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的三個“不”

感恩節是西方的節日,當然,西方也不是每個國家都當節日過。中國也有人曾提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但至今未成行。感恩作為節日的普遍性還不夠高,但感恩的話題,恐怕地球人都繞不開。

中國關於感恩的名言很多,比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還有一首歌《感恩的心》,曾經火遍大江南北。

但我們真的都懂得感恩麼?恐怕未必。至少就我個人而言,很長時間裡都是自以為懂。這些年,從聽過的演講到讀過的文章,關於感恩,最觸動我的三個“不”。

關於感恩的三個“不”

不要指望人人感恩

從小到大,一直覺得感恩是常理,不懂感恩的人應該是極少數才對,可能八百年也碰不上一個,幾乎不存在一年碰上八百個的可能。

但後來發現生活中不是這樣。

教科書其實通過寓言故事給過我很好的提醒,包括《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可惜一直沒有讀透寓言的含義,以為蛇和狼這兩種動物都很少見,沒去想這故事裡的蛇和狼指的都是人。

後來好不容易讀懂一點,又開始糾結農夫與東郭先生究竟是“太傻”,還是“太善”。“太傻”肯定是不可取,但是“太善”難道也有錯嗎?別人有了困難,難道先要判斷一下對方會不會感恩嗎?

對這個問題,有位嘉賓的分享讓我至今難忘。這位嘉賓名叫麥可•羅奇(Geshe Michael Roach),是《和尚遇到鑽石》一書的作者,他有兩點不同尋常之處:

第一,羅奇是一位高僧。他天資聰穎,考上了普林斯頓大學。可惜不久後母親去世,使他的精神備受打擊,近乎失常。一位印度同學推薦他到印度治療心病,羅奇沒有細問就直飛過去。雖然在印度舉目無親,但他很認真地找到一個有數百年曆史的寺院,從此一住25年,每天苦學印度語和佛經,最終精通五門課程,並通過由1000名和尚參加的答辯會,拿到格西(佛學博士學位),成為這個寺院六百年來第一位拿到格西的西方人。

第二,他不是簡單地遁入空門。精通佛學理論之後,他又大膽接受主持的一個空前挑戰:到現實世界應用佛學。為此,羅奇選擇到紐約闖商界,結果把接手的鑽石公司做得蒸蒸日上,沒用幾年時間,銷售額就從幾百萬美元提高到2億美元以上,並出版一本書《和尚遇到鑽石》,暢銷全球。之後,他全身而退,又迴歸到佛學的研究和教學。

國發院當時這場講座是楊壯老師對話羅奇,楊老師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無論管理還是生活,我們究竟應該對眾生一視同仁,見人就幫,還是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應該秉持什麼樣的原則?

羅奇的回答是,即便是佛界,也不認為人人都有善根,也不渴求人人都懂感恩。對善者用菩薩心腸,對惡者要金剛怒目。大善勝於小善,良善勝於盲善。

他還進一步分享道,我們無論做人經商,都是種“種子”的過程。你無法強求別人,但自己一定要盡最大努力保有善的種子,然後積極播種。僅此兩點還不夠,還有關鍵的第三點:土壤。

羅奇說,這個世界並非你的種子越好,播種越積極就收穫越大。種子能不能發芽和成長,還取決於土壤。因此,再好的種子也必須種到能生根發芽的土壤裡才行。這個土壤不是社會生態,更不是傳統的土地,就是我們天天接觸的人。如果你不懂看人識人,如同老農不識土壤。種子再好,播種再積極也不行。如果你不幸把玉米種到石頭上,結果可想而知。

他認為,每個人的種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除了通過學習和修行改善自我的種子基因,還必須好好選土壤。但怎麼判斷你周圍的土壤?感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線索。

羅奇說,芸芸眾生中有兩種人最值得我們多用心。第一是幫過我們的恩人。尤其是在我們卑弱時候遇到的恩人,心中多有善根;第二是正在或經常幫別人的人。無私的助人者多有善根。至於那些你曾經幫過的人,只能說明他們曾經遇到難處,不代表他們有善根,千萬不要一概而論,不要奢望人人找你報恩。

後來我又讀到一個猶太人的故事。據說二戰臨近,納粹開始迫害猶太人。一位年邁的猶太商人自己走不動,但告訴兩個兒子一定要找非猶太人幫忙才好脫險。老人離世後,具體該找什麼樣的人幫忙,哥哥和弟弟產生分歧。哥哥認為應該去找恩人,也許他們還會幫忙,於是去找當年幫他們生意起家的木材商。弟弟覺得應該去找他們幫過的人,他們幫過一位銀行家多次,對方也曾表示有機會一定報恩。但結果是哥哥成功逃到日本,弟弟死在集中營,告密的正是那位他們幫過的銀行家。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如果沒有道理,恐怕也難以流傳至今。

在生活中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懂得感恩並不容易,在工作中,判斷起來就更難。因為正式的組織都有明確的角色分工,每個人既是人,也是角色。職場的人與人之間夾雜著權力和利益。你以為你在幫對方,對方可能認為這是角色之間應有的支持。因此,人在職場時,你不僅要能看懂對方是什麼樣的土壤,還必須深刻理解你們之間的角色關係。

