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氣管炎、哮喘,從脾肺調理

按:慢性氣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雖然病位在肺,但臨床上也多和脾腎等臟腑的功能紊亂,導致風寒、痰溼、痰熱等病邪痺阻有關係。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胃功能差,土不生金,肺氣虛弱而導致脾肺虧虛,衛氣不固,正氣不足不能抗邪而導致外邪侵擾,症狀反覆發作,而容易累成慢性氣管炎、哮喘等病症。

慢性氣管炎、哮喘,從脾肺調理

加上脾胃不和,胃腸水溼停滯,痰溼凝結,上阻於肺,而形成容易肺氣壅滿、咳嗽、咳痰、氣喘等病症。
因為如此,在臨床上從脾肺兩髒進行調理,並配合祛風化痰等治療方法,在臨床上適用於絕大多數的慢性氣管炎或哮喘等病症,虛則以補虛益氣健脾益肺為主,實則祛風化痰平喘;或虛實互見,補虛瀉實同用。
從脾肺調理,能改善絕大多數的肺系病症。

慢性氣管炎、哮喘,從脾肺調理

【案例分享】
曾經治療一個青年男性患者,從小體弱,容易反覆感冒咳嗽氣喘,醫院診斷為“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醫院常用平喘止咳類藥物治療,效果甚微,病情反覆發作,平常有氣短乏力、胸悶、腹脹、大便不調、睡眠差、形體瘦弱、面色白、疲倦乏力等症狀。
辯證考慮脾肺虧虛風邪痰溼壅肺導致,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先用宣肺祛風、化痰止咳、運脾祛溼等方法治療為主。

慢性氣管炎、哮喘,從脾肺調理

用麻黃、杏仁、甘草、半夏、陳皮、茯苓、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白朮、生薑等藥物加減調理,服藥後咳痰咳喘的現象逐步好轉,胃腸症狀也逐漸改善,之後以陳夏六君湯、玉屏風散等藥方加減,以調補脾肺為主善後。
患者平常體弱,脾肺正氣不足不能抗邪導致風邪痰溼壅阻,以至於發生肺系的相關病症,治療以三拗湯配合二陳丸、三子養親湯等,三拗湯宣肺祛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理氣降肺化痰祛溼,症狀改善了之後,以培本扶正、健脾益肺的治療為主,以增強身體機能,防止症狀反覆。

慢性氣管炎、哮喘,從脾肺調理

更多中醫養生文章內容,關注我頭條號內,有疑問可以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