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老姨前幾天在家族群裡問了很多婚介中心的事,家裡有相親經驗的孩子們紛紛給她解惑,倒是老姨的孩子——表妹甜甜一直沒有吭聲。


大家都知道,這是老姨又著急表妹的婚事了。打聽這些,多半是想借助外力,幫表妹介紹對象。


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表妹今年三十有二,打從六七年前,老姨就開始急著催婚了。


當時表妹有一個談婚論嫁的對象,但是兩人最終沒成,原因就是男孩家裡好幾口人住在市中心的老房子裡,等了幾年也沒有拆遷。


結婚的話,老房子住不下;買房子又沒錢,租房兩人都不願意,協商不成,就分手了。


隔了兩年,表妹又談了一個,也是談婚論嫁的時候鬧崩了。之後她就一直單著了。


老姨是非常著急的,想盡各種辦法催婚,但總是沒什麼效果。


今天,表妹在家族群裡曬出了一張短信記錄的截圖,原來是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有八個人給她發了信息。內容都是:中秋假期哪天見面合適?


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不用說,這肯定是老姨把表妹的信息交給了婚介,臨近假期,匹配好的對象就來約時間了。


表妹明顯不願意老姨沒經她的同意就幫她徵婚,但是群裡家人們嘻嘻哈哈插科打諢的,就把這話題揭過去了。


過了一會,表妹私聊我,跟我哭訴了自己的委屈。


一.催婚真的沒用


表妹一直沒有找對象,很大的原因是她想先提升自己。兩次差點結婚都是因為房子遺憾分手,她心裡自然是很在意的,所以她就想先自己攢錢買個房子,然後再考慮結婚的事。她也攢夠了首付,很快就能買房了。


長輩的催婚是很多青年男女頭疼的話題,但是催婚真的有用嗎?不想結婚的理由有很多,可能是沒有忘記上一段感情,也可能是心中還沒有想好結婚的標準,也可能是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受和別人一起生活。


這個時候,只靠語言和行為的催促,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他們需要的不是催促,而是關懷、理解和幫助。只有他們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好了準備,才能順利走進婚禮的殿堂。


二.你的焦慮也是我的壓力


老姨的催婚方式可謂五花八門,還經常發動全家一起對錶妹催婚。這種焦慮的情緒感染了表妹,讓她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才導致父母這麼著急擔心。她越是著急,壓力就越大。


父母催婚,往往不僅僅是言語的催促,他們連表情、動作、甚至行為,都寫滿了焦慮。彷彿好的對象馬上就要被搶光、而自己也沒什麼市場,要是沒有他們幫忙自己就會孤獨終老一樣。


這樣的焦慮會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差?這樣無處不在的焦慮不是動力,而是變成了壓力,反而容易讓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三.過分催促,反生恐懼


老姨長期的花式催婚,讓表妹對過年過節都少了幾分期待。她經常主動加班,儘量避免在家裡住的太久。原本最愛熱鬧的姑娘也變得不那麼愛聚會了。


小時候最怕家長問:“這次考得怎麼樣?”那時以為長大了就不會有這種恐懼了,沒想到長大後,長輩們又有了新問題:“有對象了嗎?”


每年春節、中秋兩大團圓佳節,是一年中的兩大催婚現場。被催的次數多了,耐心也就少了,回家的期待不知不覺也少了。


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表妹的委屈,其實也是許許多多適齡男女的委屈。到底為什麼,父母這麼熱衷於催婚?


首先就是最常用的原因:我都是為你好。


不管承不承認,父母催婚,真的都是誠心誠意的“為你好”。每一對父母,都為了撫養孩子長大付出了很多,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


但是這種一味的“為你好”,是他們以為的,而不一定是孩子們需要的。“催婚”暗含著父母的控制,但是他們往往並不自知。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年齡焦慮。


這種年齡焦慮,不止是父母焦慮子女到了適婚年齡卻沒有結婚,更是他們焦慮自己已經老了,他們覺得自己日漸衰老,生怕不能陪孩子太久。


沒有人能對抗歲月,父母對孩子愛得深沉,但是往往不會表達。他們擔心孩子會孤獨會寂寞,也怕孩子以後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這種焦慮讓他們無法安心。


再次就是最經典的原因:別人都結婚了!


可能父母也是理解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都結婚了,也會有人催他們:“好好勸勸你家孩子!”“你們父母要多上心啊!”


尤其是別人家的孩子生了孩子之後,他們就更急了。在他們心中,孩子結婚了,生孩子了,那就是大人了,能自己承擔責任了,自己也就完成任務了。可是孩子不結婚,別人會怎麼看呢?


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跟表妹聊了大半天,她總算是抒發了自己的情緒,也理解了父母的選擇。那面對父母的催婚,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一.確定自己的標準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真的不能草率。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別人給自己介紹的對象根本就不適合自己。所以想好自己要什麼,有合適的標準,其實要比大海撈針強得多。


二.自己掌握話語權


要想讓父母信任自己的決定,關鍵還是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自己思想獨立,經濟獨立,才能掌握話語權,做出的決定也能讓父母信服。


三.爭取父母的理解


面對催婚,坦誠,其實是最有效的辦法。到底是不想結婚還是暫時不能結婚?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自己到底有什麼打算?敞開心扉,把這些跟父母好好談談,取得他們的理解。


四.理解父母的情緒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只是對父母催婚產生抵抗的情緒,同時也要多理解他們的想法。父母生活經驗豐富,不妨適當聽取他們的意見。


8個相親對象同時發來信息,媽媽催婚說:中秋領回男人才叫團圓


其實人生在世,哪有人是想要孤獨終老的呢?大家都渴望有適合自己的伴侶,陪伴自己一生。但是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人,卻往往需要一點時間。


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想結婚的感情。感情是沒辦法提前規劃的,婚姻也真的不用催促。


收拾好情緒,表妹踏上了回家的火車,準備跟家人歡聚中秋了。同樣過節的你,是不是也準備好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