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北宋繼承了五代西蜀、南唐的舊制,在宮廷中設立翰林圖畫院,西蜀和南唐的宮廷畫家隨故主來到汴京,成為畫院的骨幹力量。

五代花鳥科同時並存有西蜀黃筌和南唐徐熙,黃家富貴,徐熙野逸。黃家父子進入宋宮廷後,受到最高統治者的賞識,其畫法為圖畫院“一時之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宋院畫的方向。

至於宋徽宗,“畫學”正式被納入科舉考試,併力編《宣和畫譜》,強調寫生,同時又注重詩意的表達,使得此時期成為歷史上宮廷繪畫的鼎盛時期。

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展出“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展品以繪畫為主,自宋始,至於元明清,許多是從未展出過的作品。青山録以此為基點,持續更新展品,同時梳理花鳥科在繪畫史上的發展以及重要畫家的突出貢獻。此篇為宋代佚名畫家之花鳥冊頁,或有雙鉤填色,或用沒骨法,設色無不典雅清麗,在寫實的基礎上又含有詩意韻致,為國之瑰寶,也為後世競相習之。

出水芙蓉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出水芙蓉圖頁

一朵盛開的粉紅色荷花佔據整個畫面,在碧綠的荷葉映襯下搶眼而奪目,佈局、設色端莊大氣,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氣質表現得十分完美。

蓮瓣的描繪技法類似後世的“沒骨”法,不見勾勒之跡,渲染出花瓣既輕盈又腴潤的質感。畫家的寫實功力極為紮實,每片蓮瓣的形狀、角度、色澤和光感都安排得無懈可擊。至於瓣上紅絲、蕊端膩粉,也一一仔細料理,微妙之處,使人嘆為神工!

舊題吳炳繪,無據。

存《名筆集勝》冊中。《虛齋名畫錄》著錄。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夜合花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夜合花圖頁

圖中夜合花一根兩枝,右枝花朵含苞未放,左枝花朵半開半合,潔白如玉,清雅絕塵。花朵輕勾淡染,用白粉點畫花蕊,花葉先以細筆勾勒輪廓和筋脈,後用汁綠與花青染之。綠葉穿插向背,層次安排巧妙,畫面簡約而不單薄。

清《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秋蘭綻蕊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秋蘭綻蕊圖頁

圖繪秋蘭數莖,蘭葉修長勁挺,蘭花吐蕊,清麗雅逸。蘭葉用雙鉤填彩法描繪,筆觸粗重勁利,以深綠填彩;花蕊用白粉加淡墨點畫,墨、色交融。構圖簡潔。

對開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寫蘭反楚辭,亦足終古矣。底識其為秋,疏葉濩冷蕊。意出常人表,或遠代其子。”鈐“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太上皇帝之寶”等璽印。

清《石渠寶笈》著錄。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紈扇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膽瓶秋卉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膽瓶秋卉圖頁

圖中瓶架上置一藍釉長頸瓶,內插菊花。花朵施以勾勒填色法,花葉用沒骨法出之,刻畫自然細膩,渲染柔和潤澤。秋菊豔麗而不失於秀雅,此圖為南宋寫生畫中的優秀作品。

畫頁左側題詩:“秋風融日滿東籬,萬疊輕紅簇翠枝。若使芳姿同眾色,無人知是小春時。”此為即景詩,描寫瓶中之花輕紅淡雅,疊簇於翠枝。

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花似菊而紅,葉則迥然異。自題屬冬籬,殊難解用意。徒以設色工,選藻許其廁。辛亥清和御題。”鈐 “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太上皇帝之寶”。

清《石渠寶笈》著錄。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無花果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無花果圖頁

