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我們從小對史學的第一次瞭解,便是從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開始認識歷史上的人物。《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著作不斷被搬上銀幕,於是大家開始對電視劇中的情節進行了討論。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但其實是根據歷史《三國志》這本書的基礎而進行改編的。而在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困惑。就是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迎親的時候,只帶了趙雲,卻沒有帶關羽和張飛,這是為何呢?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畢竟關羽和張飛和劉備都是桃園結義的兄弟,而趙雲卻沒有,只是口頭上的結義。且趙雲英姿瀟灑,長相俊俏,帶他過去迎親不怕孫權將孫尚香嫁趙雲而不選擇劉備嗎?張飛聲若雷勢,關羽有著兩尺長的鬍子帶他們去,既能凸顯出劉備的帥氣,也能保護劉備周全。趙雲的武力雖精湛,但到了吳國也不乏缺精英之輩,可以與趙雲與之抗衡,潛在吳國境內如果孫權想對劉備做些什麼,抓他也是手到擒來之事。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但為何讓趙雲去呢?因為趙雲身上有一個寶物,便是從曹操那裡搶來的青虹寶劍,與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不同,沒有其長度之大,趙雲耍起若舞梨花,在長坂坡時趙雲殺掉曹操的一半將士,所以趙雲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即使沒有長槍在手,仍然能夠與東吳國的將領與之抗衡。所以孫權如果想要幹掉劉備的話,以趙雲的能力是完全能夠將孫權殺掉,所以這也就是諸葛亮的一個計謀,如果孫權想殺劉備,得先過趙雲這一關,有趙雲這樣一個近身將士護身,孫權也難以動劉備。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同時孫權如果把劉備殺了,趙雲逃走,孫權的下場其實也並沒有很好,也即將是個江東噩夢,孫權將做何事都得有警備心,因為趙雲的功夫是了得的,作為近戰的英雄,趙雲渾身是膽,他也有膽子將孫權殺掉。所以劉備去迎娶孫尚香時,雖趙雲長的人俊俏。三國之俊男子,但同時趙雲的膽識和氣魄也是讓許多人聞風喪膽的,帶趙雲去贏取,等於是給自己劉備帶了一個護身法器,近身英雄可以讓劉備在這趟迎親之路上有護周全,同時也加大了東吳對劉備所屬政權的敬畏。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描述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的百年曆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描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國三國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後司馬炎統一三國創立晉朝,這段歷史才落下帷幕。這本書概括了那個時間段的英雄風雲,也體現了歷史的鉅變和描述了歷史上幾場有名的戰爭,將三國的建立,發展和衰落,描繪的淋漓盡致。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各個英雄人物的載體描繪了中華文化的傳統精神,從各個人物的神態和故事中,表現出不同的中華民族傳統的精神。同時呢,也從這段歷史中體現出瞭如果沒有好的統治思想,一個國家終將會分裂。這部小說的主體其實是圍繞著擁有返潮的主體。主體現劉備是個仁君諸葛亮是位賢臣的形象,在作品中將曹操塑造成一位暴君的形象,以體現主題人民群眾憎惡暴君的願望。通過三國之間的外交戰爭等突出了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如諸葛亮司,司馬懿,趙雲,關羽,周瑜等。

為何劉備過江迎親時,只帶了趙雲?其實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一個狠招

這些智慧的人物也體現出中國人民的智慧化身,主要通過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來貫穿本部小說,通過諸葛亮的智,通過諸葛亮的謀,體現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作者通過雅俗不同兩個方面的文化觀進行描寫,具有了既有上層統治的階級意識,又有著許多廣大底層人民的民間思想,為我國史學歷史搭立了一個基本框架,同時也尊重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