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選父母還是陪孩子

案例

在頭條看到一個千萬爆文:

80歲的老母親摔倒在地,老父親無助打電話求助兒女。兒子讓父親給母親蓋上被子,女兒讓父親給母親鋪上被褥。一兒一女都要天亮後才能趕回家。

當然,這引來很多網友的不適:

母親摔倒了,做兒女的都不能連夜趕回家,這是不孝。


父母年邁,不能在自己定居的地方買房,照顧父母,這是無能。


為了孩子就把父母留在老家,自私又不孝。


還有最重要的一句:“父母在,不遠遊。”


……

人到中年,選父母還是陪孩子

現實和理想的差距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盼著能外出闖蕩,能事業有成,照顧好孩子的同時,兼顧父母。我自己甚至想過,把父母接來自己工作的地方,陪他們變老。

事實上,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能陪他們的時間只有晚上下班回來的那段時間。而我的父母,因為不熟悉周邊的環境,不熟悉周圍的鄰居,白天也是待在家裡看看電視,出門樓下轉轉,還不敢走遠,怕自己迷路。

他們每天最開心的時候,是我晚上回家,看我吃完媽媽親手做的飯菜,或者打視頻電話,和老朋友聊天。

這是在我結婚之前。

人到中年,選父母還是陪孩子


生孩子後,媽媽過來照顧我坐月子,幫我看孩子。

每天也就是抱著孩子,在院子裡轉轉,做好我要吃的飯菜,還得照顧老公的口味。我想帶她出去看看景區,她也因為擔心我和孩子,而寧願困在在這小院子裡。

媽媽在我家,遠不如她在自己熟悉的村子裡,自在。

只四個月,媽媽便急不可待的的回了老家。

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我生在農村,定居城市,早習慣農村生活的父母,不願困在高層裡,小小的三室一廳。他們需要更廣闊的空間,和更為熟悉的親朋好友,打牌聊天,廣場舞……

而我們也要繼續打拼,為孩子,為家庭,為父母的老年和自己的未來。

人到中年,選父母還是陪孩子

當養老遇上帶孫子

我曾不止一次的想過,等孩子上了大學,我剛好可以退休,回老家陪著父母,一日三餐,煙火夕陽。

可實際上呢,那時候50多歲的我,沒有資格停下前進的腳步。

我要不斷的努力,才可以保我父母年老無憂,保我自己年老無憂,保證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健康成長。

而這些,還是在不考慮公婆的前提下。

現實是什麼?

現實是我退休的時候,上了年紀的父母需要照顧,年邁的公婆也需要人照顧,遠嫁三千里的我,如何平衡四個老人的晚年生活?

而且很大可能,我的兒媳婦也巴望著,我能去幫她帶帶孩子。到最後,我能帶著孫子回老家照顧公婆,還是和老公分居兩地各自照顧父母?

有句話說“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同樣的,沒到中年危機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說人家不孝、無能、自私。

人到中年,選父母還是陪孩子

燕小六說

我常對人說,以後不會幫著帶孫輩,我要照顧父母的老年生活。

誰知道二三十年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現在能做的,只是儘量教好自己的孩子,讓他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這樣,以後有了兒媳,他可以和媳婦一起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瑣碎。有了孩子後,他能和老婆一起平衡家庭和工作,而不只是讓兒媳去努力。

我也只能盡力讓父母學著養身、健身,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學會一些簡單卻有效的急救方式。

和老家的鄰居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樣,萬一有事,鄰居也可以幫著處理一下。關鍵時刻,遠親真的不如近鄰。

自己在努力奮鬥,爭取早日退休,能陪伴老人,又能兼顧家庭,能讓兩家的老人都住在離自己近一點的地方,能照顧老,能顧及小,這一生,就算完美了。

生活有很多無奈,但總會有辦法解決的,笑一笑,前途依然光明。

#初秋創作正當時 圖文並茂贏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