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減產仍難“救”油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全球減產仍難“救”油價

雖然全球即將迎來歷史性的石油減產,幾乎所有產油國都涉足其中,但削減幅度既無法提振國際油價,也不足以緩解因新冠肺炎疫情給能源需求帶來的影響。

全球減產仍難“救”油價

俄沙引領近千萬桶削減量

4月12日,“歐佩克+”最終達成一致,將從5月開始進行新一輪減產:自5月1日起減產970萬桶/日,為期兩個月至6月30日結束;自7月1日起減產770萬桶/日,為期六個月至12月31日結束;2021年1月起減產580萬桶/日,預計為期十六個月至2022年4月30日結束,是否延期將在2021年底進行審議。

這一結果比“歐佩克+”於4月9日開會做出的初步決議1000萬桶/日要“少30萬桶/日”,原因主要是墨西哥拒絕“歐佩克+”建議的40萬桶/日減產量,在美國的斡旋下,墨西哥最終同意減產10萬桶/日。

沙特國家通訊社報道稱,沙特國王薩勒曼、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聯合電話會議上對新一輪減產表示期待。克里姆林宮網站也發表聲明稱,3位領導人對穩定全球石油市場的努力結果表示滿意,並強調產油國必須繼續履行穩定石油市場和支持全球經濟的責任,未來將繼續保持接觸。

中東媒體指出,墨西哥的“不配合”讓沙特很頭疼,預計沙特將聯合歐佩克部分成員國進行“額外減產”。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透露,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計劃在完成各自配額的情況下,再共同額外減產200萬桶/日。

墨西哥承諾在5-6月間將日均石油產量削減10萬桶至168.6萬桶/日,美國則同意增加石油減產量以彌補墨西哥減產不足的部分,但美國為其“減負”並未得到認同,沙特明確表示,不能給予這樣的豁免,因為將來每個國家都可能會提出此類要求。

路透社指出,最高970萬桶/日的減產量是2008年減產記錄的4倍以上,約佔全球石油總產量近10%。特朗普公開表示,“歐佩克+”解救了美數千萬份石油工作。

石油嚴重供過於求的局面,已經對沙特財政構成了直接威脅。挪威獨立能源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估計,以今年預計的油價34美元/桶計算,沙特財政收入將比2019年下降50%,虧損1050億美元。俄羅斯的財務狀況要比沙特好得多,儘管油價下跌也使得該國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但盧布貶值致使其出口價值上升,導致該國財政赤字比沙特低得多。

非“歐佩克+”產油國首次加入

美國的意外加盟,讓“歐佩克+”的減產之路並不孤單。《紐約時報》撰文稱,美國從未如此積極地促成減產協議的達成,這意味著過低的油價已經嚴重擠壓頁岩油的生存空間,儘快減少市場上的石油供應已是全球共識。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加拿大和巴西有望總計削減多達370萬桶/日的石油產量,預計5月開始全球石油減產量將接近2000萬桶/日,約佔全球石油產量的20%。路透社援引“歐佩克+”3位內部人士的消息稱,美國、加拿大、巴西、印尼、挪威這些“非歐佩克+”將貢獻每日400萬-500萬桶的減產量,預計5月全球石油減產量將高達1950萬桶/日。

此外,美國明確表示將分擔墨西哥的一些“減產工作”,兩國領導人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且進展“愉快”,將繼續就具體實施細節進行討論。《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美國有望為墨西哥完成每日25萬桶的減產額度,加上墨西哥10萬桶/日的減產任務,這幾乎就是“歐佩克+”此前建議墨西哥完成的35萬-40萬桶/日減產量。

美國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表示,預計到今年底美國石油每日產量將減少約200萬-300萬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美國日均石油產量約為1110萬桶/日,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1280萬桶/日。

加拿大能源部數據顯示,加拿大3月石油日均產量為480萬桶,其中約450萬桶來自西部地區,該國最大產油省艾伯塔省已經在削減產量,預計該國產量削減幅度可能在110萬-170萬桶/日之間。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計劃將4月石油產量削減20萬桶/日至207萬桶/日,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石油產量為239萬桶/日。西歐最大產油國挪威則表示,目前產量約175萬桶/日,考慮單方面減產,但尚未確定具體削減幅度。

減產規模“不足以”提振油價

不過,這一全球性的減產活動並未得到行業和市場的普遍認可。《紐約時報》指出,場聲勢浩大的減產活動對提振油價的影響“微乎其微”,市場此前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每日石油需求下降大約2500萬-3500萬桶,是“歐佩克+”承諾削減數量的3倍多,即便算上非“歐佩克+”的減產份額也還差幾百萬桶。

美國德克薩斯州石油生產商Latigo Petroleum首席執行官Kirk Edwards表示:“即便100%實現了這些減產量,供過於求的局面仍然很嚴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油價持續上漲。”

高盛發佈報告稱,減產規模遠遠不夠,WTI短期內還存在跌至20美元/桶的風險。4月12日“歐佩克+”確定最終減產協議之後,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大漲5個百分點,WTI也瞬間飆漲8%,但4月13日兩大國際基準油價卻逆轉早前漲幅,最終布倫特原油收於31.81美元/桶,WTI收於22.41美元/桶;4月15日則再度走軟,布倫特原油收於27.69美元/桶,跌幅達6.45%;WTI跌破20美元關口收於19.87美元/桶。

雷斯塔能源分析主管Per Magnus Nysveen表示:“這對能源行業和全球經濟只是暫時救濟。”厄瓜多爾能源部長、歐佩克前秘書長Rene Ortiz也表示:“新減產協議提供了穩定的期望,但市場能否做出相應反應則是另一回事。”

高盛指出,自願減產仍然太少且太遲,無法避免儲油設施被裝滿的情況,未來低油價將迫使所有產油國為石油市場再平衡而繼續採取行動。在高盛看來,約定的減產幅度並不代表著實際減產數量,從過去經驗來看,實際執行率一直低於預期。

《金融時報》援引獨立石油市場分析師Gaurav Sharma的話稱:“大部分減產仍是沙特和俄羅斯承擔,但考慮到去年大部分時間俄羅斯表現較差的執行率,此次減產前景仍會大打折扣。”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也認為,最大風險是不穩定的減產執行率,大部分歐佩克成員國都在“作弊”。標普全球普氏統計稱,100%完成減產率幾乎不可能發生,俄羅斯、阿聯酋等國都在減產實施上“信用不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國際能源參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