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不起眼的一株草,卻沒想到連太陽都要向它報恩

那是在遠古洪荒年代裡,有一年天不降雨,禾苗乾枯,烈日如火,田園龜裂,赤地千里。飢餓的人們眼裡都是絕望的眼神在望著天空求雨……

這時,五行大仙騎著神馬在雲朵中穿行路經這裡,看到大地上到處是飢餓的人群,聽著他們發出的一片哀號聲直衝雲霄,他就和他的神馬都化成人形降落人間。當人們看到從天上降下兩個面相很慈善的人,知道是神仙,就紛紛跪倒求大仙大神幫忙讓天降雨……

五行大仙和神馬放眼望去大地上全是風乾的餓殍和乾枯的白骨,聽到的全是哭亡人的哭聲和飢餓的呻吟,這情景讓大仙和神馬驚呆了。他扶起一位老者說,請讓大家起來吧,我試試看。他就回頭對神馬化成的人說了些什麼,只見神馬連連點頭。五行大仙就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讓他的神馬張開嘴,一石敲打下去,砸下一顆帶血的馬牙,大仙又用樹枝在地上挖個坑放進馬牙,然後默唸咒語後就化作一陣清風消失了……

人們驚呆了,正一片茫然時,只見埋帶血馬牙的地方,生長了紅梗、背面白色正面綠色的葉子、開小黃花、結黑籽的菜。說也奇怪,這不知名的菜在烈日下居然越長越多,越長越旺,一時間,乾旱的大地上到處都是長滿了不知名的野菜。有了野菜吃,飢餓的人們終於得救了……

因為這是五行大仙顯靈,野菜才有了紅莖、白綠葉片、黃花和黑籽等五種顏色,人們就把這種野菜叫五行菜;因為是五行大仙在烈日下種植的仙菜,久曬不死,生命力極其頑強,人們就叫馬齒莧為長壽菜;因為這是五行大仙的坐騎——神馬帶血的馬牙才長成的野菜,人們為了紀念這匹獻出牙齒的神馬,故名叫馬齒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齒菜”或“馬牙菜。”

路邊不起眼的一株草,卻沒想到連太陽都要向它報恩

馬齒莧是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路邊田頭到處都有,烈日也曬不死它。

莖平臥,由莖基部分枝四散,長達30釐米。葉互生或對生,肉質肥厚,倒卵形匙狀。6~8月開黃小花。7~9月結蒴果蓋,裂內含黑褐色種子,數量極多。葉青,梗赤,花黃,根白,籽黑,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

馬齒莧不僅可以當藥還能當菜食用,吃法也很多樣。可以直接新鮮採著吃,也能在烈日下曝曬多日,曬乾備用。

路邊不起眼的一株草,卻沒想到連太陽都要向它報恩

雖然小小不起眼的一株,但是卻被醫家視之為良藥,群眾當之為佳蔬。作為良藥,馬齒莧的治療範圍很廣,能夠用於熱痢膿血、熱淋血淋、婦女赤白帶下、癰腫惡瘡、丹毒、臁瘡腿、小兒白禿、百日咳、小兒單純性腹瀉、肛門腫痛、蜈蟻咬傷、闌尾炎、鉤蟲病、淋巴結核潰爛、各種化膿性疾病、包括暑令瘡毒瘡腫、乳癰、蜂窩織炎、甲溝炎、以及黃水瘡、足癬感染、溼疹、漆瘡、嬰兒溼疹、接觸性皮炎、角膜軟化症、眼乾燥症、夜盲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等 40 多種疾病,無論內服外敷,均有很好效果。

路邊不起眼的一株草,卻沒想到連太陽都要向它報恩

作為一種野菜,馬齒莧確實是別具風味。夏秋季節,我們採拔莖葉茂盛 ,幼嫩多汁的馬齒莧,除去根部,洗淨後用沸水浸燙 3~5 分鐘,將汁液輕輕擠出,拌入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之類調味佐料, 做成涼菜,味道鮮美爽口。民間也常用馬齒莧與麵粉摻合,烙成餅, 或者做成餛飩、餡餅、菜包子等。唐代食療醫家孟冼還用馬齒莧煮粥食之,治“諸氣不調,止痢及瘡痢”。直到現在, 我國許多地區的農民,還有將馬齒莧洗淨, 開水燙過曬乾,貯作冬菜食用的風俗習慣呢

路邊不起眼的一株草,卻沒想到連太陽都要向它報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