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今天,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祭屈原。

今天,所有人都會記起公元前278年那個因祖國大好河山淪陷,報國無望而投江自盡的屈原,記得那句“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可誰能想起屈原沉江2000多年後,在面對無力迴天的敗局,面對蜂擁而來的武裝到牙齒的日本鬼子,彈盡糧絕不願做俘虜而選擇投江自盡的抗日將士,誰能記得他們的名字……

今天,我們記得!

她有八個投江的姐妹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1920年12月出生於黑龍江的抗聯第5軍婦女團老兵張景秋奶奶永遠記得1938年10月的那個晚上。

那一天,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百餘人在牡丹江支流的烏斯渾河西岸宿營,準備天亮渡河。因生火取暖,被日軍密探發現,駐紮在附近的日軍集結千餘人的部隊,對第5軍戰士形成包圍。天亮時分,當第5軍戰士正準備渡過烏斯渾河時,日偽軍發起了進攻。

這時,抗聯第5軍婦女團的八個姐妹為掩護大部隊突圍,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在耗盡彈藥之後,八人投入烏斯渾河,全部犧牲。

她們曾經是舉世聞名“八女投江”,可直到1962年,東北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溫野等歷史研究者經過詳細的調查,才明確那八名女戰士的名字。她們是:冷雲、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安順福和李鳳善。其中年紀最大的冷雲和安順福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70多年後,說起那八個姐妹,張奶奶依舊老淚縱橫:“當時去參加革命的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孩子,有的都不知道名字……”

黃河裡漂著他的弟兄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1939年6月,經親戚介紹到38軍17師51旅102團無線電排當兵一年的高鳳梧僥倖逃過一劫——六六戰役前,他和無線電班裡幾個人被派到垣曲縣的稷王山做情報工作,隨後,他所在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三四天後,從垣曲趕回平陸時,在平陸曹川鎮的黃河邊上,他看到黃河裡漂浮著很多部隊的弟兄,那個畫面讓高鳳梧記了一輩子,痛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

後來,無線電排唯一活下來的陝西娃娃兵張振中告訴他:咱的人在中條山和鬼子打了不到兩天就傷亡殆盡。從六號一大早上打到第二天中午,在中條山一帶打了很多次爭奪戰,可咱的部隊實在是打不過,只有撤退。誰知道撤退中又被日本鬼子包圍,無路可退,連刺刀都沒有幾把。剩下的弟兄要麼把槍砸了,要麼把槍扔到了黃河裡,隨後便跳進黃河,撲騰著沉下去……

那時的中國軍隊武器裝備之差,簡直難以想象。

73年後的2012年,高鳳梧爺爺悲憤地告訴我們:中國軍人拿的“漢陽造”,不僅打不遠,還經常卡殼拉不開槍栓,而日本鬼子有飛機掃射、戰車進攻、大炮轟炸,三八大蓋打得遠,加上歪把子機槍火力又強,還用毒氣,天上地下一起開火進攻。咱們的大部分弟兄打仗前都是莊稼人,怎麼打得過!可弟兄們就是不想投降,那就只有一條路——跳黃河……

這不是藝術加工過的800冷娃投黃河的故事,這是我們的老兵和血和淚的回憶,慘烈到我們不敢再問下去的回憶!

他眼睜睜看著副師長投河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1941年,剛從戰幹四團畢業分到新27師79團1營3連的李皖遭遇了人生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又是中條山!

5月,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10萬之眾,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向中國軍隊所在的中條山各隘口發動了瘋狂的進攻。

李皖爺爺清楚的記得,5月7日,陣地兩側遠聞炮聲隆隆,敵機在我陣地上空偵察轟炸,隨後鬼子兵便衝了上來,同敵人接觸激戰異常。進入黃昏,營長正命集訓新兵20餘人補入連隊,突然接到電話說兄弟部隊陣地被鬼子突破,全營集結向第二線陣地轉移。途中被敵機數次衝擊,經群眾指路分行,剛爬上山見有小徑可行,身還未站立,十數發機槍子彈便打到面前。輾轉進入師部駐地臺砦後才發現,村裡堅壁清野十室九空,彈盡援絕!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臺砦村,乃是必死之地,日軍先以飛機轟炸,隨後以攻擊部隊圍攻,新27師傷亡慘重。李皖爺爺記得:至5月9日,師長王俊陣亡,參謀長陳文杞被敵刀殺,80團團長明壇慧失蹤,全師所剩無幾,副師長梁希賢為不被敵人生俘,在悲憤中投河自殺!

是役,僅少數水性好膽子大的士兵渡過河去,不少戰友都沉沒河中。那一天每浮過1人,就有留下的戰友喊:同志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

70多年後,新27師老兵李皖爺爺在他的回憶錄裡寫道:我師三位首長和大部分官兵同志,為國盡忠,為民族盡孝,光榮犧牲,其可歌可泣事蹟,是山高水長,萬古千秋永存人間。

可是,那支部隊,那些戰死的兄弟,後來幾乎沒有人記得他們……


今天,端午節,我們為全國 770 位倖存抗戰老兵奉上每人300元的“過節費”——端午節日禮金,其中278位助養金老兵的端午禮金由基金直接撥付至老兵本人的賬上;志願者申請的遍及55個市、縣的492位抗戰老兵的端午禮金/禮包,則由志願者團隊送達。

只是,張景秋奶奶於2014年12月20日,在青島歸隊;高鳳梧爺爺於2015年10月31日,在運城歸隊,李皖爺爺於今年3月13日,在毫州歸隊。他們再也收不到我們的端午禮包了……

我們會記得,那一年張景秋奶奶告訴前來苦勸女兒回家的父親:“鬼子沒打跑,不管是生是死我都不回家”;

我們會記得,那一年高鳳梧爺爺跟我們說:“咱們的大部分弟兄打仗前都是莊稼人,怎麼打得過,可是弟兄們就是不想投降,那就只有跳黃河一條路”;

我們會記得,那一年李皖爺爺告訴我們:戰友站在黃河岸邊,每浮過1人,就有留下的戰友喊“同志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

我們會記得,為了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有那麼多中國軍人拼死沙場、還有那麼多中國軍人砸碎槍支,跳下巍巍狼牙山,投進茫茫黃河牡丹江,寧死不當亡國奴!

我們會記得,在每一年,每一個抗戰老兵需要我們的日子,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為他們奉上微薄的禮包和禮金!

我們所能給老兵爺爺奶奶們的不多,跟他們為這個國家貢獻的比起來還遠遠不夠,但這就是我們的全部了!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他們投江自盡比屈原更慘烈,可惜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微信掃描二維碼,和我們一起致敬抗戰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