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你做到了,想不提高仔豬存活率都難

提高仔豬成活率是提高豬場養殖效益的前提和基礎,搞好仔豬飼養管理和豬病防控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重要手段且二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那麼怎樣才能搞好這兩方面的工作呢?

這些事情你做到了,想不提高仔豬存活率都難

一、搞好仔豬的飼養管理

搞好仔豬飼養管理是搞好仔豬疫病預防和控制的基礎,搞好仔豬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重要條件,仔豬飼養管理主要包括哺乳仔豬和斷奶期仔豬的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飼養管理。為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搞好哺乳仔豬飼養管理應搞好仔豬保暖、接生以及假死仔豬救治、寄養、免疫等方面的工作,下面對這幾項工作分別進行逐一介紹。

(1)增溫保暖:因仔豬體溫調節能力差低溫環境影響其生長和健康,對初生仔豬甚是生命威脅。故仔豬出生時產房溫度應為30℃~32℃,以後每週下降2℃~3℃,4周齡後舍內溫度維持在20℃~23℃;

(2)科學接生:最後乳頭能擠出乳汁時接生人員剪好指甲並嚴格消毒手臂和器械,仔豬出生後掏出其口中粘液、撕破胎衣後用清潔毛巾擦淨仔豬並在距臍部3 cm處剪斷臍帶並用5%碘酒消毒斷端;

(3)假死仔豬救治:接生時發現假死仔豬應及時搶救,搶救方法有鼻內吹氣法、酒精刺激法、倒提拍打法和屈伸運動法,搶救假死仔豬時應選用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方法實施搶救;

(4)仔豬寄養:產後母豬無奶、死亡或產仔多時需要將全部或部分仔豬寄養於與其分娩時間差小於3 d的母豬,寄養時可先在被寄養仔豬身上塗抹適量寄養母豬尿液或奶水,必要時可人工輔助吃奶。

(5)吃足初乳:初乳可為仔豬提供豐富的營養和大量的母源抗體,而且其中的鎂離子還可促使胎糞的排出,為給仔豬健康、快速地生長、發育打好基礎應在其出生後2 h內吃足初乳;

(6)超前免疫:為刺激仔豬免疫系統發育併產生抗體應在其出生後0.5 h內用1頭份的豬瘟疫苗對其實施超前免疫,以後按照免疫程序規定搞好相關免疫並在出售、斷奶前或1月齡時加標建檔;

(7)固定奶頭:母豬奶頭泌乳量不同,一般中間的泌乳量最大,後邊的泌乳量最小,為提高仔豬斷奶時的整齊度仔豬出生3 d內應人工輔助將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段奶頭,體重輕的固定在中段;

(8)搞好衛生:為防止母豬因食胎衣而養成食仔習慣或其體內流出物腐敗後產生臭氣或促進微生物繁殖母豬產仔完畢後及時打掃衛生並更換墊草,飼養過程中每天按時清掃、消毒、通風換氣;

(9)斷尾補鐵:為防止咬尾症和節省飼料應在仔豬出生3 d後在距尾根2 cm處對其實施斷尾。為防止缺鐵性貧血應於仔豬出生3~4 d時每頭1 ml “生血素”、“血寶”或“左旋糖酐鐵”;

(10)補料補水:為滿足仔豬營養需要和促進其消化系統的發育應在仔豬7日齡時開始誘食,誘食飼料應有甜味、易消化,每天訓練3次,訓練時堅持“少喂勤舔”原則,補料的同時應注意補水。

2.斷奶仔豬飼養管理。斷奶仔豬飼養管理是仔豬飼養管理工作的延續,其主要包括仔豬正確閹割、合理斷奶和分群以及科學進行飼料更換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或多項不符合要求時就有可能使仔豬發病率升高。

(1)閹割:為提高育肥期豬的採食量、料肉比、肉品質量等,在斷奶前1周實施閹割,閹割應在早晨空腹進行,閹割前應對器械進行徹底消毒,閹割後應及時注射破傷風針並採取防感染措施;

(2)斷奶:仔豬一般在4周齡斷奶,斷奶方法有果斷斷奶法、過渡斷奶法和分批斷奶法,不同的斷奶方法對仔豬或母豬的影響不同,斷奶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利於仔豬或母豬的科學斷奶方法;

