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積極喊多“打臉”還是“神預言”?

週末消息面來看,新股發行4家,比上週5家降低一家,但來了支募集金額較多的券商個股,IPO方面看還是保持常規化,對市場影響中性,近端次新依舊承壓,可以看到開板次新溢價越來越低,不少個股2板開板,前期常規10個億流通市值開板規律,近期持續下降,這個市場總體成交下滑也有一定的關係。

券商觀點方面,中信證券明確看多,認為A股的底部拐點已經確認,一季度經濟數據落地,後續政策也將陸續落地,看好基建,科技龍頭跟業績確定的內需等主線。

另外之前說的“特別國債”,泰君安分析師花長春認為,417政治局會議明確特別國債主要用於“抗疫”,抗疫特別國債發行關注兩個時間窗口:第十七次人大常委會(4月26日至29日)以及第十八次(六月下旬)。從狹義的角度理解,特別國債的主要投向是疫情相關的醫療設備和醫藥。抗疫特別國債保守估計5000-1萬億,不排除年度發行級別在2萬億以上。特別國債是央行持有政府債權的主要形式,中長期提升空間大。

特別國債方向跟今年市場主要炒的方向一致,抗疫方向,細做分支,俄羅斯目前是大爆發,新增人數急速增加,從俄羅斯回國的感染人數看,比例過高,不容樂觀。 新加坡同樣的,這還是之前的抗疫標兵,但在4月份迅速爆發,這個病毒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印度就更別說了,這是最大的隱患。

綜合來看,“抗疫”作為主方向還是重中之重,週五以嶺藥業,爆量長陰短期基本進入調整,這個細做分支,目前看核酸檢測方向,不管是哈爾濱還是湖北,檢測不停。相關公司業績也是爆發式增長。從一季度報看核酸檢測公司釋放的業績比口罩強太多,口罩概念個股翻番式增長,但業績增長顯然不及市場對他的預期。

市場機會

“抗疫”是主方向,檢測是現階段的細分炒作機會,後續還將輪動,而週五啟動的軌交交通,持續性有待市場驗證,畢竟最近幾個不是“抗疫”這條線的題材走的都不遠,RCS, 數字貨幣大面是一碗又一碗。

券商積極喊多“打臉”還是“神預言”?


另外要重視,中信提到的2波上漲開啟,近期可以看到科技股開始逆勢上漲,少數龍頭已經走出趨勢,並且北向跟QFII是實打實的在調研跟買入,重視短期改變趨勢的科技股。

券商積極喊多“打臉”還是“神預言”?


另外券商,一個是中信的合併傳聞,未來看真假,但短期是由資金介入了。另外是外資控股券商,前有華鑫股份,現在又有方正證券“方正證券公告,中國證監會核准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AG)成為公司主要股東、控股股東;核准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一方面是打造“旗艦級券商”,一方面是外資控股券商到來多頭氣質的板塊也要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