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論壇聚焦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

藍廳論壇聚焦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

2020年9月28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和尼扎米·甘伽維國際中心主辦,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環球網共同協辦的藍廳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本次藍廳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為主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致辭。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院長陳馮富珍、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等近百名中外專家學者出席論壇討論。

王毅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世界正處於二戰結束以來又一個重要歷史時刻。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單邊霸凌大行其道,保護主義逆流湧動。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向何處去?各國不能掉以輕心,更要防止做出錯誤抉擇。面對世界變局,中方會堅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團結進步、開放合作的立場,始終不渝承擔應盡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增添穩定性和確定性,為多邊主義注入堅定信心和持續動力。

藍廳論壇聚焦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中國論壇承辦了藍廳論壇的分論壇一“全球治理與多邊主義”。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蘇珊·艾略特、中央外辦前副主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中心學術委員陳小工、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萊特、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主席克利夫·庫普坎和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等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交流。中國論壇執委韓樺主持論壇討論。

藍廳論壇聚焦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

傅瑩在主旨發言中說,當今世界最大的課題是如何有效應對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不僅各國政府需要完善國內公共衛生治理,國際社會也需要更好地完善全球治理,讓世界儘快走出疫情和疫情帶來的其他損害。傅瑩表示,多邊主義的要旨之一是多元共生。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是當今時代一個總的趨勢,互利合作、公平競爭才能使大國關係保持在正常軌道上。多邊主義的另一個重要基礎是平衡。許多中小國家面對大國競爭採取了平衡外交,而不是“選邊站”,這也反映了多邊主義的時代特點。

傅瑩強調,多邊主義是國際社會探尋應對新問題新挑戰的必由之路,中國人相信且認同多邊主義。我們必須意識到人民真正在乎什麼、關切什麼,改善全球治理的立足點應該是守護人類安全,聚焦民生、福祉和發展議程。而這有賴於各國本著共同安全、合作發展的理念去實踐。

藍廳論壇聚焦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

參會嘉賓普遍認同新冠疫情給多邊主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多邊主義仍是解決21世紀挑戰的最重要路徑。蘇珊·艾略特說,質疑多邊主義有效性的聲音在世界各地出現,國際組織亟需成員國重申承諾。美中兩大國肩負著刻不容緩的責任,更要在後疫情時代相互扶持,帶領世界走出危機。其他大國也應該聯起手來支持國際準則和國際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了大國的支持,多邊主義才能繼續發揮積極作用。陳小工表示,多邊主義不是一個目標,而是路徑,我們的目標是為國際社會制定規則,相信多邊主義比單邊主義更能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羅賓·尼布萊特認為, 20世紀以聯合國為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已不適應新的形勢,現在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體系,廣泛容納國際條約和法律規則、區域聯盟、區域領航者、次國家聯盟等相對獨立的、非正式的系統。崔洪建認為世界需要採取共同行動重振多邊主義,確保世界的平等、韌性,和可持續性。新的多邊主義應該是一個能適應當下國際格局變化的、網絡化、多維度、包容性的多邊主義。重振多邊主義需要多元路徑,也需要大國協調。克利夫·庫普坎認為,美中兩國現在已經處於雙極系統中,這個系統相比多極體系更加穩定和可預測,但也會給全球治理帶來重大影響,抑制多邊主義。拉納·米特說,過去75年,聯合國在滿足人們對和平和發展的需求方面做了很多貢獻,全球治理的下一步在於各國要以科學為指導,更加協調、透明和彼此學習、分享。

藍廳論壇是外交部創建的政府、企業、學界、媒體及公眾等中外各界溝通交流的平臺,旨在為社會各界就中國外交政策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建立新渠道。論壇取名於活動舉辦地外交部南樓藍廳。除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承辦的“全球治理與多邊主義”分論壇之外,此次藍廳論壇還圍繞“經濟恢復與國際合作”、“可持續發展與脫貧”等議題進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