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喜歡買玩具?原因竟然是這樣...

最近去朋友家,我被嚇到了,她家有兩個小孩,家裡到處都堆滿了玩具,客廳臥室陽臺甚至衛生間都有玩具,各式各樣的玩具,她家140平,也挺大的,玩具這麼一堆,感覺家裡都塞得滿滿的。我問道,有必要買這麼多玩具嗎?朋友說平時孩子大多數都是和自己的玩具在一起玩,玩具玩一段時間,孩子就會玩膩,所以孩子又要重新買新的玩具,日積月累,家裡就累積了這麼多不計其數的玩具。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父母普遍都捨得給自己家的小孩買玩具。像我朋友這樣給孩子買這麼多玩具的父母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父母認為只要給孩子買了玩具,孩子就會自己玩了,再也不會打擾父母,只要孩子不鬧,父母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買大量的玩具給自己孩子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不僅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還剝奪了父母和孩子大好的親子時光。

我家之前也會給自己家寶寶文文買很多玩具,剛開始的時候,文文一個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隨著我給他買的玩具越多,他對每個玩具的鐘愛的時間卻越來越短。我常常發現,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只要家長陪小孩一起玩玩具,小孩就能較長時間玩玩具。事實上,孩子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與其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不如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記住,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為什麼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一、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如果一個父母總是指責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就是一個累贅,即使孩子吃的好穿的暖有很多玩具,孩子也感覺不到自己被愛的。真正讓孩子感到受重視的是和父母單獨相處的愉悅時間。可現今父母都忙著賺錢,下班回家了,父母都希望好好休息,父母每天和孩子談話時間微乎其微,僅有的談話內容還是對孩子的批評。

孩子有時候發脾氣了,更需要我們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最好重視他的感受,我們不能忽視他的感受,慢慢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忽視孩子的感受,只會讓孩子感到更傷心更沮喪。

所以不妨在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回應之前,父母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即將做的事情是加深了我們彼此之前的感情還是削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

孩子為什麼喜歡買玩具?原因竟然是這樣...

二、和孩子一起玩非常的重要

和孩子一起玩,父母可以加深對孩子情感世界的瞭解。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時更加了解孩子的喜好。

平時我就喜歡和兒子一起玩,我感到參與到他的遊戲中,我感到無比的快樂,我相信這種快樂可以傳染,兒子也樂在其中。男孩子都比較喜歡汽車球類的玩具。我家買了一個汽車軌道玩具,大概在他一歲多的時候買的,現在他三歲了,已經玩了兩年多了,現在我和兒子也還經常玩這個玩具。每次我們倆都比賽看誰的小汽車跑的更遠。在和兒子玩的過程中,我真正的參與到了他的生活中了,和他產生了共同興趣愛好。

作者科恩曾經在《遊戲力》這本書中說道:“遊戲力的本質在於聯結。我們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種溫暖親密的聯結,這樣 能夠與孩子更加親近,培養其合作意識,提升其自信心。當孩子們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時,他們會做的更好、學的更好,也會對人更加友善。”

可能很多父母就會問,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趣的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事實上做起來很簡單,只要平時在生活中多觀察孩子就可以了。

孩子為什麼喜歡買玩具?原因竟然是這樣...

1、和孩子產生共情

共情其實很簡單,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感同身受,然後做出合適的反應。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就會很難,想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大人也會有脾氣。共情最大的阻礙是父母如何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和行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被孩子哭鬧的情緒受影響,從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做出了錯誤的行為。

有一次文文和別的小朋友們一起盪鞦韆,兩個鞦韆都有小朋友在玩,文文就開始和其中的一個小朋友搶鞦韆。我趕快跑了過去,把我兒子拉到旁邊,頓時他就嚎啕大哭,我當時氣死了,我做了一個深呼吸,抑制住內心的怒火對他說:“媽媽知道你沒有盪到喜歡的鞦韆而生氣,你現在一定很難受。我很抱歉,但是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講排隊,等小朋友蕩完鞦韆你就可以玩了。現在媽媽陪你踢一會球好嗎?”聽完我的話,我兒子立馬就不哭了,拿起他的球就和我踢了起來,邊踢邊說:"待一會他們玩好了我就可以玩了。"如果剛開始我忽視了他的感受對他說:“好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天天都玩鞦韆,別生氣了,我們踢球吧。”這樣說的話,我猜孩子會更加的生氣。

適當的情況下和孩子產生共情,能夠讓孩子消極的情緒很快的過去。在我教育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首先都要提醒自己暫停一下,經過思考後再用共情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為什麼喜歡買玩具?原因竟然是這樣...

2、瞭解自己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孩子憨厚老實。這要父母多花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瞭解自己孩子是哪一種性格的。我家文文就是那種精力特別充沛的那一種 ,每次出去和小朋友玩,都是最後一個回家,有時候一玩就三四個小時。所以如果喊他回家真是個大難題,所以現在每次玩之前我都會提前和他說好,我們只可以玩多長時間,每次都會設置鬧鈴,鬧鈴一響,我們就必須回家,如果你不遵守,以後就不可以出去玩。現在我基本上不用擔心他不回家了,現在鬧鈴一響,他立馬就和自己好朋友道別,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不遵守這個規定,他明天就不可以出去玩了。

孩子為什麼喜歡買玩具?原因竟然是這樣...

在瞭解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大人一定要處理好自己個人的情緒,避免讓自己的情緒成為教育的障礙。

我是一個三歲寶寶的媽媽,喜歡研究育兒知識,分享育兒經驗,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