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沸雪

當螞蟻金服最終上市之後,所有人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字節跳動身上。

作為最後一家未曾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正如它在這一動盪之年陷入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風波中心一樣,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張一鳴(圖/圖蟲創意)

10月26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業務單獨在香港上市,高盛等多家投行已溝通承銷事宜。對此,字節跳動的回應是,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考慮港股,但沒有最後確定。

此前字節跳動曾聲明表示,新成立的TikTok Global是字節跳動持股100%的子公司,總部在美國。TikTok Global計劃在IPO之前啟動一筆融資,融資後TikTok Global將成為字節跳動持股80%的控股子公司。TikTok是獨立於字節跳動之外的國際化短視頻平臺,抖音是字節跳動聚焦國內市場的短視頻平臺。

這意味著字節跳動兩款分別聚焦海內外的短視頻平臺均將獨立上市。

國內被騰訊、百度、快手等競爭對手“圍剿”,國外被美國、印度等海外市場“封殺”。但資本市場對字節跳動的熱情,卻並未因這些負面消息而改變。

快公司

無論從內部驅動還是從外部壓力來看,登陸公開資本市場幾乎是字節跳動接下來的必須選擇。

從內部驅動來看,在多個領域全面開花、多個獨立子品牌運營的字節跳動缺錢是毫無疑問的。年輕的字節跳動在所有領域,都在跟所有對手短兵相接。一開始做內容和騰訊纏鬥時間長,現在要做電商雲業務,和阿里也難免一戰。這都是巨大的資本消耗。

2012年成立至今,字節跳動幾乎保持了一年一次的融資速度,融資金額也越來越高,當8年時間字節跳動實現了從0到1000億美元的估值,背後資本的力量功不可沒。

而如今的字節跳動已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圈毫無疑問的巨頭,也只有公開資本市場才能夠承載這一體量的融資計劃。

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圖/字節跳動官網

況且,無論是港股還是內地的科創板、創業板都正在向互聯網科技公司展開懷抱,無論香江南北,只要是在此岸上市,對於當下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來說是一種必要的正確,對於在上一輪全球地緣政治風波中心的張一鳴來說更是如此。

而TikTok Global的海外IPO計劃,同樣也是面臨著不透明壓力的字節跳動亟需通過公開市場證明自己的必須選擇。

從2017年斬釘截鐵的回答“沒有(上市)計劃”,到如今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回應,時移世易。想必三年前的張一鳴也未曾想到,字節跳動能夠跑得這麼快。快到它所面臨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僅僅是國內的AT,甚至已經開始直面FAG(美國移動互聯網三巨頭Facebook、Amazon、Google)的挑戰。

論對快速和規模的重視,中國企業家裡,可能無出張一鳴之右。

2016年底,TMD三小巨頭在烏鎮開了個閉門會。席間張一鳴非常直接地說了一句話:“我覺得之前的公司錯了。”

“之前的公司”,指的是BAT。張一鳴在此前的一封員工公開信中說,在中國,所有30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公司都誕生於2003之前(百度、京東),所有10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都誕生於1998年之前(阿里、騰訊),美國也是如此。

FAG的流量和收入所佔比重不斷上升。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有機會打破這沉悶的格局,過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字節跳動為自己定下了跨越式發展的節奏,目標從2018年的500億營收到2019年的1000億營收,正在瞄準全球頂級科技互聯網公司的目標前進。作為尚不足10年曆史的字節跳動,簡直可以算是教科書級別的“快公司(Fast Company)”。

慢動作

但或許對於字節跳動來說,在資本市場上的敏銳度偏低可能是導致其陷入2020年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時間拉回兩年前,2018年開年不久,民營企業家張一鳴心情不太好,公司好幾個APP都被整改了,幾個眾所周知的頻道被下線了,一時之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儘管後來字節跳動成功渡過了那一次的危機,張一鳴還入選了“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此前還有報道顯示,是科創板率先向字節跳動拋出了橄欖枝,相關領導在當年11月還到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調研走訪。但無論如何,字節跳動最後還是沒有登陸科創板。

最終螞蟻金服拔得了科創板的巨頭“頭籌”。過去大家一直吐槽的國內優質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而A股上市企業魚龍混雜,缺少像螞蟻這樣的業內頂尖企業。這次螞蟻在科創板上市,終於打破了這個“魔咒”,滿足了大家分享優質企業發展成果的迫切需求。

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圖/圖蟲創意

而在海外,TikTok的成功也使得字節跳動陷入和不上市的華為一樣的僵局。

眾所周知,在完善監管體系下的美國資本市場對於信息披露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當然這也是上市公司獲取投資者信任的重要來源。

TikTok如此受包括美國用戶在內的全球用戶歡迎,甚至威脅到Facebook的地位,可是,如此成功的TikTok,卻一直沒有上市,所有的信息對於大洋彼岸來說,都是一團模糊,這是不信任感的重要來源之一。

當然,定義字節跳動的資本市場動作“慢”,更多還是和其發展速度快相比較而言的。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在業務線上的戰爭已經足夠消耗精力。成為最後一家未上市的互聯網巨頭,想必也並非張一鳴所願。

新跨越

好在,從2018年以來字節跳動的諸多動作來看,無論是更名、品牌梳理等一系列業務調整,應該都是在為IPO做準備。

張一鳴再低調,字節跳動也已經無法再“大隱於市”

如今字節跳動的上市已經大概率成行,新的造富效應也即將釋放。一旦上市成功,除了張一鳴將正式躋身中國富豪榜的頂尖階層,一大批與字節跳動共同成長的員工與投資基金,也將賺得盆滿缽滿。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字節跳動登陸資本市場,中國的互聯網新興巨頭也全部完成了資本市場的跨越,接下來的故事想象空間,就交給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