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統計局迴應拐點何時到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針對大家關心的很多問題,毛盛勇也作出回應,一起來看。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統計局回應拐點何時到

主要經濟指標是否開始呈現回升勢頭?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是我們也看到,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儘管疫情衝擊嚴重,但是基礎工業保持正常增長,防疫物資供應和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有力,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較好保障,社會大局是穩定的。

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包括工業、服務業、投資、社零和進出口,降幅都是大幅度收窄,呈現改善趨勢。

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9%,比2月份降低了0.3個百分點。25到59歲的就業主體人群調查失業率是5.4%,比上月降低了0.2個百分點。我們也可以看到,儘管疫情衝擊嚴重,但全國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的情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從價格來看,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是回落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漲幅回落,特別是包括豬肉在內的食品價格同比價格漲幅回落、環比下降。這樣的結果說明食品供應比較充裕、社會物流比較暢通。

從一些相關指標來看,比如用電量,3月份用電量降幅比2月份明顯收窄,特別是3月末用電量,包括全社會的發電量開始持平和轉正;從目前來看,4月上旬全社會的發電量保持正增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前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幫扶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幫助推進復工復產的政策舉措,在不斷顯效。

二季度是否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拐點?

從目前經濟運行情況來看,3月份比1-2月份明顯改善,這是一個基本判斷。3月份這種改善的勢頭應該是能夠延續下去,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二季度表現會更好,所以二季度會明顯好於一季度,這是一個基本趨勢。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較好,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更好。我們的目標就是力促全年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大局穩定。

中國經濟增速今年會降到1.2%?全年GDP增長目標會下調嗎?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當前國際疫情蔓延的態勢以及當前全球經濟的表現,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進行大幅度下調,預計全球經濟今年下降3%,中國增長1.2%,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裡少數預計為正增長的國家之一。同時我還注意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9.2%。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如果平均起來,應該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為,中國經濟因為疫情影響帶來一些損失,一些經濟活動被壓抑,可能會在明年更好地釋放出來。

按照慣例,我們每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都是在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向社會公佈的。今年,為了有效防控疫情,兩會進行了推遲,目前我們還不掌握具體情況。

企業融資和物流成本上升,是否會面臨關停風險?

客觀說,目前復工復產的推進是比較順利的,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程度已經接近100%了,大企業基本都復工了。同時,中小企業復工程度比想象中好,總體來說也是在80%以上。所以,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總體比較好。

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物流成本和前期比實際是在下降,物流整體是更加暢通了。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因為當前外部情況更加複雜,國內的需求總體來說比較疲弱,實際上,企業還是面臨著需求不足、訂單有所下降的困難。針對這樣一些困難,前期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包括進一步減稅降費,降低企業各方面成本,包括減免、緩交、少交社保費等,增加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幫助企業恢復生產。

從下一階段來說,政策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而且還要提高政策的精準性。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