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今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寒,凍也。

——《說文》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

——《列子·湯問》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時已深秋,露已寒涼,霜要來了

寒露與白露都與水汽凝結有關

仲秋白露“露凝而白”

季秋寒露“露氣寒冷”

顯然,寒露溫度低,是深秋的標誌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網友種菊東籬攝

此時,南方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北方已是深秋,白雲紅葉,偶見早霜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

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

熒煌素彩寒。

在古人看來,寒露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俗語說“大雁不過九月九”

大雁在農曆九月九之前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雀鳥不見了,蛤蜊多了

貝殼的條紋與雀鳥很相似

古人以為蛤蜊為雀鳥所化

三候菊有黃華

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網友種菊東籬攝

池上

唐·白居易

嫋嫋涼風動,

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

荷破葉猶青。

寒露時節民俗頗多

吃螃蟹,如今流行中秋吃蟹

其實寒露才是最肥美的時候

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最佳季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四川在線記者 吳傳明 攝

在江南,寒露前後有“秋釣邊”的習俗

氣溫下降,魚兒遊往水溫高的淺水處

有太陽的正午,淺處垂釣,豈不自得

在北方一些地方,講究“寒露吃芝麻”

芝麻有補肝腎,潤腸燥的功效

陶弘景說,八谷之中,惟此為良

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唐• 李嶠

氣引迎寒露,

光收向晚霞。

長歌白水曲,

空對綠池華。

寒露往往與重陽相遇接近

所在的農曆九月又稱菊月

寒露催紅了楓葉,催黃了菊花

菊花為此時代表性的花卉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四川在線記者 吳傳明 攝

邀約親朋,登高望遠

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也有“九月九日,採菊花久服之”

既是行孝尊老,又是人文雅事

偈十二首

宋·釋文準

八月九月天,

白露寒露節。

門外在處山,

秋風落黃葉。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寒露之後,陽氣漸退,陰氣漸生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網友種菊東籬攝

冷熱交替時,勿忘添衣

可多食甘、淡滋潤之物,以補脾養肺

滋陰潤燥,吃核桃、蘿蔔、蓮藕等

補充水分,吃梨、哈密瓜、蘋果等

應合理起居,早睡早起,保證睡眠

秋日望西陽

唐·劉滄風

風入蒹葭秋色動,

雨餘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

寒露滿枝枝不勝。

落英滿地,鴻雁南遷,楓葉火紅

西風颯颯,秋雨瀟瀟,菊花開放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這是秋天中的秋天,深秋美景如此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網友種菊東籬攝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滿山掛滿火紅的柿子,如一串小紅燈籠

它彷彿在說,柿柿如意時時安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

白日未到扶桑間。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寒露是秋收、秋種的重要時節

所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寒露到來,農事加緊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網友種菊東籬攝

寒露養生

寒露腳不露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

可以養成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的習慣,這樣能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發生,緩解疲勞。

朝鹽晚蜜湯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秋季很多人會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實際上,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適時添衣物

寒露過後,天氣寒涼,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在起居上,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

秋陽不燥,秋風正好

讓我們不急不躁,堅定前行

今日寒露!身體這個部位一定要“深藏不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