圖中無花果已然成熟,撐開綠萼露出了果實。此圖以中鋒行筆,淡墨勾勒,線條細勁流暢,顯現出畫家以線塑形的嫻熟功底。葉片色彩的渲染則是先在葉尾部著以墨綠,再用清水將綠色向葉尖暈開,不僅呈現出濃淡有致的色澤變化,且枝葉的鮮活姿態也得以表現。含苞者敷以石綠色,綻開者用白粉染出,清淺的綠色構成畫面的主調,體現出宋人花鳥畫淡雅清逸的美學品格。

對幅有清乾隆皇帝御題五言詩一首:“果結必資花,卻有無花者。別名木饅頭,或因形弗雅。綴子於葉間,累累復若若。七利名徒傳,幾團見實寡。錢塘特寫斯,應寓別意也。庶子與家丞,箇中兩弗假。”鈐印“用筆在心”。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水仙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水仙圖頁

圖中水仙花開,清新可人,葉片四展而不零亂,飄逸瀟灑,並將畫面分割成五部分,花蕊處於中心偏上位置,引人注目。花瓣以尖細之筆勾勒輪廓,再染白粉,花蕊以橘黃點染,設色淡雅清逸。此圖著筆簡潔而韻味無窮。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海棠蛺蝶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海棠蛺蝶圖頁

圖繪陽春三月,蛺蝶翩翩起舞於海棠花枝間。畫家著重表現海棠在乍起的春風中花枝招展的動感瞬間,花朵偃仰向背,葉片翻卷輾轉,枝幹呈“S”形的曲張之態,通過描繪有形的花葉,成功地渲染出了無形的醉人春風和雋永的春意。圖中花瓣先以墨筆雙勾輪廓線,中鋒行筆,線條圓潤流暢。然後在花瓣外側上部略點胭脂紅,旋即以清水將色彩暈染開,最後罩上一層白粉,為海棠花亮麗的色調增添了幾多嫵媚的意韻。葉片用工整的雙勾填色筆法表現,作者根據葉片受光照程度的不同而填染以石綠、墨赭等顏色,從而充分表露出葉片“清如水碧,潔如霜露”的美感,顯示出畫家細緻的觀察力和深厚的寫實功底。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夏卉駢芳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夏卉駢芳圖頁

此圖表現暖風薰醉,群芳爭豔,馥郁的花香似從畫面中撲鼻而來。錦葵紅豔,梔子潔白,百合嬌黃。畫家不僅工緻入微地刻畫出花瓣的絲絲紋理和葉片的縷縷筋脈,而且在設色上也力求逼真貼切,錦葵用白粉勾染花朵,並著曙紅色由花心向外漸次暈染,豐富的色調變化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同時也渲染出鮮花的生命活力。葉片著色雖較輕淺,然用水暈的方法表現出綠色的深淺變幻,顯示出夏日的無限生機,也烘托出群芳的明媚嬌豔。

對幅有清乾隆御題五言詩一首:“夏卉弗註名,而卻含至理。白白與紅紅,黃忘憂以喜。分明詮五千,無名名之始”。下鈐“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印2方。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紈扇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牡丹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牡丹圖頁

圖繪牡丹花後魏紫,花冠碩大,重瓣層疊,嬌豔華貴,左右以綠葉相襯。花瓣層次豐富,刻畫入微,先用中鋒細筆勾花瓣,然後用胭脂紅層層渲染,以淺黃色點花蕊,以花青汁綠染花葉。此圖頁精工富麗,美不勝收,構圖豐滿,設色豔而不俗。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碧桃圖頁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宋 碧桃圖頁

圖中盛開的碧桃紅白相映,枝葉扶疏,嬌柔嫵媚。雖然畫面上僅繪桃花兩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則透露出濃郁的春意。花瓣用多變的細線條勾描後再以白粉或粉紅色多層暈染,嫩葉用細紅線勾輪廓和葉筋,然後填以花青和汁綠。整幅畫面賦色淡雅,自然生動,體現了宋代冊頁畫小中見大的風貌。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佚名作品也可流芳百世——故宮“萬紫千紅”展之宋代花卉(一)

局部


(單幅作品賞析文字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By 青山録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