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好學生

八十年代,在經歷了十年文化浩劫後中國開始全面進入正常而快速的發展軌道,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沉睡的大地,我們也從小學走向了中學,開始好奇地觀察和探索周圍不斷創新的社會。時代只是時間的一座里程碑,生當其時的青年一代總是積極向上,努力爭取成為好學生的。這個年代的我們崇尚地是學業以外再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而且要實心實意地做完。

解放軍叔叔的營養物質

離學校不遠的地方有一家軍用機場,軍用機場的旁邊有一條人工砌成的水溝,有同學去看過,水很清澈,也不深,夏天是個游泳的好地方。於是,我們聚集了十幾個男生,順便也可以看看不時起飛的戰機。我們下水嬉戲時,就有身穿皮衣的飛行員笑迷迷地看著我們,也沒有說什麼就走過去了。有同學的腳被硬物硌了一下,用手摸時,從溝底的泥裡抓起了一個盤子大小的河蚌,於是我們都伸手去摸,河蚌嵌滿了溝底。有同學去過生物老師的家裡,他知道這河蚌是生物老師一家週日改善生活的美味,也很有營養。大家明白了,這一定是飛行員吃的營養。不約而同地,大家把抓住的河蚌,還有一些螺螄都歸攏起來,用衣服包住,送給了路過的胖廚師,胖子開心地說謝謝你們了,這是飛行員的營養,吃好了,給大家多打大勝仗。還有同學捂著被咬傷的屁股,遞出一條還在扭動的水蛇……。後來,大家經常去那條水溝,游泳,看飛機,還能做些好事。

燃燒的老鼠

八十年代,老鼠依然是大家深惡痛絕的小動物,愛憎分明的年代自然不允許它們的泛濫。有同學在學校的防空地道里發現了老鼠和它們儲備的小山似的糧食,由於蠟燭提供的照明有限,大家只捉住了一隻大的老鼠,老師們辛辛苦苦挖出的地道竟然成為這些老鼠的天堂,還偷過老師們有限的糧食。於是,年輕氣盛而且正義十足的同學決定嚴厲處置這隻倒黴蛋。有同學從學校車隊要來了汽油,澆在老鼠身上,點燃了這隻可恨的畜牲。這成為當時學校轟動的新聞事件,5/6百同學興奮地歡呼著,圍觀這隻可惡的老鼠。燃燒的老鼠跑了不到百米就死掉了,人們也漸漸散去。後來,學校後勤封死了防空地道的所有入口,防止老鼠再去做窩。

對貧窮的善待和幫助

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剛剛有了些盼頭和改善,普遍地談不上富裕。然而,在同學中還有相對大家更加貧窮的。開學沒多久,大家就知道學校附近有一位賣皮帶的大叔是一位同學的父親,聽說母親已經過世,全家的生活就靠手裡的這幾根皮帶。他的父親有時會拿著皮帶站在窗外看兒子上課,這是全家未來的希望。於是,同學們決定幫助這位同學一些。有同學發現化學老師的工廠裡有很多扔掉的紫銅條,這是給產品鍍鋅時用的。而剛來的英語老師又住在工廠裡,每天大家都要一個一個去英語老師房裡背英語課文,回來時可以捎些純銅給這位同學,他可以去廢品店賣廢品,掙點錢補貼家裡。更有同學跑到一家工廠的家屬區,把他們晾衣服的銅線全部收走,也交給了這位同學……。我撿不到銅條,也沒膽量去收銅線,就拿了些家裡的糧票給這同學,讓他去燒餅店裡換成錢。後來,這同學和他的姐姐都考上了重點的高中,這也許是同學們一生最大的成就。

八十年代的中國是讓人驕傲的,不僅有經濟上創新的改革開放,還有建國以來優秀的政治思想的影響和傳承,更重要的是堅定不自覺地執行,這時的同學們也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