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文章來源:星球科學評論

偌大的中國,可能沒有其他城市比重慶更適合擁有“後浪”的稱謂。

抗戰陪都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工業和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搬遷於這座西南小城,為重慶的未來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抗戰勝利貢獻出巨大力量。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抗戰兵工廠遺址| 抗戰時期,重慶的兵工廠群為前線供應了約67%的武器彈藥,為抗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圖源@VCG

1997年,重慶升格為直轄市,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元素再度向重慶集中,將它打造成今日的西南經濟中心。

兩個歷史時期裡,中華大地孕育出的優秀果實因為不同的原因向重慶匯聚,使它成為發展脈絡意義上的“後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航拍立體渝中半島| 遠山,高樓和丘陵,構建起一個立體重慶。攝影師@蘇凌漢

這是一道頗具立體感的“後浪”。

每個清晨,重慶輕軌李子壩站樓上的居民,都會在列車的駛入駛出之間甦醒。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輕軌李子壩站| 它建在一棟商住樓裡,樓上為住宅樓,樓下為商用樓,十分獨特。攝影師@張坤琨

每個夜晚,渝中半島洪崖洞的霓虹,勾勒出層層疊疊的立體房屋森林。江水拍岸聲與人間喧囂聲混合成立體聲吟唱,穿越古今。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渝中半島洪崖洞夜| 從嘉陵江江心基岩望向渝中半島,霓虹閃爍間有一種奇特的立體感。攝影師@夏英倫

它的城即是山。在繁華都市區,混凝土抹平了大樓與山體之間的縫隙,高地錯落的天橋、軌道和道路系統連接著山頂、山腰與山腳。往往在爬上一座高樓後,又發現一片車水馬龍。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渝中區南路的一棟加油“樓”| 這座樓的一層和六層都是加油站,分別給上下兩條道路的車輛加油,大樓本身同時還是停車樓,可供車輛行駛。。圖源@VCG

它的山也是城。在都市圈以外,一條條平行列陣的山嶺,就像大地上翻滾著的漣漪,推動著立體重慶闊步向前。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主城區航拍| 可見西面平行排列的山嶺。攝影師@奇妙的小王同學

立體、美麗、魔幻,重慶也因此成為最受旅遊者歡迎的網紅之城。

而當我們深究這份立體感的來龍去脈時,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它竟也是另一種“後浪”——整個華南大地歷經億萬年光陰塑造出的地貌“後浪”。

01 第一層“後浪”:大地的波浪

從高空俯瞰重慶,一條條狹長的山嶺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大致平行排列,在東北和西南方向略微變形,畫出一組優美的大弧線,向東南方向融入群山。在重慶東北部,大巴山畫出另一組規模較小的弧線,二者彼此對峙,共同匯入三峽。

這是中國大地上最奇怪的一組“波浪”,佔據了川東-重慶境內最搶眼的位置。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市地形圖| 重慶及其東南部分佈著許多狹長山嶺和谷地,像是大地的漣漪。齊嶽山也常被寫作七曜山,可能與方言發音有關,本文統一使用“齊嶽山”。製圖@陳志浩/星球科學評論

在華鎣山到齊嶽山之間,分佈著大而連貫的山嶺。它們體型修長,形態清晰,偶有弧度。狹長的山嶺之間,隔著寬緩的谷地,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平行嶺谷”地貌。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航拍華鎣山與銅鑼山| 左右兩山分別是華鎣山和銅鑼山,寬谷中央是四川廣安市鄰水縣。攝影師@楊虎

小而斷續的山嶺則分佈在重慶主城區周邊,包括重慶人耳熟能詳的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南山、明月山、龍王洞山等,在地表排列成類似掃帚的形狀。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南山上空的雙彩虹| 南山位於主城區東側,山勢狹長,一路向南延伸。攝影師@羅星

