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是最為可愛的專業、職業、行業、事業!”王辰院士:醫院應是醫療和預防體系的融合,而不是愈行愈遠

作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 陳昊


4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現有本土重症病例降至50例以下。而兩個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關頭,重症病例最多時在11000例以上。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國家監委首屆特約監察員王辰院士,就是積極參與救治重症患者的專家之一。2月1日,王辰帶隊趕赴武漢。幾天後,在央視播出的節目中,這位儒雅堅毅,言語平和理智,思維清晰的院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把已經確診的輕症患者及時收入方艙醫院,進行集中救治和隔離,成為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的關鍵一招。4月2日,王辰院士團隊在《柳葉刀》發文,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國方艙醫院的建設和管理經驗。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記者對王辰院士進行了專訪

  

“醫學是最為可愛的專業、職業、行業、事業!”王辰院士:醫院應是醫療和預防體系的融合,而不是愈行愈遠

抗疫期間,王辰院士和武漢同濟醫院的專家在查房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是當前重點工作


問:武漢“解封”後,您和團隊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王辰: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一直是我和團隊的重點工作。中日友好醫院團隊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包括一些因公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我每天都會去關心和了解團隊所進行的救治工作情況。這是一支整建制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在人員配備上非常齊整,因此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上承擔了大量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們將原在不同醫院收治的危重症病人轉到由協和、北京、中日友好等醫院組成的國家醫療隊進行救治。同時,這段時間我還承擔著金銀潭、雷神山等醫院的會診工作。


其他的重點工作還有很多,作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在武漢期間這兩項本職工作都需要通過遠程手段來完成。中國工程院作為國家最高層級的智庫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作為國家重要的醫學研究機構,在疫情防控中承擔了一系列系統性工作。


問:和您剛到武漢時相比,現在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情況如何?

王辰:目前來看,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這對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對其傳播規律尚不甚清楚,必須迅速進行關鍵性的科學研究,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把握疾病規律,更主動更科學地進行防控。

病毒無國界。雖然各個國家疫情各有特點,但我國的經驗有其借鑑意義。我們目前同歐美國家做了大量學術交流,也包括衛生政策方面的交流,比如與歐洲呼吸學會、美國呼吸醫師學院、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等等。我們希望通過進行一系列重要的國際交流活動,能夠與各國同行分享抗疫中的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促進國際社會的抗疫合作。


必須用嚴格的科學態度對待藥物研究


問:目前我們正在開展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為什麼說這是當前一項關鍵任務?

王辰: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作出部署,要求抓緊在重點地區擴大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範圍,提高檢測率,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及時發現感染者,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狀況。目前,我們已製作完成了完備的技術方案和詳細的工作手冊。通過核酸和血清抗體的流行病學的研究,能夠進一步瞭解病毒的傳播特點、流行病學特點以及致病的規律,為完善防控方案提供科學依據,降低其可能的傳染風險。


新冠肺炎到底將是一個什麼樣的走向,病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異,到底有沒有長期慢性帶病毒狀態,無症狀感染者和“復陽”病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況?這些都是目前我們所關注的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有很多的科學研究要做,

但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項研究,就是對以武漢、湖北為重點,包括全國其它地方,在科學設計的基礎上,開展核酸和血清抗體的流行病學調查。這樣才能明確有多少已產生抗體,這種抗體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其變化趨勢如何,抗體能夠提供多長時間保護等等,對上述問題的科學回答對完善防控策略將產生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問:大家很關心哪些藥物對治療有所幫助,這方面研究進展如何?

王辰:我們目前已經對一些藥物進行了嚴格的實驗和觀察,近期已經接近藥物試驗解盲和出結果的階段。對於大家所關心的一些藥物對治療能否有所幫助等問題,我們期待根據研究數據給出客觀的評價。


這裡一定要明確,包括醫學界很抱希望的瑞德西韋、氯喹等在內,在嚴格的研究結果出來之前,我們還不確定這些藥物是否有效。比如說體外實驗有效、動物實驗有效,但對人體是否有效,這在醫學上完全是兩個概念。必須用嚴格的科學態度來對待,這是至關重要的。


在健康上極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平靜順暢地呼吸


問:您不是第一次站在防疫最前線了,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中,您曾擔任北京和全國臨床專家組組長。經歷多次戰疫,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王辰:首先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小到具體的防疫和應對新突發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大到國家整體發展,衛生健康是國家極為需要重視發展的公共事業之一,其關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乎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在這次疫情之後,我們還要對此進行深刻總結。


衛生健康事業還是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潛力巨大,在發展好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的同時,把醫療健康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產業,用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進行發展,這對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十分重要。


問:您曾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從事管理工作,在您看來,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應該如何更好發揮醫院的關鍵作用?

王辰:我們必須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一定要促進醫療和預防的融合。從SARS開始,到H1N1流感,再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都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真正促進醫療和預防體系的融合,而不是讓它們愈行愈遠。從國際來看,預防隊伍也都是以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為主。如果讓醫院只是去負責診療,把預防功能從醫院中剝離出去,這種做法是讓醫院這一主流的預防力量置身事外。


防和治本身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離。比如說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所謂的防未病,防止疾病發生,比如少吃鹽防高血壓,少抽菸防肺癌,等等;二級預防主要是為了防止小病變大病;三級預防則是防止大病對患者造成功能的殘疾以及痛苦和死亡。其中二三級預防都是在臨床上開展的,醫護人員在一級預防中也能發揮關鍵作用。比如有這樣一種現象,平時宣傳控煙很多人都不聽,而醫生讓他戒菸,他就很入心入耳。因此,只有把臨床體系跟預防體系高度融合和一致起來,才能夠解決預防的根本問題。在疫情之後,一定要強調防和治的融合。


問: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經過本次疫情,您對呼吸學科的發展有哪些新的認識?

