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妙招"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小長假期間,很多親朋好友都聚在一起盡享美食、開懷暢飲,可是很多人卻常常忙中出錯,意外受傷。

孫女士的女兒、女婿都在上海工作,這個十一假期二人帶著孩子回哈看望父母,10月2日,孫女士打算做一頓豐富的家宴、共享天倫,可是做飯間,油鍋突然起火,孫女士手忙腳亂將油鍋打翻,滾燙的熱油灑在了孫女士的手臂、大腿,鑽心的疼痛讓孫女士難以忍受。家人立即將其送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急診科。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患者右臂、雙下肢三度燙傷面積2%,二度燙傷面積2%。”燒傷一病區呂茁醫生說,“患者受傷程度較深,已經傷及真皮全層。我們立即為患者進行止痛、清創、包紮,使用抗感染的藥物進行治療。患者不需住院治療,可每隔一天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換藥,預計一個月後,患者的傷口可以痊癒。”

剛剛為孫女士治療完畢,呂茁立即為53歲的彭女士檢查傷情。醫生髮現彭女士前軀幹、頸部、下頜骨附近密密麻麻起了很多水泡、破潰的傷口處有不同程度滲出。原來,彭女士拔罐時意外受傷。“患者的傷情為淺二度,面積為3%,其受傷的頸部、顏面部位置較高,所以可以進行半暴露治療,預計患者兩週就可以痊癒。”呂茁醫生說。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呂茁醫生介紹,2日共有25例燙傷的患者,其燙傷的多為油、水、蒸汽燙傷,受傷的部位多為手部、前臂、雙下肢等,截至目前已經有近百名患者在假期中意外燙傷。與以往相比,今年大家生活中比較注意,燙傷的患者大大減少,以往最多時一天就能接診60餘例燙傷的患者。

呂茁醫生強調,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 妙招 ",比如塗抹牙膏、香油、醬油、大醬等方式,處理不當易造成發炎、感染。

正確的處理方式有:

1. 迅速避開熱源;

2. 採取 " 冷散熱 " 的措施,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持續沖洗傷部,或將傷處置於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 30 分鐘,以脫離冷源後疼痛已顯著減輕為準。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泡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疤痕。這是燒燙傷後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療方案;

3. 將覆蓋在傷處的衣褲剪開,避免皮膚的燙傷變重;

4. 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鹼面、醬酒等亂敷,以免造成感染;

5. 水泡可在低位用消毒針頭刺破,轉運時創面應以消毒敷料或乾淨衣被遮蓋保護;

醫生建議:

燙傷發生後,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拭擦,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楊豔

編輯:劉鋮

長假裡,近百市民意外燙傷丨一旦被燙傷應不要亂信坊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