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我們認為在今後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的肉羊業將會出現“工業化養羊”與“生態化養羊”並存的局面,而工業化養羊是以機械化和自動化為手段,以低成本、高效率為目標的肉羊養殖方式。工業化養羊旨在在肉羊生產企業的範疇內,導入工業生產的理念,來謀劃肉羊生產,其理論基礎是把羊視作是由飼草料轉化為蛋白質的一種工具,目的是弱化羊的生命價值,強化其經濟價值(包括種用價值),利用工業先進的管理科學來提高養羊業的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益(及效率),此外視角的轉換更有利於發現養羊業的痺症所在。下面筆者從生產規劃、生產要素管理、生產工藝、企業內部管理四個部分思考我國肉羊企業的未來發展。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一、生產規劃

工廠化農業是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方式,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在建場之前一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以往因為農業企業的准入門檻過低,許多從業者多是以個體戶的心態來經營羊場,缺乏把羊場看作是企業的思維和理念,事前沒有一個科學的、系統化的規劃,最終造成了許多養羊企業的失敗。

1、市場定位。我們要以市場需求來安排和設計生產,包括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等。要養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將為社會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是中間產品,還是最終產品,還是兩者都有?中間產品包括種羊、繁育用母本羊等,最終產品就是各種直接上市的羊肉等商品。現階段,我國肉羊生產主體上是滿足廣大消費者在羊肉“量”上的需求,所以從主流上講沒有明顯的市場細分,沒有做到優質優價,比如說:什麼品種的羊肉,適宜做什麼產品,什麼部位適宜那種烹飪用途,但是將來羊肉產品的目標市場會越來越細化。

2、認清肉羊產業的供需結構性調整,把握肉羊產業的週期性變化規律。肉羊產業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變化規律,最主要的就是供給與需求結構性調整,近年來隨著國內競爭的國際化,進口及走私羊肉對國內羊肉市場的衝擊和影響很大,所以從事肉羊產業的企業家們要對行業的週期性規律給予足夠的認識,行業的低谷時在“質”上多做文章,優化結構,練好內功;市場高企時在“量”上多做文章,把握好產品溢價所帶來的紅利。

3、確定適當的投資和生產規模。規模化經營不等於數量上的規模大,而是在既有約束條件下,適度擴大肉羊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使羊舍、土地(草地)、飼草料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配置趨向合理,以達到最佳經營效益的活動。肉羊規模經營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現代生產要素的供給能力、肉羊飼養的比較優勢。②資源稟賦:土地、飼草料、氣候環境、勞動力、資金等。③肉羊飼養的相關技術和管理水平:育種與繁殖、營養搭配、疫病防控、經營管理水平。④政府的相關政策取向:土地、補貼、環保、公共服務。

4、人才保障。這裡所講的人才保障不是普遍意義上的人力資源,而是講企業家才能,以及適合不適合做農業。企業的運轉最終是靠人來完成的,企業成功的核心是有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企業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稀缺資源,我們不缺企業主,而是缺乏真正的企業家。有一句話說得好:“只有速溶的咖啡,沒有速成的經理人”,一個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太過寬泛,不是那麼容易培養出來的。缺乏善於農業管理的企業家,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也是養羊行業的重要瓶頸之一。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二、生產要素的管理

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是養羊生產的準備階段。養羊企業或大戶進行養羊生產所要用到的投入品主要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人力資源三大類。固定資產類包括:羊舍、辦公場所、機械設備等;流動資產包括:基礎母羊、種公羊、飼草料、藥品等;人力資源包括:行政管理人員、技術管理人員、飼養人員等。固定資產的投入原則是在保證實用性的條件下(如有項目支撐則應以項目的要求為準),越輕簡化越好,固定資產的投入越少,佔總投資比例越低,資本的回收期越短。現代養羊固定資產投入的趨勢是通過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生產的標準化(減少因人為的隨意性而造成的損失)。流動資產投入的原則是在重視“轉化價值”(飼料轉化成羊肉或羔羊)前提下,不斷的降低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舉例說明,有許多農戶在選擇基礎母羊的時候,過度計較母羊的市場價格,而忽視了母羊的生產能力和繁殖能力,買回後造成“賺小便宜,吃大虧”的現象發生;再者,有許多農戶大量使用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的副產品進行生產,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可是往往事與願違,玉米秸稈隨然便宜,但是如果加上運輸費用、加工費用和時間,成本也是相對很高的,最主要的是它營養價值有限。以上兩個例證我們都視作沒有“轉化價值”,是不能增值的,只有具備“轉化價值”的投入才是有效力的,只是在保證有效“轉化價值”的前提下,才能談到成本的降低,轉化價值的大小是由轉化效率即轉化率來決定的。只有要素之間的配置趨於合理,才能使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更大的效益。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三、生產工藝

養羊業是一個沒有經過充分競爭的行業,傳統的養羊業受草地資源的約束大,獲得規模效益很難,為了滿足人民對優質畜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許多畜種都走上了工業化生產的道路,有一套完整的生產工藝或者是標準化的流程是工業化生產的基礎條件,生產工藝或流程其核心是:標準化和高效化,能夠實現可複製,從而實現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人的能力和經驗對生產的影響。

1、肉羊生產的專業化。現階段我國的肉羊生產中兼業型生產者與專業型生產者並存,只有專業化生產才能夠實現集約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隨著肉羊生產社會分工進一步的細化,受我國資源稟賦、環保和生產效率的制約,繁育羊比較適合於群體大規模生產模式,而育肥羊在產業的集聚區或者是資源優勢區可實現單體大規模生產,社會分工的專業化是生產工藝制定的基礎。

2、確定生產週期時間閉環。在確定了生產方向後(種羊、繁育羊、育肥羊等),我們就可以摸索每一種產品生產最優的時間週期,以繁育羊為例:最適合的斷奶日齡是多少?最適合的母羊空懷期是多少?因妊娠期時間相對是固定的,我們就可以確定相應生產模式下最優化的生產週期,並形成時間閉環。

3、建立以時間為橫軸,事項為縱軸的甘特圖。我們在確定了一個完整生產週期後,就得到了一個在特定條件下最優化的時間閉環,我們把生產所需的各個事項安排到相應的時間節點上,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甘特圖。依據甘特圖人們可以清淅的知道哪個時間該做哪類生產工作,這個甘特圖也就形成了我們所需要的生產工藝,如果我們把這個生產工藝以軟件的形式來表達,並會以提醒的方式來服務於生產實踐並且不斷更新,將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於我國工業化養羊的幾點思考

四、加強肉羊企業內部管理

傳統養羊業是一個准入門檻和沉沒成本都很低的行業,這一特點造就了這個產業不會有高利潤出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同時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而同期農業的比較效益下降,農業從業人員大量向二、三產業轉移,使農業的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大幅下降,人才缺乏,特別是優秀的管理人才更是缺乏。

現階段肉羊企業主的構成可謂是五湖四海,其中一部分企業主依然以個體戶的思維管理羊場,缺乏企業家的視角,老闆就是公司發展最大的障礙。在現實的運營中,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產品定位、人力資源和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與其它行業都有著不小的差距。管理的落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們的生產效率低下和效益不高,所以加強肉羊企業內部管理已是肉羊生產企業的瓶頸問題。重中之重

五、總結

在我國當前的肉羊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如資源利用效率低、交易成本過高等問題,工業化養羊可大幅提高肉羊生產的效率,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羊生產的比較效益。

——更多肉羊養殖乾貨內容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 《青青草原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