這些或大或小的山嶺,都是一種叫做“背斜”的地質構造,原本近似水平的岩層向上彎拱,突出地表,歷經風化後變成山嶺。在它們之間,岩層下坳的區域,被稱作“向斜”。

川東-重慶平行嶺谷的實質便是連續相間排列的背斜和向斜,它們賦予“重慶後浪”第一層含義:形似波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背斜與向斜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岩層上拱者為背斜,下坳者為向斜。連續的背斜與向斜相間排列時,形如大地上的波浪。製圖@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在一些背斜山嶺的頂部,拱起的岩層會風化成相對平緩開闊的頂面。人們在一些高海拔的平緩山頂修建風電場,充分利用高空的風力資源。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齊嶽山頂部的風電場| 海拔1600多米的山嶺頂部相對開闊,風車林立。攝影師@廖禾

一些更加平坦、土壤肥厚的山頂,被人們用來種植農作物,充分利用山頂的陽光能量。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巴南區明月山餘脈頂部的茶園 | 海拔600多米的開闊山頂衝破霧靄,陽光明媚。圖源@VCG

還有一些平整的山頂被建設成城區,人們在山頂安居樂業。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南山頂部的玉皇樓景區和城區| 重慶郵電大學和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南山校區)皆位於南山頂部。左側遠處可見山下的城區。圖源@VCG

背斜山嶺之間的向斜成為天然寬谷,河流在谷底的低矮丘陵間蜿蜒而過,人們沿河棲息,建設家園。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嘉陵江雙碑大橋和中梁山| 嘉陵江穿過中梁山後,在向斜谷地裡蜿蜒了一段距離才匯入長江。圖源@VCG

這樣的平行嶺谷還有另一個更加學術的名字:隔擋式褶皺帶[1-2]。“擋”者,表示狹長的背斜山嶺,“隔”在了一個個寬緩的向斜谷地之間。在華鎣山至齊嶽山之間,隔擋式褶皺帶構成了重慶最獨特的地貌景觀,也塑造大重慶最宏觀的立體感。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川東褶皺帶剖面示意圖| 一般來說,川東褶皺構造帶包括川東-重慶的平行嶺谷帶(即華鎣山至齊嶽山之間),和齊嶽山以西的武陵山區。製圖@陳志浩&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齊嶽山東南方向也分佈著眾多背斜和向斜,但背斜更寬緩,向斜更狹窄,被稱作隔槽式褶皺帶[2]。所謂“”者,指的便是那些將寬闊背斜隔開的狹長向斜。

由此演變而來的山嶺與谷地,為重慶東南部及鄰近地區帶來截然不同的氣質,也為“後浪重慶”賦予了第二層含義。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東部及鄂西山區的嶺谷地貌| 薄霧讓山嶺的線條變得柔和,宛若一幅水彩畫。攝影師@山風

02 第二層“後浪”:凝固的海浪

重慶的東南部,密集的山嶺和谷地在大地上畫出凌亂的線條,與鄂西、湘西、黔東北的群山連成一片。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川東構造帶地形圖| 川東構造帶從華鎣山一路延伸至雪峰山,構成了跨越川渝鄂湘黔的龐大山地。製圖@陳志浩/星球科學評論

這片山地被統稱為武陵山區,有著連續性極佳的大面積喀斯特地貌,堪稱一片喀斯特的海洋。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及周邊的喀斯特地貌分佈圖| 武陵山區是中國西南部重要的一片喀斯特地貌區。製圖@陳志浩/星球科學評論

遠古海洋裡形成的石灰岩大面積出露地表,演變出豐富的喀斯特地貌,將那些早已消亡的海洋,凝固在大地上。

處在溶蝕早期的溶縫縱橫交錯,這是溪流在石灰岩大地上溶蝕出的凹槽,未來可能會變成寬闊的峽谷。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湖北恩施雲龍河地縫 | 雲龍河將石灰岩沖刷、溶蝕成一條深邃的地縫峽谷。它的一條支流也沖刷、溶蝕出一條規模較小的地縫。攝影師@在遠方的阿倫

