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又一起弒師案,學生上課玩手機到底要不要管?

教育:又一起弒師案,學生上課玩手機到底要不要管?

教育應該是師生彼此健康成長

我是南山松1618,資深教育人,知名特級教師,致力於研究良好的師生關係的構建,家、校教育的優化,歡迎關注我。本文是針對很多教師認為不敢管學生玩手機,任其違紀的現象,發文與大家探討交流。

1.你敢管學生課堂玩手機麼?

2020年1月2日,西安六十六中就因手機問題,引發被繳手機的學生將周老師殺害的惡性事件。事情原委網上鋪天蓋地,在此不做重複。關於管理學生上課玩手機而引發的悲劇近年來非常突出。很多老師因此心有餘悸,有的老師對學生上課玩手機不聞不問,甚至很多老師說:他玩他的,不要管了。

因手機而引發弒師案的,周老師不是第一起,如果不調準管理對策,也不會是最後一起。因管教違紀學生而遭學生殺害的,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筆者的同學就因管教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而被學生勒死。因為被老師或家長繳手機而選擇跳樓身亡的學生也不計其數。某三線城市2018年底的一個期末考試,學生用手機作弊被繳並被要求請家長時,就發生三起學生跳樓身亡事件。管學生紀律,收繳學生手機,看來真是有風險。一臺手機引發人命,確實令人恐怖。但是,這就是面對學生上課玩手機我們不敢管不再管的理由嗎?

2.你能因噎廢食嗎?

有個成語叫“因噎廢食”,我們吃飯時哽住了就從此不敢在吃飯了嗎?每個人都不會。

學校是教知識與育人的地方,教師的功能除了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傳道。這“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學生違紀了,因害怕而放任自流,這不是教師盡職的表現。

慘案頻繁發生,吸取教訓是必須的。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探討到底該如何管理學生的手機,制訂切實可行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手機功能強大,想要用收繳、圍堵的辦法來控制學生使用手機是根本行不通了。記得有個學生高一時多次因上課玩手機,被請家長,家長自己也是老師。班主任給該生條件是:要麼保障從此不玩手機,要麼就待在這個班。這個學生毫不猶豫選擇了得手機而退學。

3.與學生協商有條件使用手機才是有效措施。

筆者曾做過一個調查,普通班近半數學生坦言根本離不開手機。再在同事中調查,絕大部分人表示如果半天沒有手機都很難受。既如此,就要改變手機管理辦法,讓帶手機的同學有條件使用。

每個班級設置一個帶鎖的貯存櫃,每天輪流派兩名同學管理手機。每天進入教室,就將手機交到櫃子統一保管,放學時間再讓學生領走。統一上交前各人在手機上貼上姓名,以免弄錯。每人都輪流做值日官,採取學生自治,既可以養成規則意識,又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衝突。

考試時最好教室安放屏蔽儀,進入考場進行安檢,從源頭上斷絕學生手機作弊的念頭,就不會因為手機舞弊鬧出人命案。

如果萬一有學生課堂上玩手機,老師要注意管理方法。可以叫學生現將手機放講臺上,下課在還給他,學生一般會配合。

沒收手機和砸學生手機的做法,從法律上來說是違法的。所以,老師們在管理手機時,還是慎重採用這些方法。畢竟玩一下手機也不是什麼大得不得了的事,犯不著因一點小事弄得你死我活的。

友情提醒

老師的職責,不止教知識,還要育人,不育人的老師不是合格的老師。沉舟側畔千帆過,悲劇發生了,應該思考如何管教既安全,又有效,才是痛定思痛後的正確姿勢。因此,學生上課玩手機,作為老師,還是必須管的,只是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