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

相信很多年輕人在初入職場時,都曾暗暗下決心:就算不能讓全公司的人都喜歡我,至少不要討厭我。可實際上,我們在所謂“高情商”的路上越走越偏了,無下限地討好同事,最後卻變成了職場的“老好人”。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在《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中,鍾曉芹就是這樣的職場“老好人”,從來不敢頂撞領導,對同事也是有求必應。就像一頭老黃牛,獨攬了所有的活計,每天繃緊一根弦,得到的卻是他人的否定,最終陷入深深的無力感。

那麼是哪些原因造成我們在職場中成了一個“老好人”的角色呢?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首先,職場說白了就是個見人下菜碟的地方,你的同事再好,公司再有情懷,都是一個賺錢的地方。你做老好人,別人只會攆著你使勁兒用,用到你身兼數職,用到你筋疲力盡。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另外有些老好人是成長環境與個人性格使然,這就是討好型的人格。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他人欣賞。對於討好型的人格、性格自卑的人來說,他們不與他人發生衝突,拒絕別人會讓他們良心難安,為了得到他人的讚揚,只會做一個老好人。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在職場中,有些人一邊糾結自己應不應該對別人太好,一邊又不忍心拒絕別人的要求。只能逼著自己一直做著“老好人”的角色,如何擺脫這種疲於應付的老好人狀態,這裡有三個誠懇的建議: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

嘗試使用技巧去拒絕他人

當別人提出請求時,先認真傾聽。當你的同事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就更願意接受你的拒絕。拒絕的時候,千萬不能猶猶豫豫,如果一開始不能夠表達自己,勉強接受,後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事情找上你,你只會更難開口。

拒絕與原則才是一個人保持職場魅力的法寶,尤其是初涉職場的新人,萬萬不可在工作中迷失自己。所以,面對不合理或者負擔不起的工作時,請清楚說出你的想法,學會拒絕是避免成為職場老好人的第一步。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

不自怨自艾,擺正心態

“好人都是被架上去的,一旦架上去就下不來了,所以就只能一直當好人。”改變心態是擺脫“好人綜合症”的重要一步,你必須把自己置於和同事平等的位置,學會與同事交流分享,別人才會尊重你的想法。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

持續創造,精進自我

有時候,我們產生討好行為,是源於內心空虛,需要通過別人肯定來獲得滿足感。與其迷失自我,不如成為一個創造者,這才會給你更大的成就感、滿足感。當你有所追求,不斷豐富自我,你也會慢慢發現:我沒必要討好別人,也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身在職場,千萬別做“老好人”,老員工:結局老慘了無論是否在職場,做個正直善良的好人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定要有度,要有原則,要講場合,要講方式方法!要深刻認識到:真正讓你在職場上立足的,絕對是你的專業技能,更優秀的能力,而不是你能帶給別人多少方便。

人生這麼短,與其做一個辛辛苦苦的“好人”,不如做一回真實的自己。各位讀者小夥伴對職場“老好人”,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文章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