石林在群山間不時閃現,從溶蝕中倖存的石灰岩,像刀刃或寶塔一樣,直指藍天。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武隆仙女山石林| 石林是大塊石灰岩遭受強烈溶蝕後剩餘的產物。攝影師@劉可怡

眾多的溶洞隱藏在地下,當它們變得足夠大時,會引起洞穴頂板塌陷,形成大小不一的天坑。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深達666.2米,可分為上下兩層,分別形成於不同時期。攝影師@王正坤

而在一些天坑和地縫的周圍,未完全坍塌的岩層連接著坑壁和縫壁,成為天生橋。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中的天龍橋| 天生橋是一種壽命短暫的景觀,它會隨著溶蝕的不斷進行而垮塌。攝影師@崔華明

一望無際的峰叢和峰林此起彼伏,將柔美的身姿,連成天邊的剪影。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湖北利川的典型喀斯特峰叢峰林景觀| 齊嶽山東部,喀斯特峰叢峰林聳立在盛開油菜花的田野裡。圖源@VCG

但除了美麗,喀斯特的海洋也帶來了

貧窮

被溶蝕得千瘡百孔的大地交通不便,石灰岩體洞縫發達難以蓄水,而岩溶形成的土壤也十分貧瘠。這些不利因素,使武陵山區位列當代中國十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決勝脫貧攻堅的重點目標之一[4]。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湖北恩施大峽谷附近的峰叢| 狹小、貧瘠並且缺水(指下滲快)的土地,是武陵山區貧困連片區的真實寫照。攝影師@李衍

相比之下,齊嶽山以西的重慶主城區只有很少的喀斯特景觀,而且分佈在狹長山嶺的頂部,失卻了喀斯特之海的壯闊大氣,但也多了幾分靈秀和小巧,更因交通便利,人們廣泛在此開採石灰岩。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銅鑼山頂部的小型喀斯特峰叢和石灰岩採石場 | 石灰岩在建築和交通等行業用途廣泛,如燒製水泥、用作鐵路道砟石等攝影師@陳潔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正是隔擋式和隔槽式褶皺帶不同的形態和不同的抬升高度。

距今7億年至距今2.4億年前,華南地區曾被古老的海洋多次覆蓋,堆積了巨厚的碳酸鹽巖[5-6]。它們組成不同形態的上拱背斜,歷經風化暴露在地表,為形成喀斯特地貌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寬闊的背斜暴露出大面積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的海洋;而狹窄的背斜只能暴露出線性的石灰岩區域,武陵山區與川東-重慶地區的地貌差異由此產生。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隔擋式和隔槽式褶皺帶風化作用示意圖

| 地質構造的不同,造成可溶性岩石(如圖中的石灰岩)暴露面積的不同,最終產生不同的地貌。製圖@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然而,儘管重慶和武陵山區的褶皺帶外形十分不同,但它們皆源於同一個動力來源。

在更加遙遠的湘西地區,那座並不波瀾壯闊的雪峰山,恰恰是隱藏在川渝鄂湘黔隔擋-隔槽褶皺背後的黑手[6-14]。無論是大地上的波浪,還是凝固的遠古海浪,歸根結底,其實都是雪峰山造出來的後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湖南懷化雪峰山地區的丘陵和梯田景觀| 雪峰山高度不大,多呈現為低山和丘陵地貌。圖源@VCG

03 浪起雪峰山

雪峰山不僅位於中國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上,它還在中國的板塊運動歷史上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6,10,15]。在更加遙遠的地質年代裡,雪峰山地區的持續活動,造就了從這裡延伸至重慶的大地波浪

中國的陸地由許多古老的微小地塊陸續拼合而成。8億多年前,揚子地塊和華夏地塊拼合成華南板塊,形成的龐大造山帶如今斜斜地穿過大半個華南地區,人稱江南造山帶[6,16-19]。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江南造山帶位置示意圖| 它的東段位置比較明確,但西段的準確位置仍有爭議,被人們籠統畫在雪峰山周圍。製圖@陳志浩/星球科學評論

