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文:最美逆行者(六)張靜靜

原創作文:最美逆行者(六)張靜靜

張靜靜短髮照片

“我們懷揣火種走過黑暗長夜,跨過戰友的遺骸,踏過荊棘和深淵,最終在累累屍骨上重新點燃了種族延續的火炬。

————淮上《不死者》

是夜,夜深人靜。大洋彼岸塞拉利昂的一座房子裡,連成排的窗戶透著明亮的燈光。

屋主人似乎在設宴。桌上擺滿了菜餚,邊上孤零零的立著一瓶紅酒和並不相稱的兩個酒杯。

客人遲遲未到。主人像是不願再等下去,先倒上了酒。紫紅色的液體慢慢流入杯中。“啪嗒。”一滴令人措不及防的眼淚滴在了桌布上,迅速洇開了一小圈水漬。

“一路走好。”他抽了張紙巾捂住臉,冷不丁冒出這麼一句。

那是男人給他的妻子,低沉而又悲傷的告別。

他叫韓文濤,現在仍遠在塞拉利昂援建,聞聽妻子的死訊目前也無法回國。

“我給你開所有的燈,開著手機,這樣你就不怕黑了。你靜靜的等著,我一定接你回家。”

他沒能忍住眼淚,桌布很快溼了一片。

“靜靜,我想你,我知道你能感受得到。”

“靜靜,都叫你天使,你只是回到了天堂,你一定在天上靜靜地看著我和女兒,知道你捨不得離開我們。”

“靜靜,你放心,我會照顧好女兒的。我每天都會發微信給你,你不用回覆……”

滿屋明燈,於整個世界甚至不及路旁的螢火蟲。但那些光,照亮的是張靜靜回家的路。

張靜靜是山東首批援鄂的醫護人員。她瞞著遠在非洲的丈夫自願請戰一線,只留下了一句話:“國家困難面前總得有人站出來。”

捷克作家伏契克曾說:“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原創作文:最美逆行者(六)張靜靜

女兒雅雅給媽媽的畫

他們的孩子還小,5歲,叫雅雅。她在媽媽上前線的時候畫了一幅畫。白紙上的標題相當醒目:“戰勝疫情,等你回家。”稚嫩的孩兒體顯得搖搖晃晃,但畫上的童趣和對母親的思念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出來。

丈夫在非洲也畫了畫給她。這幅肖像畫的畫技實在屬於初學者水平。但是很奇異的,畫中人的神韻意外生動,那張臉好像曾經在繪畫人的心裡反覆描摹過無數次,忍無可忍,方才藉由生硬的筆付諸紙面。

2020年4月4日,鳴笛,降半旗,為所有在抗疫中犧牲的人們默哀。那時的援鄂醫生張靜靜還在跟大家一起致敬英烈,而僅僅兩天後,她也成了英烈中的一員。4月6日,張靜靜就在解除隔離,即將回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離世。

冷冰冰的遺照擺在臺子上,偌大的客廳顯得有些空蕩。也許是因為缺少了女主人的緣故,燈火通明的屋子裡並沒有多少人氣,獨自坐在桌前的韓文濤不出聲的凝視著那張黑白色調的照片,面前的一瓶酒已經沒了大半“靜靜,你為了戰疫剪掉了長髮,我們說好的你再次長髮飄飄時,我們補照婚紗照的。可你……”

相框裡的張靜靜笑著對著鏡頭,那是她忙裡偷閒的一張自拍,沒想到卻成了她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影子。她雙頰被口罩和護目鏡勒出的痕跡還很明顯,瘦削的臉龐上架著一副單薄的眼鏡。鏡片後的眼神似乎在不容置疑的表達著她堅定的,要與病毒抗爭到底的決心。

遺像旁邊是幾張有點折了角的紙頁。

“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憑著慣性繼續往前走——總有一天,會在自己漫長的腳印中找到方向。只是大概需要一點耐心。”

張靜靜沒有等到看見光的那一天,但她的方向在她按下紅指紋印的時候就已經找到了。

她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裡從未有任何一刻停止向光明的前方奔跑。

願她在另一個世界裡永遠置身春天。

張靜靜的丈夫韓文濤將於11日乘專機回國——後記

作者:初一孫藝瑋


原創作文:最美逆行者(六)張靜靜

丈夫韓文濤在非洲寫給張靜靜的信

關注我,發現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