞭解,比如靈寶塔下是否有地宮?為此,我們也做了一些探索,先後在1998年、2002年利用先進地質雷達、聲波儀器進行了勘探,遺憾未能有所發現。相信隨著我們對世界遺產保護和研究的深入,靈寶塔更多的價值和故事將會被我們發現和利用。

靈寶塔選址科學,結構合理,歷經千年而保存良好。今天,過往的遊客站在靈寶塔下,仰視這座風貌依舊、巍然屹立、聳立千年的古塔,無一不驚歎古建築的工藝,同時更期待後人對它更多的保護和修繕。

作者:張宇,朗讀:劉雅莉,攝影:劉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