光陰流逝,高聳的山脈很快被風化夷平,到了距今約7億年前,華南地區重新變成淺海,潮起潮落間孕育了巨厚的石灰岩。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湖北恩施梭布埡石林| 強烈的溶蝕作用,重塑著石灰岩層的外觀。攝影師@璐澤

距今2.5-2.0億年的三疊紀,華南板塊發生了重大改變。它的北側與華北板塊碰撞,形成了秦嶺造山帶[5,20]。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自東向西航拍秦嶺主峰太白山(梁)| 現代秦嶺是基於古秦嶺造山帶形成的斷塊山,二者不能直接劃等號。攝影師@陳劍鋒

其西南側和印支板塊(即今日中南半島主體)碰撞,形成了雲南南部的哀牢山造山帶,並向東南延伸至越南和海南島[5-6, 21-23, 30-31]。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雲南哀牢山與紅河大峽谷| 紅河左側的大規模山脈即為哀牢山,它記載著印支板塊與華南板塊碰撞的歷史。攝影師@陳肖

隨後的侏羅紀,古太平洋板塊也開始向亞歐大陸俯衝,眾多板塊間的較量自此上演[24]。巨大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傳遞給深居內陸的江南造山帶,沉睡了幾億年的古老造山帶重新開始劇烈活動,在華南板塊上製造岩石的波浪,一浪一浪地從雪峰山衝擊著華鎣山[5-6]。

在這股浪潮的策源地雪峰山,岩層的變形和抬升最為劇烈,暴露出一批最深最古老的岩石。其中,與雪峰山同屬一個體系的梵淨山露出了距今約8.4億年前的古老岩石。這些岩石質地堅硬,更能抵抗風雨的侵蝕,使最高峰鳳凰山以2572米的海拔,成為整個雪峰山造山帶乃至川東褶皺帶的最高山峰。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貴州梵淨山的新金頂和主峰鳳凰山

| 攝影師@李貴雲

浪潮繼續擴展,衝擊著武陵山區。它距離雪峰山造山帶的距離適中,岩層抬升高度中等,變形程度中等。寬闊的背斜暴露出原本位於較深處的石灰岩,造就了一片美麗而又貧困的喀斯特海洋。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黔江喀斯特峰叢| 喀斯特峰叢間的生活看似美好,實則艱難。圖源@VCG

最後一波浪潮,衝擊到了最遠的川東-重慶平行嶺谷區。能量被軟硬相間的岩層大幅度削減,岩石的變形和抬升變得更加微弱,只有一些小而狹長的背斜從地表拱起,化作重慶和川東地區的立體後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山嶺主城區周圍的平行嶺谷| 攝影師@傅鼎

這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後浪

:古老的造山運動為它譜寫前奏,厚重的岩層為它奠定基礎,板塊間的激烈角力為它描繪藍圖,復活的造山帶為它構建身軀。它的身後,寫滿了中國華南地區的地質演變記錄。

然而,渺小的人類往往容易忽略這個超級立體大後浪,只注意到它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小丘陵。這全賴另一種更加細微的力量,為重慶賦予了無限生機。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嘉陵江的小三峽| 接連切開三座平行山嶺的嘉陵江,彰顯著水流的力量,圖片由吳祥鴻提供

04 被長江入侵的重慶

重慶奉節白帝城下,長江自夔(kúi)門進入三峽,通向遼闊的中國東部。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奉節的夔門和白帝城| 三峽蓄水以前,白帝城與旁邊山體相連,自古就是扼守夔門的堡壘。攝影師@王正坤