王辰:經過本次疫情,我們更充分地認識到發展好呼吸學科的重要性。回顧歷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無論是SARS還是新冠肺炎,都經呼吸道傳染,問題都主要出在肺上,呼吸學科承擔了最主要的診療任務。

今後,希望能夠更加關注和重視呼吸學科的發展。呼吸學科的現代學科發展格局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從傳染病看,最可怕的、產生最重大的、最具顛覆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是呼吸道傳染病;從常見疾病角度來看,從兒童到老年,呼吸病都是第一大系統病,兒科裡70%是呼吸病,80%的老年患者因呼吸系統感染和呼吸衰竭死亡;按疾病負擔來說,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肺炎、肺癌、肺結核、塵肺、肺栓塞、肺心病等是最大的疾病負擔。

人生在健康上極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平靜、順暢地呼吸。我們可能平時並不覺得它的寶貴,但實際上,所有症狀裡最難受的就是憋氣,就是呼吸困難,它和瀕死的感覺是聯繫在一起的。呼吸學科關乎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是一定要發展好的重大學科。


醫學教育的成功應該是燦爛其前景、嚴格其過程


問:您學醫從醫已有40年了,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醫生?

王辰:首先是善良,我認為這是醫生的第一素養。一個善良的人做了醫生, 他會很自然地將人道精神體現於為病人治病的過程中,而為了更好地為病人治病,他又必然地要提高自己的醫術,也就是要具備科學的素養,他就要投身到學習和研究、發展醫學的工作中去。也只有心懷善良,才能在醫院這個最能見浮世眾生和人生百態的地方,真正安心地做一名好醫生。所謂醫者仁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是科學認知與研究能力。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若要看好病,必須依靠逐漸積累的醫學經驗,這種積累絕非零星病例的簡單堆砌,而是經過思考和總結得來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科研的雛形。醫學是一門研究生命和防治疾病的複雜學科,需要我們每一個醫學工作者通過科學研究揭示生命的奧秘,促進醫學的不斷進步。通過參與科研,才能使醫務人員成為最先進科技方法的掌握者和應用者,使患者成為醫生職業的受益者。

再有就是人文素養。要學會與患者、與社會良好地溝通。要注重從心理上、精神上關懷、關愛患者。

我作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校長,在疫情中不但要進行教學,還要注意保護好學生,防止其感染。同時,要通過這次疫情,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赤子之心,激發並強化他們的使命擔當意識,這些都是學校培養好醫生需要做的。


問:經過這次抗擊疫情,您認為我國的醫學教育應怎樣調整完善?

王辰:這次疫情顯示出我們國家醫學教育體系還比較薄弱。我們一方面看到醫護人員所表現出的高尚職業精神,另一方面也應當以更高的標準看到醫生護士隊伍存在的不足。如果社會今後能夠設立更好的機制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醫生護士職業,那將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健康福祉。

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貧困地區,人民的生命都是第一位的,都要努力提升當地醫務人員的素養。我們必須拿出更多的社會資源來吸引優秀人才學醫,加強醫務人員培訓,這樣才能夠真正良好地服務於人民的健康。

近年來,我們辦了很多醫學院校,也吸引了一大批學生報考醫學專業,數量上是增加了,但質量還有待提高。因此,還要想方設法提高醫學院校的吸引力,要能夠真正嚴格醫學院校的教育質量,真正在經濟待遇上、社會地位上,提升醫生和護士的職業前景。


問:您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醫學是最為可愛的專業、職業、行業、事業,成功的醫學教育應是怎樣的?

王辰:教育的成功,取決於兩大要素,即“燦爛其前景、嚴格其過程”。醫學是人類社會中最偉大的行業之一,因為它同人的健康和生命相連。所以,要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受到最優質的醫學教育。這是現代文明社會應有的價值取向。

疫情過後,也希望全社會不要忘記這一點:我們的健康和生命,是要靠最優秀的醫務人員去維護的。因此,必須把醫學教育搞好,把醫生和護士的職業發展照顧好。在醫學教育、職業前景上,只有真正做到燦爛其前景、嚴格其過程,才能真正培養出能夠高質量、高水平照護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醫學人才。


紀檢監察也如醫學,扶正和祛邪要同時進行


問:您是醫生,也是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對紀檢監察工作有什麼建議?

王辰:作為國家監委首屆特約監察員,從我自身經歷和思考來看,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有時甚至是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有的表現為不擔當不作為,有的將本應服務於國家、人民的權力當作個人或部門的權力,甚至成為謀私利的手段。在與其他特約監察員的交流中,大家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觀點是,紀檢監察機關既要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有效監督查處,同時還要加強對幹部惰政和不作為問題的監督。


另外,如何為肯於擔當的人擔當,也是當前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同醫學一樣,“祛邪”的同時,要注重“扶正”,這兩個方面一定要同時進行。如此,紀檢監察工作必能更好維護和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形成更加有效的現代社會治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