(3)分群:為提高同群出欄豬的整齊度,分群時應將體重、用途、體質相同或相近的仔豬分在同一群內,分群后的一段時間內應勤觀察以防止仔豬打架、撕咬;

(4)換料:為適應仔豬的生理需要和促進其生長髮育應在斷奶後逐漸換哺乳期飼料為保育期飼料,換料時應堅持“由少到多、逐漸更換”的原則,一般需要2周的時間完全過度。

這些事情你做到了,想不提高仔豬存活率都難

二、搞好仔豬的疫病防控

仔豬疫病預防與控制的好與壞是豬場選址和建造、生物安全控制、飼養管理工作好與壞的綜合體現,其中一項或多項不符合要求時均有可能因仔豬疫病防控失敗而使仔豬成活率降低。

1.豬場選址。豬場選址是否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直接影響著豬群的生長速度和健康情況,空氣質量差、噪音汙染重、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是降低仔豬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為此應按照以下兩點要求選址。

這些事情你做到了,想不提高仔豬存活率都難

(1)豬場應建在地勢高燥、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位置,其與學校、醫院、科研單位等人口集中區以及鐵路、公路等交通要道的距離在500 m以上;

(2)其與養殖場、屠宰場、集貿市場的距離在500 m以上,與動物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的距離在3000 m以上,與動物診療場所的距離在200 m以上。

2.豬場建造。豬場建造設計、工藝流程是搞好豬群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的基礎和前提,搞好豬群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又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所以為提高仔豬成活率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豬場出入口處應有與門同寬、長4 m、深0.3 m以上的消毒池,消毒池內的消毒藥每週應更換3次以上,場內生活區與生產區應分開,生產區入口處應有功能正常的消毒墊和更衣消毒室;

(2)生產區內清潔道和汙染道應分設,各養殖棟舍之間應間隔5 m以上或有隔離設施,養殖棟捨出入口應有消毒墊,消毒墊應保持溼潤,道路和建築外的空地應搞好綠化;

(3)為減少不同豬群間干擾引起的免疫力降低,生產區內不同批次、來源、體重和用途的豬應分區、分舍飼養,如種公豬不能看到種母豬或聞到其氣味。

3.生物安全威脅防控。生物安全威脅是又病毒、細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帶來的生命健康安全威脅,為防控生物安全威脅應從病原體的傳入、滋生、繁殖、傳播等環節加強管理和防範。

(1)自繁自養:為防止病原體的傳入和傳出應堅持“自繁自養”的飼養原則,必須引進時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引進和隔離;

(2)全進全出:為控制病原體在不同批次間的傳播每批豬裝欄前和出欄後應徹底清掃、清洗、消毒場地、設施、設備、用具等,並及時銷燬或無害化處理汙水、汙物或其它廢棄物;

(3)搞好衛生:飼養期間每半年對豬群驅蟲1次,每月對豬場消毒1次,每週帶豬清掃或清洗、消毒2次以上,密閉豬舍每天通風換氣2 h以上,發現病豬時及時診治或依法、依規處理;

(4)加強管理:飼養期間對進場人員和車輛應嚴格管控,凡是進人員和車輛必經消毒合格,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養殖區,工作人員應有近期健康證,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操作熟練、堅守崗位、各司其職;

(5)防鼠、獸、鳥:飼養期間為防止鳥、獸、鼠的偷食、汙染和傳播疫病應在豬場內不放養犬、貓、禽等動物的基礎上應通過管理搞好滅鼠和野生動物的驅離;

(6)殺蟲滅蚊:昆蟲從豬體吸食血液造成營養流失的同時還可傳播相關疫病,如吸血昆蟲是豬乙型腦炎的重要傳播媒介,所以為有效防控豬場內疫病傳播應搞好豬場內及附近區域的殺蟲滅蚊工作;

4.防寒防熱。不同日齡豬的最佳生長溫度不同,而且生活在最佳溫度環境中豬的免疫力和料肉比最好(如育肥豬在18℃~21℃攝氏度環境中抗病能力和飼料回報率最高),為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應注意降溫防暑。

5.飼料營養。飼料是圈養豬攝取營養的唯一來源,合理的營養是豬保持高免疫力的重要條件和搞好豬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並且不同階段和用途豬的營養需求不同,為此根據豬的生理需求為其提供營養科學的飼料。

免責聲明:本頭條圖文信息來自互聯網收集,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我深表感謝!如有侵權,敬請告知,我會盡快刪除並致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