但這個場景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至多不超過4000萬年[25]。在三峽貫通之前,巫山地區其實是中國南方東西水系的分水嶺。在它的東側,古長江流經江漢平原,通向遠方。在它的西側,古川江一路匯聚古嘉陵江等支流,向四川盆地奔湧而去,流入南海[25-26]。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長江貫通三峽之前的水系設想圖| 四川盆地的古湖在白堊紀就消亡了,地質學家認為,三峽貫通前的古川江借道中南半島匯入南海。出處@文獻[25]

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改變了這一切。

它引起四川盆地和巫山整體抬升,使兩條河流及其支流的河道變得更加陡峭,水流更加湍急,下切能力大增。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嘉陵江千廝門大橋和河床基岩| 枯水季節,千廝門大橋下會暴露出河床基岩,它被流水打磨的光滑,見證了嘉陵江強大的下切力。攝影師@盧文

它還大大增強了東亞季風,徹底改造了東亞氣候,將華南地區白堊紀遍佈的沙漠,改造成如今的溫潤水鄉[27-29]。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雲雨瞿塘峽| 流雲成雨,提供了河流切割山體的源動力。攝影師@王正坤

古長江和古川江的溯源侵蝕作用因此變強,很快就切開巫山,兩條河流連成一條,古川江變成長江的一部分,江水因此倒流。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長江三峽貫穿示意圖| 巫山被兩側河流切穿形成三峽,是長江演化過程裡的重大事件。兩江連通後,古川江的河道被長江侵佔,古川江水因此倒流。製圖@鄭伯容/星球科學評論

長江開始入侵重慶,入侵四川盆地,搶佔了金沙江的河道,順勢入侵青藏高原,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而在這個過程裡,四川盆地也被大小支流瘋狂切割。

平整的地表被鐫刻出百轉千回的丘陵與谷地,龍泉山至齊嶽山之間的大地變得溝壑縱橫,一派“地無三尺平”的風貌。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四川南充的丘陵風貌| 連綿起伏的丘陵佔據著四川盆地中部絕大部分地表。圖源@VCG

於是,人們只能依託丘陵與江河,修建起立體的村落,直到千百年以後,發展成輝煌而又立體的超級都市。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穿越時空的立體重慶| 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重慶的立體丘陵與山地,終究成長為立體的都市。老照片源於日本20世紀上半葉刊物《亞細亞大觀》,底圖攝影師@王嘯 ,製圖@謝禹涵/星球研究所

立體的後浪重慶,自此走出歷史的迷霧。

它是大地的“後浪”,重重山嶺畫出氣勢恢宏的平行嶺谷,撩撥起岩層的吟唱。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航拍銅鑼山| 銅鑼山頂部出露石灰岩,經過溶蝕後變得平整開闊。攝影師@楊虎

它是海洋的“後浪”,遍地岩溶譜寫著喀斯特的美麗與貧窮,凝固了遠古的洪荒。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武隆天坑裡的觀光電梯| 攝影師@scorpion

它藉助季風和水流的力量,改變了山川與河流的模樣,讓身深居內陸的城市盡收水路交通之利,最終站到了近代發展的前沿,成為中國現代城市的明星,發展成歷史的“

後浪”。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垂直視角下的巫峽|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穿越時空。攝影師@王正坤

越立體,越美麗,越魔幻,越後浪。

而那些生活在立體重慶的人們,也將會把重慶的後浪傳奇,在火鍋的香味、兩江的濤聲、巷尾的喧囂和棒棒們的勞作聲中,繼續傳承下去。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重慶黃桷坪塗鴉一條街| 最真摯的情感,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表達。攝影師@劉可怡

| END |

策劃撰稿| 雲舞空城

視覺設計| 鄭伯容

地圖設計| 陳志浩

圖片編輯| 餘寬

內容審校| 王昆

本文參考文獻】可滑動查看

[1] 舒良樹. 普通地質學.第3版[M]. 地質出版社, 2010.

[2] 胡召齊, 朱光, 劉國生,等. 川東"侏羅山式"褶皺帶形成時代:不整合面的證據[J]. 地質論評, 2009(01):34-44.

