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善意文明執行新理念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5月6日,漢南法院執行局成功執結了兩起涉職工工資案件,在職工與企業之間搭建“理解的橋樑”,幫復工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張某與王某是某建材公司的老員工,因與該公司產生勞動爭議,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經仲裁委員會主持調解後,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由某建材公司向張某和王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等各項賠償款。因武漢爆發疫情,某建材公司未按約定期限履行給付義務,張某和王某先後向漢南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漢南法院立案受理後,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某建材公司財產信息進行查詢後對該公司8萬元銀行存款進行網上凍結,並通知了被執行人某建材公司。該公司收到凍結裁定後,第二天趕到漢南法院,向執行法官反映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的工程項目商資金緊張,付款不及時,導致該公司復工後,生產經營資金嚴重緊缺,面臨停產危險。法院凍結的8萬多元系該公司多次與用戶協調後,要回的用於保證電費、天然氣費和生產維修配件等開支,請求執行法官酌情考慮,將凍結的銀行賬號予以解凍。執行法官核實情況後,為平衡雙方利益,充分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立即與本案申請執行人張某、王某取得聯繫,通知二人2020年5月6日來院協調案件。因張某在外地打工,交通不便無法到庭,執行法官創新執行調解方式,通過微信,與張某“隔空”對話。執行法官耐心細緻向張某、王某告知了案件執行情況和被執行企業面臨的困境,並給雙方當事人充分交談空間。最後,張某和王某紛紛表示“某建材公司畢竟是他們工作過多年的老企業,信得過,他們願意給該企業一個恢復生產的機會。”

王某與某建材公司在執行法官主持下籤訂了分期履行的執行和解協議,張某通過微信對該協議進行確認同意。王某當場書寫解封某建材公司銀行賬戶和撤回執行申請的申請書交給執行法官。張某通過微信表示將申請寫好後郵寄給執行法官。被執行人某建材公司也對二申請執行人表示:“一旦企業回款,第一時間將補償款打到你們賬戶。”至此,雙方握手言和,該二案得以順利執結。

在本案中,執行法官打破強制執行“一強到底”陳規,找準雙方利益平衡點,既避免了過度執行加重企業復工復產難度,又充分尊重申請執行人意願,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使強制執行的“強”與善意文明執行的“善”完美融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