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啊火鍋

火鍋啊火鍋

北京的銅鍋涮肉,四川的麻辣火鍋,雲南的菌菇和臘肉火鍋,廣東的潮汕牛肉鍋……

火鍋作為一種全國性的菜式,在各地都有不一樣的特色,各種各樣的鍋具,支持著每一寸土地上的人們,承載不同的食物和溫度。


火鍋啊火鍋

北京銅鍋是一種源自北方、比較傳統的鍋灶火鍋,由鍋身、鍋座、鍋蓋、鍋耳、爐橋組成。鍋身大多用導熱性好的銅來製作,用這種鍋具吃的火鍋,就是老北京傳統的“銅鍋涮肉”。

火鍋啊火鍋

銅鍋熱度很高,火的熱度從火筒裡散出,把湯汁煮沸,而且從頭吃到尾,涮鍋永遠都在沸點上。

火鍋啊火鍋

乾隆皇帝在他 86 歲那年,舉辦了一場“千叟宴”,聚集 3056 名 70 歲以上的老叟一起吃火鍋。銅鍋一般用炭作燃料,上桌時,火鍋下面要有托盤墊著,以免炭灰落下。


火鍋啊火鍋

雲南的火鍋種類很多,但最有特色的莫過於保山騰衝的銅瓢牛肉火鍋。火鍋的主食材是提前燉好的牛肉和牛雜(如牛肚、牛筋、牛舌等),以香辣牛骨湯為湯底,其餘的火鍋食材相差不多。

火鍋啊火鍋

牛肉火鍋所用鍋具即為“銅瓢”。銅瓢鍋身有一個鍋耳和把手,鍋體用整塊銅板手工打製而成。打製的過程頗為複雜,從原銅到餅銅,經過反覆敲打,形成鍋體大致的形狀。

為了給鍋增加硬度和亮度,還需要用點冷錘一點一點均勻敲打,因此整個鍋體會留下獨特的手工痕跡。

火鍋啊火鍋

雲南的許多銅匠人都是子承父業,使用的打製器具,大多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

火鍋啊火鍋

鴛鴦鍋是隔味火鍋的一種,材質多為不鏽鋼。它是為了照顧人們不同的食用需求、選擇不同鍋底製成的。比如吃辣和愛吃辣的人一起吃火鍋,可以選擇半圓分隔的鴛鴦鍋,一邊麻辣一邊清湯。

火鍋啊火鍋

這種隔味的火鍋鍋具,是將分隔框架與底部牢牢焊在一起的,湯汁之間互相不會串味。

火鍋啊火鍋

母子火鍋為鴛鴦鍋的另一個版本,也叫同心圓鍋,它是一個大鍋內,焊有一個圓形的小鍋。三味火鍋與鴛鴦鍋類似,也是隔味火鍋,一個鍋可以同時吃到三種鍋底。現在的火鍋店有許多種鍋底可供選擇,但最傳統的三味還是“肉湯、雞湯和魚湯”。


火鍋啊火鍋

九宮格鍋具為分食火鍋的一種,是近幾年來比較流行的火鍋鍋具。起初,互相不認識的人們拼桌吃一個大鍋,各人吃各自的格子,後來才發展為一家人或朋友們一起吃一個大鍋。

火鍋啊火鍋

圓形的鍋子內部,用兩橫兩豎四個鐵板,把鍋內空間分開,形成一個“井”字,這個框架是活動的,鍋內的湯底相互連通,不用的時候可以將鐵板取出洗淨。

火鍋啊火鍋

九宮格中間的格子,靠火源最近,稱為“共燙格”,燙食質地比較脆的、片刻即熟的食材,如鴨腸、黃喉、毛肚等;周圍的格子稱為分燙格。

火鍋啊火鍋

東北的酸菜白肉鍋,以骨頭湯為底,在鍋中燉煮酸菜、五花肉和血腸,還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凍豆腐、粉條、蘑菇、丸子之類的食材一起煮著吃。

火鍋啊火鍋

醃漬好的黃白色酸菜鋪滿鍋底;五花肉需用少量的水半蒸半煮,將其烀至八成熟再下鍋;血腸切片,煮至“顫顫巍巍”,拿起筷子就開吃吧。

火鍋啊火鍋

吃酸菜白肉鍋時,小銅鍋需架高,底部加火源,讓熱氣一直騰騰冒著。東北菜是出了名的分量大和熱量高,若是去吃酸菜白肉鍋,必是呼朋喚友,帶上一家老小,在冬日吃得渾身火熱才行。


火鍋啊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