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進入2020年不知不覺也已過半月有餘,馬上就要進入農曆小年,常言說得好進入小年便是年。春節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可謂是融入了太多的意義,無論是在千里之外還是萬里之遙,那份思鄉情、那份久違的親情、那份濃濃的年味……總是催促著返鄉的步伐。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作為從不服老的70後,也實實在在的開始了奔五的年齡。回憶起兒時的春節,那總是一年的嚮往和盼頭,穿新衣放鞭炮、有肉吃有錢收……當然所謂的有錢收和現在有著天壤之別,那時能夠收個三五毛已是十分高興,如果收個一塊錢那已是"鉅額"收入了。不錯,這就是高興的理由是嚮往的念想。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童年少年時期貫穿了整個80年代。說來你不信,兒時的我就因為過年曾經捱過兩次揍。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期,那時的物質生活相對匱乏。臨近過年那幾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年貨,說是備年貨無非也就是炸魚、炸丸子、炸酥肉……蒸的饅頭和包子據說要吃到過完十五。家裡準備年貨那一天,是不讓小孩多說話的,所以那一天母親早早的打發了我和妹妹出去玩。等到晌午我回到了家中,看到母親不亦樂乎正在下籠的包子和饃饃,隨口說了句:"咋會蒸那麼多的包子和饃饃呢"?……"不讓你多嘴,不讓你多嘴,非要亂說話……"此時的肩膀和屁股已經捱了母親的幾巴掌。當然最後還是嘴裡的丸子和手裡的包子,化解了一切的委屈。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翻過年又是一年臨近春節,此時的自由市場來了一位畫糖畫的手藝人。鍋中熬化的糖稀,倒在抺滿香油的鐵板上,只需一會兒會兒功夫便活靈活現地出現了小豬、小貓、小狗、小猴子……然後再拿竹籤穿插著叫賣,五分、一毛價位不等。其實,我早已知道家中櫃角衣服底下壓著的家用零錢,於是第一次偷偷拿了家中的五元紙幣去買五分錢的糖畫。不知是因為賣糖人的分分、毛毛的零錢找不開,還是因為其他原因?他並沒有將糖畫賣給我,我也是失望的將錢幣放回了原處。很快父親知道了此事,於是乎我的屁股和鞋底有了真真切切的親密接觸……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櫃角衣服底下的錢幣依然在原處,從此我再也沒有動過一分一毛。這次捱揍也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轉折點,無論是在童年的學校、還是中學時期的住校生活,一直到90年代走向工作崗位的我……至今在人生的道路上邁著正確的步伐從未誤入過歧途……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兒時的年夜飯嘴裡含著糖,為了一把花生哭著哭著也就笑了起來。如今的逢年過節看到年邁的父親和母親在敬酒端茶時,看似滿面笑容嘴裡嘮叨著祝福語,其實眼角早已泛起了淚花……在這裡祝父親和母親身體健康、晚年幸福,同時也祝天下所有的父親和母親,笑口常開、幸福美滿……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水煮老牛"2020/01/16日17:55分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兒時的年味總是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