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地攤熱上來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以為找到了“一夜暴富”的賺錢機會,只是沒想到,降溫如此之快,沒想到最後只能蹭完熱度以後,黯然離場,沒想到賺錢那麼難,說好的月入過萬呢?

當然,有很多人一開始就認為,地攤不會長久,因為根本不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現在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這裡小牛總結了幾點原因,一起看看吧!

一、地攤只是過時的經營方式

眾所周知,很多大佬們都擺過地攤,比如陳光標、馬雲、劉強東、任正非等等,要麼靠著地攤維持創業,要麼賺得第一桶金,因此,很多小夥伴都紛紛加入地攤,只是忽略了一種重要問題,地攤只是一種過時的經營方式。

二十多年前,那時經營方式單一,物品渠道單一,地攤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隨著城市發展,早就被規範的菜市場、超市、電商所取代,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規律。

試問:地攤產品有誰會去買?在何地經營?誰還會去做?這一系列的問題,地攤經濟註定無法持續發展。


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二、地攤只是一時的新鮮

疫情突襲,讓很多實體店老闆或者上班族來說,都面臨著失業的風險,但是真正去加入”擺攤大隊“應該不多。為什麼呢?比如擺攤的地點,大多都是擺在商場、超市附近,畢竟售後有保障,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擺攤一個晚上都是白忙活,其實,人們只是圖個新鮮勁。

三、貨比三家,價格沒有優勢

我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還會與電商平臺比較一下價格,而這個價格優勢明顯就是個通病。對於很多攤主們來說,進貨的渠道,要麼線上,要麼線下,很難拿到”最低價“,最後你會發現,你的”最低價“卻是別人的”最高價“。


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四、亂停亂放,堵塞交通

地攤經濟盛行以來,很多弊端都開始顯露。比如很多攤販隨意亂擺,堵塞交通;經營一晚,垃圾堆成山,這兩方面問題令人堪憂。

現在多地都已經開始”叫停“,此前,大連一夜市開放後,由於交通和衛生問題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風貌被“叫停”。此外,山西晉城也取消了夜市流動攤點。


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其實,地攤經濟被降溫,應該是早晚的事情,當然,還有部分城市沒有“叫停”,但是也沒有之前那麼火爆了。很多人一開始加入擺地攤行業,很大程度都是因為“從眾心理”,當然,也有一些人確實想緩解生活壓力的。

但是這段時間來看,擺地攤並不是一個“暴利”,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分一杯羹”,能月入過萬的還是在少數,而這中間最大的獲利者是誰?

1、廠商

本來還在苦惱倉庫積壓庫存,而地攤經濟讓廠商們立刻回籠資金,快速解決庫存,毋庸置疑,他們才是最大的獲利者。

2、管理者

擺地攤都是按照區域劃分的,每塊地方都標記,然後按著位置競標,好一點的位置一年上萬,差一點的也要幾千。而湧出那麼多擺地攤的,管理員都笑了,然後開始收攤位費。

之後,很多新手們堅持了幾天,發現一晚上賺得還不夠攤位費,於是退出的人比較多,最後只能剩一些老攤主。

火了一個月的地攤熱,多地急劇降溫,還有誰再提擺地攤?

你覺得地攤經濟中還有哪些人獲利呢?

歡迎留言,關注行知牛公眾號,諸多免費乾貨等你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