[3] 楚玉春. 重慶喀斯特地貌研究[D]. 西南大學, 2010.

[4] 國家發改委. 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 . 湖南發改委網站. 2011. (http://fgw.hunan.gov.cn/fgw/xxgk_70899/ghjh/201605/t20160517_3058367.html)

[5] 董樹文 等. 中國大陸中-新生代構造演化與動力學分析[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6.

[6] 舒良樹. 華南構造演化的基本特徵[J]. 地質通報, 2012(07):1035-1053.

[7] 王宗秀, 郭永巖, 劉豔姣, et al. 川東—武陵地區構造格局及其演化[J]. 地質力學學報, 2019, 025(005):827-839.

[8] 胡召齊, 朱光, 張必龍,等. 上揚子北部褶皺帶的構造應力場演化規律[J]. 地質科學, 2010, 045(002):361-379.

[9] 湯雙立, 顏丹平, 汪昌亮,等. 華南雪峰山薄皮-厚皮構造轉換過程:來自桑植—安化剖面的證據[J]. 現代地質, 2011(01):24-32.

[10] 褚楊, 林偉, FAURE Michel,等. 華南板塊早中生代陸內造山過程——以雪峰山-九嶺為例[J]. 岩石學報, 2015(08):2145-2155.

[11] 王濤. 雪峰山構造系統印支期構造特徵及成因機制[D]. 中國海洋大學, 2010.

[12] Li, C., He, D., Sun, Y., He, J., & Jiang, Z. (2015).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origin of intra-continental fold belt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 China Block.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1, 206–221. doi:10.1016/j.jseaes.2015.07.027

[13] Zhu, C., Qiu, N., Liu, Y., Xiao, Y., & Hu, S. (2018). Constraining the denudation process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 using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Geological Journal.

[14] He, W., Zhou, J., & Yuan, K. (2018). Deformation evolution of Eastern Sichuan–Xuefeng fold-thrust belt in South China: Insights from analogue modell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09, 74–85. doi:10.1016/j.jsg.2018.01.002

[15] 顏丹平, 邱亮, 陳峰, et al. 華南地塊雪峰山中生代板內造山帶構造樣式及其形成機制[J]. 地學前緣, 2018, 25(001):1-13.

[16] 王孝磊, 周金城, 陳昕, et al. 江南造山帶的形成與演化[J].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7(05):714-735.

[17] Wang X L, Zhou J C, Griffin W L, Zhao G C, Yu J H, Qiu J S, Zhang Y J, Xing G F. 2014. Geochemical zonation across a Neoproterozoic orogenic belt: Isotopic evidence from granitoids and 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Jiangnan orogen,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42: 154–171.

[18] Yao J , Shu L , Santosh M , et al. Neoproterozoic arc-related andesite and orogeny-related unconformity in the eastern Jiangnan orogenic belt: Constraints on the assembly of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in South China[J].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2:84-100.

[19] Yao, J., Shu, L., Cawood, P. A., & Li, J. (2016). Deline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boundary of the Cathaysia Block and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i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75, 265–277.

[20] 孟慶任. 秦嶺的由來.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2017, 47(04): 412–420.

[21] C. Lepvrier, Henri Maluski. The Triassic Indosinian orogeny in East Asia - Foreword[J]. Comptes Rendus Geoence, 2009, 340:75-82.

[22] Faure, M., Lepvrier, C., Nguyen, V. V., Vu, T. V., Lin, W., & Chen, Z. (2014). The South China block-Indochina collision: Where, when, and how?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79, 260–274. doi:10.1016/j.jseaes.2013.09.022

[23] Faure, M., Lin, W., Chu, Y., & Lepvrier, C. (2016). Triass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 348(1), 5–14.

[24] 朱日祥, 徐義剛. 西太平洋板塊俯衝與華北克拉通破壞[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9(9).