不僅如此,你最好還能明白一點:身為同事,即便對方不是好土壤,你至少也要保證你的角色應該提供的支持,這是組織原則,也是職業精神。

不要深藏不露地感恩

在社會的叢林裡,我們要觀察和判斷別人,同時,別人也在觀察和判斷我們,因此,不斷地修煉和呈現自己也非常必要。否則,你無法成為更多人的土壤,尤其是無法形成好人之間的合力。

觀察別人和呈現自己,其實是高度相通的。可能因為我的工作和學習都圍繞著傳播與品牌,我個人覺得,無論是判斷別人,還是塑造自己,背後都是品牌與傳播。

品牌說起來複雜,足以寫一本書,但核心都是兩個基本點:專長與品格。而是否懂得感恩就是觀察或呈現品格最重要的窗口。

不僅如此,品格在品牌兩個基本點中的位置更高,份量更重。因為如果一個人專長水平不夠,只要品格好,一般也都願意培養。相比之下,如果一個人品格不夠,只是專長好,一般都會直接放棄,因為完善一個人的品格要比培養專長難太多。

因此,我們不僅要記得感恩,還要表達感恩,樂於助人。因為表達感恩+樂於助人,才能更好地幫助恩人和別的好人鑑別我們是什麼樣的土壤。

可能很多人覺得,只要我心存感恩就好,為什麼非要表達出來?甚至刻意追求深藏不露,好像夠低調才更有內涵。其實一個人如果只是心存感恩,不表達、不助他人,恐怕只能算自我滿足,社會意義不大。

在這方面,我讀到過美國耶魯大學校長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給全校畢業生的一篇演講,非常認同。

彼得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擁有耶魯大學科學碩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三個學位,其中以人類情緒與健康行為的研究最為突出。他不僅學問做得好,也深諳世事,在耶魯從教授一路做到心理系主任、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院長、耶魯學院院長、全校教務長和耶魯大學校長。

作為校長,他在2014年耶魯同學畢業之際,用全部的演講時間闡述一個核心理念:感恩和表達感恩非常重要。他告誡同學們既要堅守感恩之心,也要學會表達感恩。他語重心長地說:“表達感恩的能力不僅是社交禮貌,還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彼得校長認為,人們長期以來更願意把感恩埋在心底,深藏不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表達感恩可能影響自我的成就感,人的自信心很難建立,天天四處感恩致謝,好像離開別人的幫助,自己什麼都做不成,不利於形成自信。二是表達感恩可能有點難為情,甚至有點藝術,表達不好容易顧此失彼。

他表示,今天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足以證明,表達感恩不僅不會影響自信心建設,反而有利於提高人的幸福感。懂得感恩和善於表達感恩的人,幸福感更高。

他還特別引述鼻祖亞當·斯密對錶達感恩的態度。要知道,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鼻祖,他的經濟學理論以強調人的私利聞名,認為人們出於私利而更好地為別人服務,反而不僅推動了交易和分工,還最終形成了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使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更有效率。但即便是亞當·斯密這樣為私利正名的經濟學家,也旗幟鮮明地表示,我們不要因為付了錢就忘記或省略感恩,市場經濟是更有效率的經濟,不是冷冰冰的經濟。有激情與情感(感激之情)的社會才會更美好、更仁慈、更安全。

因此,彼得校長特別給同學們強調,表達感恩不僅能讓自己的幸福感更高,也會讓整個社會更溫暖,更美好。我們不要誤解了市場經濟,更不要包裹自己感恩的心。當別人都羞於感恩、不擅感恩的時候,表達感恩就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同時你也是社會特別需要的火種。

不要只念恩,不成長

能做到上面兩條已經不易,但還有美中不足之處。

中國有一句感恩的名言: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但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太多人只有湧泉之心,卻沒有湧泉之力。對別人的幫助真是心心念念,但不思進取,能力上原地踏步。說得誇張一點,十年前是一無所知,十年後還是一無所長。不僅給不了恩人湧泉,甚至還需要恩人不停地滴水。

我跟很多朋友分享過一個理念:好人更要成為強人。如果壞人無能,那是一個輕喜劇,如果好人無能,那一定是個悲劇。因為你是好人、可信,恩人和別的好人更願意給你機會,但你不堪大任,甚至幹一個砸一個,結果別說報恩,反而連累了恩人和本想重用你的好人。我們一定要懂得,每一個願意幫你的人,不僅希望你能度過一時的難關,還特別希望你能很好地成長,有更多的擔當。即便未來相望於江湖,沒有機會組隊共事,也一定希望你能成為一顆閃亮的星。

從整個社會來說也是如此,好人不強,舞臺就更容易留給壞人,世人難免嗟嘆壞人當道。

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我真心希望以這三個“不”與你共勉:我們不僅要在社會叢林中學會識別土壤、表達感恩,還一定要記得成長,通過刻苦的修練,讓自己變得強大、更強大,那才是一個更好的你和一個更好的世界。

來源:青筆記

原作者:賢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