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哲你可長點心吧,有點理財意識可否

正午陽光的劇我都喜歡看。從《琅琊榜》《歡樂頌》到《大江大河》,再到現在的《都挺好》。一看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蘇明哲你可長點心吧,有點理財意識可否

故事講蘇母去世後,蘇家失去了主心骨,一大家子在家常瑣事中變得搖搖欲墜。

劇裡呈現出重男輕女的現象尤其讓人覺得心寒,但是也很開心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在慢慢的進步,大家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一步一步地在改善。

朋友說,追了這部劇,除了感受到重男輕女帶來的問題,另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有錢,真好。

蘇明哲你可長點心吧,有點理財意識可否

蘇父退休在家,想掙點錢,聽信騙子理財公司,被騙了6萬的積蓄,要死要活,一難受一激動就進了醫院。女兒明玉明面上說著報案警察處理,第二天就取來6萬塊跟父親說已經破案,讓老父親降了血壓安了心。蘇父也吸取了教訓,再也不聽信所謂的“理財”,把錢定存進銀行,好好放著。

常年在國外工作的長子蘇明哲,在得知蘇母去世,意識到時間不等人迫不及待想承擔起贍養老父親的責任。卻在回家奔喪後被公司裁員,突然失去了經濟來源,又揹負著房貸和養育孩子,大環境不好自尊心又強,找不到工作,遂只能無奈地把父親接到美國來養老的事情暫時擱淺。

在妹妹蘇明玉的暗中幫助下,蘇明哲找到一份更高薪的工作。在對未來的收入有了希望的情況下,在酒桌上將給父親購買二居室的計劃隨意改成三居室。好在有一個理智的妻子,要買三居室必須先賣老宅,要買三居室必需保證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質量。

蘇明哲有對父母的這份孝心是很讓人感動的,但是對自己的經濟情況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一點風險意識,讓人唏噓他這個清華加斯坦福的高材生怎麼在這方面沒有開竅絲毫。並且故事發展到到目前為止,他的這份孝心沒有一份是落實到位的。反而讓蘇父為去美國空歡喜一場,讓明玉和明成間隙加深,讓蘇父總抱著可以住到新房子的希望,讓妻兒跟著國外國內奔波、操心受累。

有很多網友說蘇明哲虛偽,裝B,道貌岸然實際大草包等等。我對這些評價非常認同,同時如果我能跟蘇明哲說一句話,那我想跟他說,用你考清華和斯坦福的勁頭,學習一點理財知識吧。

蘇明哲你可長點心吧,有點理財意識可否

錢不是萬能的,錢也不是可以解決任何問題的神丹妙藥。但是錢卻牽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清晰自己手中有多少錢,不懂自己手上錢的價值,不好好地對待金錢,錢自然也不能幫你好好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了。

理財是一種修行,理財也是理生活。想要過好生活,終究繞不開錢這回事。

這也提醒我抓緊時間,多學習、借鑑好的理財方式,更好地花錢、用錢、賺錢。

本週看完了《財務自由之路》,期待下一本書《小狗錢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