[25] 鄭洪波, 魏曉椿, 王平, et al. 長江的前世今生[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7, 047(004):P.385-393.

[26] 王平. 川東—雪峰褶皺逆衝帶的弧形構造及長江中游襲奪—反向過程[D].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27] 劉曉東, Buwen D . 青藏高原隆升對亞洲季風-乾旱環境演化的影響[J]. 科學通報, 2013, 58(28):2906.

[28] 陳波, 張昌民, 韓定坤, et al. 乾旱氣候條件下陸相高分辨層序地層特徵研究——以江漢盆地西南緣晚白堊世漁洋組為例[J]. 沉積學報, 2007, 25(001):21-28.

[29] 江新勝, 潘忠習. 中國白堊紀沙漠及氣候[M]. 地質出版社, 2005.

[30] 沈寶雲, 周洋, 朱榮偉. 南海北緣瓊南縫合帶的鋯石U-Pb年齡制約[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6(4):103-110.

[31] 劉海齡, 閻貧, 劉迎春, et al. 南海北緣瓊南縫合帶的存在[J]. 科學通報, 2006, 051(B11):92-101.

[32] 文凱,李傳新.川東與大巴山褶皺沖斷帶交匯區構造幾何學和運動學特徵[J].地質學報,2020,94(2):426-438.

Adrian P O . Thick-Skinned and Thin-Skinned Tectonics: A Global Perspective[J]. Geoences, 2017, 7(3):71.

[33] 郭良輝, 高銳, 張季生,等. 新元古代揚子—華夏陸塊拼合帶:來自華南重磁異常的啟示[J]. 地質科學, 2016, 051(003):682-693.

[34] 饒家榮, 肖海雲, 劉耀榮, et al. 揚子、華夏古板塊會聚帶在湖南的位置[J]. 地球物理學報, 2012, 55(2):484-502.

[35] Li J , Dong S , Zhang Y ,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south China: Part 1, polyphase deformation in the Jiuling and Lianyunshan domains of the central Jiangnan Oroge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6, 121(4):3048-3080.

[36] Wang, Y., Fan, W., Zhang, G., & Zhang, Y. (2013). Phanerozo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Key observ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Gondwana Research, 23(4), 1273–1305. doi:10.1016/j.gr.2012.02.019

[37] 褚楊, 林偉, FAURE Michel,等. 華南板塊早中生代陸內造山過程——以雪峰山-九嶺為例[J]. 岩石學報, 2015(08):2145-2155.

[38] Li, J., Dong, S., Cawood, P. A., Zhao, G., Johnston, S. T., Zhang, Y., & Xin, Y. (2018). An Andean-type retro-arc foreland system beneath northwest South China revealed by SINOPROBE profiling.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90, 170–179.

[39] 柏道遠, 姜文, 熊雄,等. 雪峰山西側構造演化和構造格局對區域油氣成藏條件的控制[J]. 華南地質與礦產, 2015, 000(002):199-209.

[40] 董雲鵬, 查顯峰, 付明慶, et al. 秦嶺南緣大巴山褶皺-沖斷推覆構造的特徵[J]. 地質通報, 2008(09):1493-1508.

[41] 董有浦, 沈中延, 肖安成, et al. 南大巴山沖斷褶皺帶區域構造大剖面的構建和結構分析[J]. 岩石學報, 2011(03):689-698.

[42] Li J , Dong S , Yin A , et al.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a Shan Thrust Belt in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Constraints from surface geology and reflection seismology[J]. Tectonics, 2015, 34(7-8):1545-1575.

[43] Yang, Z., Shen, C., Ratschbacher, L., Enkelmann, E., Jonckheere, R., Wauschkuhn, B., & Dong, Y. (2017). Sichuan Basin and beyond: Eastward foreland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an integration of Late Cretaceous-Cenozoic fission track and (U-Th)/He ages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Qinling, and Daba Sha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22(6), 4712–4740.

重慶為什麼是中國的後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