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思考(一)

現在課外輔導已然席捲全國,不分城市農村,不分職業貴賤,不分經濟承受與否。大家似乎都只有一個目的,輔導!輔導!!輔導!!!

誠然,課外輔導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是提高孩子成績的利器。的確,在經過一段輔導之後成績確實提高。但背後所付出的遠遠比得到的多的多。

就像八十年代大家一窩蜂打雞血一樣,九十年代的全民氣功。過後一地雞毛。

我並不是反對課外輔導,而是不希望大家一窩蜂的衝,不計成本,不計後果。一節課上百元已經司空見慣,三百五百上千的也不在少數。這還不提藝術類的課外輔導。似乎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別人家的孩子輔導了,自己的不輔導就落後。甚至有的家長陪讀,專職伺候學生。

就像有的家長說的,只要學習好,隨便怎麼著都行。殊不知教育不只有成績,還有人格,性格,習慣等等。健全的人格,堅毅的性格,良好的習慣這才是家長培養孩子目的,而不單單隻看成績。有了好成績家裡你最大,要什麼買什麼這都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可能這兩年孩子的成績上去了,過幾年又下去了,家長又該責備孩子我花了那麼多錢你還不好好學習,對孩子心理上更是打擊。

但是好多家長忽略了一個事實,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天生就是學習的材料,有的在別的方面感興趣。也有很多家長叫囂: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純粹是抬槓。畢竟抬槓顯得自己有學問。

我專門做過調查,考上985高校的學生和普通大專的學生對比,百分之70左右的985高校的學生都不感覺學習吃力,他們普通將學習當成一種習慣,就是每天應該做的,而不是痛苦的去面對繁重的課堂學習和課後作業。而普通大專生普遍對學習抱有敵視的態度,認為上學是一種痛苦,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感覺自己要上刑場。這種情況的形成一是和天生的有關,另一個很重要的是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有關。

拋開天生的天賦不說,學習習慣在競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何養成習慣,在下一篇中會詳細提到。

給大家留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