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一句簡單的“為你好”到底有多可怕?

文/叄叄


中國式教育:一句簡單的“為你好”到底有多可怕?

前幾天,朋友小周和我聊起她父母和弟弟的關係,這段時間變得越來越僵硬,仔細一問才知道,她們姐弟三人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父母一直不在身邊,一直以來只有寒暑假才會回來,久而久之,他們開始變得不願意和父母打電話,就連見了面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但從前幾年開始,父母突然決定回家和孩子一起生活。

雖說父母回來了,但孩子真的能這麼快接受嗎?

無休止的責罵換來了什麼?


在父母回來後不久,弟弟剛剛初中畢業,因為厭惡學校的環境,和父母說不想讀書了,父母看著他的樣子真是又氣又無奈,百般勸說無果之下,只好同意他外出打工。

今年過年前,弟弟從深圳回來,本以為能聽到一些父母的關懷,可沒想到聽到的卻是無盡的指責。

小豪,現在又一年過去了,你自己要想清楚以後的路,要學會存錢,不要天天和你那些狐朋狗友混吃等死,你看看你那些朋友是什麼德行,天天只知道和他們一起花錢,從來沒見你為我們花過錢。

還有,以後不準再開我的車出去了,開到底了都不會加油,還在車裡抽菸,把車裡弄得烏煙瘴氣的,你這個鬼樣子回來過年,還不如不要回來!

弟弟聽著這些話,瞬間摔下手中的碗筷,一個人出門了,直到深夜都沒回來。

可不論再晚,父母依然會亮起客廳的燈,等待他回來,彷彿那盞燈會照亮他回家的路。

一次偶然之下,父母突然得知他一直在深圳的KTV工作,瞬間就炸了鍋,你不是說你在影樓給別人當攝影師助理嗎?怎麼現在還學會騙人了?你到底在深圳幹什麼工作,你要是不說實話,明天我就買張票去深圳,我看你還能編多久!

弟弟在電話那頭,也開始生氣道,罵罵罵,你們一天到晚只知道罵人,我在家的時候罵,現在出來上班還是罵,你們是準備把我罵死嗎?我就在ktv上班,你們愛信不信!

啪的一聲,電話線被掛斷,父母卻呆呆的看著手機,半天沒了任何反應。

直到現在,弟弟依然不願意和父母交流,無論任何事,都不想和父母提起半句,造成這樣結果的,到底是誰?

其實這種場景也時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裡,以前讀書時,不夠用心被父母罵著過來;撒謊被發現,被罵著過來;工作了,不會存錢,還是被罵著過來;任何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家庭大爆發。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和父母之間的交流被無休止的責罵代替了,而我們卻在這樣的惡性循環裡無法抽身。

中國式教育:一句簡單的“為你好”到底有多可怕?

我是為你好,你應該感謝我

知乎上曾有過這樣一個問題:從小動輒捱打被罵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

有一個答案看的令人心碎,從4歲到12歲,平均一個星期挨兩頓打,捱打的原因很多,上廁所時間長了,回家晚了半個小時,分別的時候沒有和父親的朋友說再見,成績考差了,反駁父親的觀點了,都有可能成為捱打的原因。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的遭遇,她的媽媽從小非常嚴厲,字寫的不好必須擦了重寫,再寫的不好整頁撕了重寫,一旦考差了或者不聽話了,都會被媽媽扇巴掌。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告訴我,小學整整6年,她幾乎被打了6年,她的童年裡沒有電視,沒有玩具,只有數不盡的作業題和捱打,更心酸的是她後來告訴我,每天放學回到家,她不會馬上進家門,而是會在門前站個幾分鐘,做一下心理建設,會在腦子裡想好今天被打的場景,而假設有一天沒有捱打,她則會因為沒有捱打而開心一整天。

也許你會好奇她沒有爸爸嗎?她在捱打時,難道爸爸不會上前阻止嗎?

不,她有爸爸,雖然她的爸爸並不像媽媽一樣會動手打人,但媽媽每次打人時,他只會默默地站在一邊悶不做聲。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玉每次被罵被打時,蘇大強只會選擇逃避,從不替明玉做主,這場景簡直如出一轍。

中國式教育:一句簡單的“為你好”到底有多可怕?

直到後來有一次,我好奇地問起我朋友,現在這麼多年都過去了,你也長大了,你沒有試著和父母溝通過嗎?

她笑了笑,回答道,怎麼沒有!上一次我和她聊起小時候的事情時,我一本正經的對她說,我小時候都被你打怕了,每次放學不敢回家,都要在門口站好一會才敢進去,甚至有幾次,我都想跳湖死了算了。

可你猜她怎麼說?

我打你是為什麼?還不是因為你小時候成績差,要不是我這麼管著你,你早不知道變成什麼鬼樣子了,你有你現在這樣子,應該感謝我!

我頓時替她感到難過極了,被打到孩子想自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家庭氛圍?居然到最後,母親還要以愛之名,以為你好的說辭,來告訴孩子,你應該感謝我!

可這樣的“為你好”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綁架式”的愛才是最可怕的

父母總是認為我們不夠懂事,希望能用他們的前車之鑑來告誡我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難道真的聽了,就一定能避免吃虧嗎?

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有些事總要自己去經歷,才會真的長記性。而所謂的謾罵責備,不但不會讓我們把那些“苦口婆心”聽進去,反而會讓我們更加抗拒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彼此間越走越遠。

“綁架式”的愛是可怕的,一句簡單的為你好,確實隱藏著父母的愛,但沒辦法解決親子間最根本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有提到,暴力的根源來自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每一個憤怒背後,都有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而這些需求被解決的根本來源於彼此良好的溝通。

用溝通代替謾罵責備,用溝通代替一句簡單的“為你好”,也許你就發現,彼此間不再是仇人般的存在,而是太陽般的存在。

就像電影【陽光普照】裡所說,我們都會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中國式教育:一句簡單的“為你好”到底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